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究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中的倍半萜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反相中压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的物理特性及波谱信息鉴定其结构. 结果 从中分离到4个倍半萜和1个酚类化合物,分别是caryolane-1,9β-diol (1),eudesma-4(15)-ene-lβ,6α-diol(2),5-epi-eudesma-4(15)-ene-1β,6β-diol (3),eudesma-11(13)-ene-4β,9β-diol (4),coniferaldehyde (5).结论 4个倍半萜和1个酚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翠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大叶山楝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的枝叶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对大叶山楝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反复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MS和NMR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叶山楝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aromadendrane-4β,10β-diol(I),spathulenol(Ⅱ),eudesm-4(15)-ene-1β,6α-diol(Ⅲ),3α-cimnamoyloxykaur-16-en-19-oic acid(Ⅳ),phillygenin(V),3-methoxybenzoic-4-hydroxy acid(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白花败酱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20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白花败酱石油醚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化合物1),豆甾醇(化合物2),松脂素(化合物3),ent-eudesm-4(15)-ene-1β,6α-diol(化合物4),波甾醇(化合物5),阿魏酸(化合物6),5,3′,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化合物7),乌苏酸内酯(化合物8)。结论 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7、化合物8为首次从白花败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首次对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全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NMR等)进行结构鉴定。对化合物18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 从剑叶金鸡菊全草氯仿部位中共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其中包含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 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1)、1β, 6α-dihydroxyeudesm-4(15)-ene(2)、10α-hydroxyoplopan-4-one(3)、(7R*)-opposit-4(15)-ene-1β, 7-diol(4)、(7R*)-opposit-4(15)-ene-1β, 8-diol(5)、(7R*)-opposit-4(15)-ene-1β, 11-diol(6)、(7R*)-opposit-4(15)-ene-1β, 7α-diol(7)、4(15)-eudesmene-1β, 7α-diol(8)、对羟基桂皮酸(9)、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0)、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1)、3, 4-二羟基苯甲醛(12)、β-谷甾醇(13)、木栓酮(14)、木栓醇(15)。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缘橐吾根部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对全缘橐吾根部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用现代波谱方法(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确定其化合物结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全缘橐吾根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种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蜂斗菜内酯A(1);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2);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β(4β,6α-diolide(3);8β-Meth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4);8β-Hydroeremophil-7(11)-ene-12,8α(14β,6α)-diolide(5);异蜂斗菜素(6);蜂斗菜素(7);β-谷甾醇(8);豆甾醇(9);2α-羟基乌苏酸(10);齐墩果酸(11);正棕榈酸(12);对羟基苯甲醛(13)。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1、2、4、5、6对人肝癌Hep G2细胞、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论 13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合物1、2、4、5、6有望成为天然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桑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桑椹的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urantiamide(1),细胞松弛素B(2),(22E)-24-methyl-5α-ch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3),(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4),7β-羟基谷甾醇(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桑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糙叶五加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抗炎活性研究糙叶五加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XAD-4、正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常规柱色谱技术结合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技术(DART-MS)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通过常规柱色谱从糙叶五加根皮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β-谷甾醇(2)、海松酸(3)、(+)-芝麻素(4)、洒维宁(5)、丁香苷(6)和刺五加苷E(7);另外,通过实时直接分析质谱与标准图谱比较推测糙叶五加根皮中可能存在taiwanin C、10-羟基-2,8-癸二烯-4,6-二炔酸、3,7,11-trimethyl-2,6,10-dodecatrienoic acid、咖啡酸和stigmast-7-ene-3,6-diol。结论化合物3,4,5,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欧洲千里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环阿尔廷-23Z-烯-3β,25-二醇(cycloart-23Z-ene-3β,25-diol,1)、1β,6α-二羟基桉烷-4(15)-烯(1β,6α-dihydoxyeudesm-4(15)-ene,2)、黑麦草内酯(loliolide,3)、1β,5α-二当归酰氧基-桉烷-(15)-烯(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4)、1β,7α-二羟基桉烷-4(15)-烯(1β,7α-dihydroxyeudesm-4(15)-ene,5)、刺参酮(oplopanone,6)、1-羟基-4-氧代-2,5-环己二烯-1-醋酸甲酯(蓝花楹酮,jacaranone,7)、1′-羟基-2′-甲氧基-4′-环己烯-醋酸甲酯(1′-hydroxy-2′-methoxy-4′-oxocyclohexanacetate methyl,8)、4-(醋酸甲酯)-4-羟基-环己酮(4-carbomethoxymethyl-4-hydroxycyclohexanone,9)、1-羟基-2,6-二甲氧基-4-环己烯-醋酸甲酯(1-hydroxy-2,6-dimethoxy-4-oxocyclohexanacetate methyl,10)、2-[2,2-二甲基-6-氧-7-二氢-1,3-苯并二氧戊环-3(6-氢)-基]-醋酸甲酯(2-[2,2-dimethyl-6-oxo-7-dihydro-1,3-benzodioxol-3(6H)-yl] aceate methyl,11)。结论 11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欧洲千里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枫香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枫香树叶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槲皮苷(1),arjunglucosideⅡ(2),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hederagenin-28-O-β-D-glucopyranoside(4),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杨梅树皮素-3-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7),杨梅苷(8),金丝桃苷(9)。结论:化合物3-6为首次从枫香树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缓解生态压力,扩大药用菊花的临床适用范围,对祁菊非药用部位叶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法,如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祁菊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茵芋苷(1),菊苣苷(2),苯甲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3),苄醇-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icariside D1(5),松柏苷(6)。[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