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名词解释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的不能正常或深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寐,重则彻夜不寐,导致患者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不寐即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入寐困难,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2009年2月-8月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不寐,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寐即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人寐困难,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2011年2—8月以来,我科采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不寐,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针灸治疗失眠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不寐一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症。不寐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6.
<正>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内经》称其为"不得卧""目不瞑"。中医学认为,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  相似文献   

7.
失眠中医称“不寐”,轻者人寐困难,时寐时醒,或寐而不酣,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头痛等病症。笔者运用中医理论知识,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常规护理,效果较好,并与单纯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寐,又称为"失眠"、"不得卧"、"目不瞑",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轻者可见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不寐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不寐一证的研究总结认为其病因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1].  相似文献   

9.
<正>不寐西医称之为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的一类疾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等,严重时彻夜不眠。不寐在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称之"不得眠""不得卧""不能卧"或"卧起不安"。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李雅琴是宁波市象山县中医医院主任  相似文献   

10.
推拿点穴辨证治疗不寐1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1].  相似文献   

11.
"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健康[1].不寐的病因病机有许多,历代医家对不寐病机的研究也有许多的不同的见解.中医对于不寐的病因病机研究历经几千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2.
陈婕  曹承燕  徐滢  陈曦  袁媛  叶恬吟 《河北中医》2010,32(6):806-807
<正>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卧、目不暝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周仲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3.
<正>失眠即不寐,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寐""卧不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仲景认为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阴阳不相顺接。秦师引经据典,以仲景为法,对失眠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和辨证  相似文献   

14.
<正>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黄帝内经》有"不卧"、"不得卧"、"目不瞑"等记载,《难经》始称为"不寐",仲景《伤寒论》谓  相似文献   

15.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16.
不寐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表现或难以入睡,或寐而不酣,恶梦多,时醒时寐,或醒后不易再寐,或彻夜不能入寐.汪瀚主任认为从少阳经论治不寐是治疗不寐的其中一种思路,临床上常从气郁少阳、痰郁少阳、心胆气虚三个方面来辨证论治,获效颇多.  相似文献   

17.
陈红梅  王威 《河北中医》2009,31(9):1308-1309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属于一种睡眠障碍,又称为“不寐”,是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睡眠休息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由于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感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  相似文献   

19.
透灸背俞穴治疗心源性失眠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旺 《光明中医》2010,25(3):477-478
<正>失眠,中医称"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20.
不寐,即“失眠”,亦称“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既是一种病,又是一个症。轻者人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寐,或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能人寐。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方为平入。阴主夜,主静,阴不制阳,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则见不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