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SB系小鼠系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从封闭群“昆明系小鼠”中培育的白化近交系小鼠。于1984年初,在开放饲养环境中培育至第21代(F_(21))(简称CV-SSB)。在1985年,通过对F_(23)孕鼠剖腹取胎,在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内培育成功无菌级SSB系小鼠(GF-SSBF_(23+1)),并建立核心群。1987年,在无菌级F_(23+7)的基础上发展了清洁级SSB系小鼠(CL-SSBF_(23+7+1)),并建立核心群和扩大繁殖群。本文对上述3种微生物学级别的SSB系小鼠核心群就其生长和繁殖性能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实验动物质量标准愈来愈高。我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于1983年初以国产材料研制成功SIB-Ⅰ型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后,从日本引进了ICR无菌小鼠,经过一年半的培育,建立了无菌小鼠群。工作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材料:1)SIB-Ⅰ塑料薄膜隔离器、灭菌罐、动物运输罐、饲养小鼠的物品等。 2)2%过氧乙酸,试管、棉签、封口聚醋薄膜等。方法:1)SIB-Ⅰ塑料薄膜隔离器经测试符合密封要求后,以2%过氧乙酸进行隔离器内部的灭菌。经微生  相似文献   

3.
我们实验用无菌级大鼠、小鼠、仓鼠以及家兔的培育均已分别获得成功,大中型无菌动物技术在国外亦早已应用。为了提高我国实验用犬的品质,配合“90清洁动物年”的行动,为制定实验用犬的标准以及开展犬病研究和建立疾病模型等工作打下基础,我部现正着手各项准备工作,以培育实验用的无菌级犬。按过去操作常规,每取一胎无菌仔畜,就要牺牲一只临产前母畜(机械处死),从腹腔取出完整的子宫,通过药液消毒送入操作隔离器,然后剪开子宫、胎盘、取出仔畜,使其复苏,再移至育仔隔离器培育。  相似文献   

4.
我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在研制成功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之后,即于1983年6月从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引进少量无菌ICR/JCL小鼠进行扩大繁殖。于1985年以无菌ICR/JCL作为带奶鼠,通过剖腹取胎方法获得无菌SSB及BALB/c/小鼠。在5年多的无菌小鼠饲养管理中,我们发现有多种因素可引起无菌小鼠发生微生物污染。故必须经常根据具体情况找出污染源,并加以控制,才能有效地降低微生物的污染率。一、材料 SIB-1型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灭菌罐等饲养无菌小鼠的各种物品二、方法  相似文献   

5.
没有完整可靠的监测方法和手段,无菌动物的质量控制就无从入手。因而无菌动物质量管理与监测是并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细菌学监测是一门极其错综复杂的学科,要保证动物的无菌质量,监测工作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自1981年研制无菌塑料隔离器和1983年研究培育无菌小鼠以来,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将我们所进行的细菌监测方法及其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1.培养基:营养肉汤、改良马丁、硫乙醇酸盐、含5—10%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均为本所自制。 2.无菌动物:ICR小鼠由日本引进培育,SSB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实验水平,国家科委和卫生部要求使用的小鼠应达到清洁级。我们认1986年下半年开始从事对我所昆明种小鼠的净化研究。净化工作分两个部分:1.待净化鼠的净化;2.隔离饲养。前者包括奶妈鼠和待净化鼠的交配和妊娠,剖腹取胎,奶妈鼠代乳及建立净化鼠群等;后者包括隔离器饲养和层流架饲养。在隔离器中饲养奶妈鼠,剖腹取胎的仔鼠(净化鼠)及代乳后的育成鼠(净化鼠种)等,在层流架内饲养从隔离器中搬出的净化鼠种,作为扩大种群。在上述两条件中饲养的小鼠经定期微生物检查,并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以下简称检定所)监测,均未查出病原体,实际已超出清洁级,基本达到SPF级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所培育的近交系SSB小鼠,到1988年底已繁殖到第35代(F_(35))。本文报告对普通级(CV)、清洁级(CL)和无菌(GF)SSB系小鼠的主要脏器进行解剖学比较结果,藉以积累一些基础生物学数据,为该系小鼠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应用时作参考指标。材料和方法 1.动物 CV-SSB F_(34)~F_(35),CL-SSB F_(23+7+4)~F_(23+7+5),GF-SSB F_(23+11)~F_(23+12)核心群和谱系扩大群小鼠,按1~2、10、20、30、45、60、100和200等日龄,分成雌雄各8组。CV、CL每组取样20只;GF每组约10只,60日龄以上GF小鼠因供应紧张,取样较少。饲养条件如前文介绍。  相似文献   

8.
Rowett系裸大鼠,由英国阿伯丁Rowett研究所于1953年首次报道,在远交系Hooded系大鼠群中发现。1975年英国MRL实验动物中心培育成功,并建立了核心群。1978年Festing详细地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并报告了人癌的异种移植获得成功。我所1985年从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引进了该系裸大鼠纯合型(rnu/run)雄鼠和杂合型(run/ )雌鼠各4只,在聚乙烯薄膜无菌隔离器系统中保种和繁殖良好,并少量供实验应用。一、饲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所经数年努力,在国内首先培育成功无菌(GF)大鼠,结束了高质量实验大鼠依赖进口的历史。本研究旨在为GF大鼠的饲养管理和各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值。一、GF大鼠的人工培育与繁殖剖腹产6只普通(CV)孕大鼠,选取39只GF仔鼠,以吮吸法饲育于无菌隔离器。以改良的RF89灭菌人工乳,每日哺乳5次,日哺乳量约占体重20%。哺乳期温度28℃~34℃,饲育期温度21~27℃;湿度60~70%。隔离器换气为2~10/h。GF仔鼠2~3日龄张耳、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应用剖腹取胎术,净化被寄生虫和微生物污染的动物,建立SPF小鼠种不群。以SPF ICR小鼠为(女呆)姆鼠,用手术隔离器,对近交系小鼠BALB/c,C_(57)BL/6J及封闭群昆明小鼠施剖腹取胎。先后四批取得仔鼠96只,成活75只,成活率78.1%。孕鼠分娩时间以阴道栓判定为主,临产前阴道口张开、触膜胎仔头部与腰部比例相当等状态观察为辅,一般为栓后第19天剖腹。经剖腹取胎后饲养于隔离器的上述小鼠,按北京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所规定的监测项目,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真菌及病理等进行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达到三级小鼠标准。  相似文献   

11.
无菌状态对于无菌动物的培育及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无菌保持技术是其基础和前题。无菌状态的保持具有连续性,绝对无菌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一次偶然的污染均会招致失败。所以在全部过程中,操作者除具有高度责任心外,还应具备严格的操作程序和防污染手段。造成隔离器污染的主要原因大致有:空气过滤器的损坏;进出物品操作时的污染;隔离器的破损:因高变灭菌不彻底造成的污染。本文简介几年来饲养无菌兔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有大小不同规模的SPF种鸡场十几家,但由于我国还没有自己的SPF种鸡群,这些单位不得不从外国引进SPF种蛋进行建群和更新换代,这样,不仅花费大量的外汇,还将受控于外国之下。近年来,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快,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国内首次采用普通种鸡群(京白鸡)为原材料,经疫病净化试验、生物学敏感性试验和选育培育试验等方法,用隔离器培育我国SPF种鸡基础群。1996年,在培育出的SPF种鸡基础群的基础上开展了我国SPF种鸡群培育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隔离器是目前防止微生物污染最有效的防护屏障,近20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悉生生物学、临床医学、宇宙航行、兽医学、生物学和实验动物学等方面的研究。1980年初,我们根据英国无菌动物学家Trexler研制的塑料薄膜隔离器的原理进行仿制,并获得成功。后几经改进,现已定型为YDG-Ⅱ型隔离器。其主要部件包括:塑料薄膜室,缓冲间,手套,接圈,过滤器,送风机,送风管道,底盘,支架等。YDG-Ⅱ型隔离器是专为饲养无菌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胸腺小鼠而设计的。其主要技术指标为:薄膜室体积:大型0.9m~3,可放小鼠盒40个,容纳小鼠250只;中型0.4m~3,可放小鼠盒20个,容纳小鼠120只,小型0.2m~3,可放小鼠盒4个,容纳小鼠25只。薄膜室  相似文献   

14.
应用剖宫取胎技术培育无菌级、SPF级和清洁级实验动物时对剖宫产仔鼠可采用人工喂养法或相应等级保姆鼠代哺法。前者难度大,成功率较低,后者难度相对较小,绝大多数实验动物净化都采用保姆鼠代哺法。据报道,用代哺法获取高等级实验动物时,通常选用母性好、育仔成活率高、仔鼠增重快的封闭群作为保姆鼠,很少选用近交系母鼠作保姆鼠。由于本中心有大量经产的清洁级近交系BALB/c小鼠,而经产封闭群KM母鼠较少,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清洁级NIH小鼠,以满足科学实验的需要,因此选用经产清洁级KM小鼠和BALB/c小鼠作为保姆鼠,并对保姆鼠和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进一步考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组织保护作用,构建了高效表达人源性EPO (rhEPO)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考察了其捉红细胞生成活性.方法 构建原核表逸载俸pET30b(+)-rhEPO;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转化子菌株;Ni-NA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利用网织红细胞指数考察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促红细胞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30b(+)-rhEPO重组子;实现了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达到了电泳级纯;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符,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网织红细胞数,可溶性融合蛋白和包涵体蛋白比活性分别是应用化学科1 059.63、727.94 U/mg.结论 构建和表达重组载体pET30b(+)-rhEPO,表达的目的蛋白经分离纯化后具有体内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76~1978年对22群小鼠和26群大鼠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在小鼠群中均未检出抗淋巴细胞脉络丛脑炎(LCM)、小鼠肝炎疾病毒(MHV)和K-病毒感染等的抗体;仅分别在1和2个群中检出抗多瘤病毒和鼠痘(ectromelia)病毒的抗体。在常规和SPF条件下培育的小鼠群中感染的百分率为:小鼠肺炎病毒(PVM)68%,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普通级豚鼠进行剖宫产,培育无菌豚鼠模型,并比较无菌豚鼠和普通级豚鼠的血液学参数.方法 行子宫摘除术摘除子宫,在无菌隔离器中将子宫剥离取仔,用人工哺乳的方法 将仔豚鼠培育成无菌豚鼠,并在固定的周期检测豚鼠的无菌情况.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无菌豚鼠、普通豚鼠的血常规和血生化参数.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菌豚鼠和普通豚鼠在白细胞(WBC)、嗜碱性粒细胞数(BA#)、单核细胞百分比(MO)、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性粒细胞数(NE#)、嗜酸性粒细胞数(EO#)、淋巴细胞数(LY#)七个血常规指标上有差异显著性,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球蛋白(GLO)、A/G、K、Na、谷酰转肽酶(GGT)15个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通过规范的子宫摘除术和人工喂养的方法 获得符合标准的无菌豚鼠,与普通豚鼠在多项血液学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培育中国特有TW (TianjinWild)野生小鼠来源的实验近交小鼠品系 ,筛选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丰富现有实验动物基因库。方法 严格按照国际培育近交系动物标准 ,即每代繁育的雌雄小鼠严格按照同胎雌雄 (兄妹 )进行交配。结果 经过 1 2年的精心培育 ,培育TW小鼠至F2 2代 ,其他 1 5地野生小鼠品系均因故中断。结论 该项研究将为丰富国际现有实验小鼠基因库资源 ,建立抗肺肿瘤特性实验小鼠模型动物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无菌动物模型,尤其是无菌鼠模型简单、易获得,为研究微生物群、结直肠肿瘤及机体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工具。无菌鼠模型的建立主要通过剖腹产及无菌隔离器饲养和繁育来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建立转基因或药物诱导的特殊类型无菌鼠模型。目前,无菌鼠模型在结直肠癌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无菌鼠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或微生物群可以激活免疫和诱发炎症,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同时也证明,微生态失衡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由于无菌鼠模型是研究微生态失衡所致的结直肠癌及相关疾病研究重要且有效的研究载体,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无菌大鼠是微生态学,肿瘤学,免疫学、放射医学研究的重要动物模型。国内对无菌大鼠的人工培育和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本文观察测定了普通大鼠和无菌大鼠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其目的在于比较两者心血管功能的差异及为医学生物学研究提供无菌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基础正常值。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400g,分两组:一组为普通大鼠(10只),常规繁殖,饲以普通颗粒饲料,未经检测,生物背景不清;另一组为无菌大鼠(8只),于正常分娩前无菌操作下剖腹产,仔鼠饲育于无菌隔离器中,以低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