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内镜确诊为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的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1.0g口服,每日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复查肠镜取病理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组织学变化方面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金双歧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疗效满意,较单用柳氮磺吡啶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0.25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内镜分级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泻、腹痛、脓血便、发热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utherland ADI评分和内镜分级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固肠止泻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饭前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固肠止泻丸,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症状疗效和内镜疗效,比较两组的黏膜愈合情况和时间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on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aron内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黏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PLT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肠止泻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促进黏膜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乔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423-424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栓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患者柳氮磺吡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肠镜Baron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柳氮磺吡啶栓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固本益肠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本益肠片,1.28 g/次,3次/d。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 d,连续治疗8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Baron内镜评分、病变活动指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4.23%、92.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肠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41%、9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泻积分、脓血便积分、腹痛积分、里急后重积分、Baron内镜评分、病变活动指数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益肠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变活动指数,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漯河市中医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初始剂量为1 g/次,若无不适增至2 g/次,3次/d,待症状缓解后减至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小檗碱片,0.3 g/次,3次/d。两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AI、ESCA、IBDQ和SF-36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β-内啡肽(β-EP)水平,及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A)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8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ESCA评分、IBDQ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项目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23、HIF-1α、COX-2、MMP-1、β-EP、DAO、D-L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脾活血解毒汤辅助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该院肛肠科收治的缓解期U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活血解毒汤,连用12周.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结肠镜下黏膜形态评分、血清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龙血竭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在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灌肠龙血竭散,1.2 g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肠道保留时间1 h,1次/d。10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疗程治疗,疗程间隔时间为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促炎性因子水平、Sutherland指数和Baron内镜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5%、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4%、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促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utherland指数和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血竭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促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121服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三餐前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结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4.3%(12/35)、总有效率94.3%(33/35),与对照组鲋66.7%(22/33)、9.1%(3/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结肠黏膜中IL-8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疗效肯定.同时可使患者结肠黏膜中IL-8表示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轻中度UC患儿80例,采用简单排序随机化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血清D-乳酸(lactic acid,LAC)、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endotoxins,ET)、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23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随访12个月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清D-LAC、p-ANCA、DAO、ET、IL-1β、IL-6、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亦均低于对照组(P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核黄素对胃癌化疗患者消化道黏膜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D乳酸(DL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谷氨酰胺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核黄素治疗。比较2组化疗后消化道黏膜损伤程度、化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肠黏膜屏障功能(DAO、LPS、DLA)、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及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消化道黏膜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IL-6、sTREM-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DAO、LPS、DLA水平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大丰市人民医院118例住院和门诊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为单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内镜复查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内镜复查结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口服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UC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3)。治疗组患者接受柳氮磺吡啶2.5g+中药煎剂葛根芩连汤加减100mL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柳氮磺吡啶2.5g+0.5%甲硝唑100mL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为每晚睡前1次,15d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便常规及内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0.9%,两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7例复发,治疗组2例复发,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同时费用低,患者依从性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蚂蚁制剂阴阳平衡散灌肠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其中阴阳平衡散灌肠组(A组)40例和柳氮磺氨吡啶(SASP)栓剂塞肛治疗组(B组)42例,健康对照组35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及肠黏膜组织中CD+4 CD+25 Tregs细胞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组织中的CD+4 CD+25 Tregs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经SASP和阴阳平衡散灌肠治疗后该细胞亚群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CD+4、CD+25 Tregs细胞亚群在UC的发病及病情转归中可能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阴阳平衡散通过调节Tregs细胞的数量对UC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已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柳氮磺吡啶,1.0 g/次,4次/d,口服;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63 g/次,3次/d,口服;两种药物服用时间间隔2h.对照组单用柳氮磺吡啶,1.0 g/次,4次/d,口服.每周随访,治疗12周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观察组排便次数、便血、内镜检查及医师总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改良Mayo评分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资生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资生丸,10丸/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23%,比对照组的73.21%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愈时间、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黏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D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8、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TNF-α、IL-8、CR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资生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降低血清IL-8、TNF-α、CRP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治疗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4例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组(对照组),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组(联用组),总治疗时间为12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用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DAS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用组对肝酶和总胆红素的影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疗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均无诱导复制现象(P>0.05)。结论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联合用药可作为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可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奥替溴铵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6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奥替溴铵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活动指数、炎症因子和肠黏膜TLR-4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67%和95.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活动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便消失时间、腹泻症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血清水平和肠黏膜TLR-4组织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IL-6、TNF-α和TLR-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替溴铵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柳氮磺吡啶治疗)43例和观察组(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44例,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5%,略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和IL-6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hs-CRP和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柳氮磺砒啶治疗,且更有效的降低了炎性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