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胶质瘤患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分别测定40例脑胶质瘤患者及30例健康者和35例其他颅内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和GFAP水平。结果健康者与其他颅内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和GF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患者血清中IGF-1和GF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颅内良性肿瘤患者(P0.05);胶质瘤患者血清中IGF-1和GFAP水平术后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GFAP在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高于健康者与其他颅内良性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胶质瘤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不同病理分级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2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脑胶质瘤组,于该院神经外科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所有脑组织标本中IL-17、VEGF、GF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阳性与脑胶质瘤分级的关系。结果IL-17、VEGF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GFAP在脑胶质瘤组织中低表达;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IL-17、VEGF、GFAP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VEGF的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上升趋势,GFAP的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L-17、VEGF的表达与脑胶质瘤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408、0.528,P<0.05),GFAP的表达与脑胶质瘤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59,P<0.05)。结论IL-17、VEGF、GFAP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节作用,3项指标的表达可作为反映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和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CXCR4)水平及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75例;纳入同期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胶质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分析血清CXCL12和CXCR4的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随访期间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间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胶质瘤患者血清CXCL12、CXCR4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患者血清CXCL12、CXCR4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瘤灶直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级和卡氏(KPS)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所有患者1年随访结果显示,33例死亡,42例存活;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明显增高,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关系密切,可能是评价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术前病理分级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10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胶质瘤(n=64)、单发脑转移瘤(n=15)和颅内淋巴瘤(n=15)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将脑胶质瘤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标准分为低级别组(n= 27)和高级别组(n=37),所有患者均通过SWI检测,进行瘤内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分级评估以及肿瘤实质区与瘤周水肿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值测定,比较不同肿瘤类型差异,并通过ROC曲线评估其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脑胶质瘤中的鉴别价值。  结果  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ITSS分级、肿瘤实质区rCB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级别脑胶质瘤周水肿区rCBV值高于单发脑转移瘤(P < 0.05);高级别脑胶质瘤ITSS分级程度低于淋巴瘤,血管评分高于淋巴瘤(P < 0.05);高级别胶质瘤ITSS分级高于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rCBV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胶质瘤分级与ITSS分级、rCBV值呈正相关关系(r=0.728、0.851,P < 0.05);ITSS分级评估脑胶质瘤高级别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08%、85.19%、82.81%;rCBV值评估脑胶质瘤高级别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1.89%、88.89%、90.63%;64例脑胶质瘤患者,和常规序列相比,SWI序列对于肿瘤边界的显示更为清晰,同时可呈现肿瘤微小血管病变信息,胶质瘤肿瘤实质区rCBV值均高于瘤周水肿区rCBV值(P < 0.05)。  结论  SWI有助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对于胶质瘤低级别与高级别的评估效能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术中脑胶质瘤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以及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原发性肝癌组,63例良性肿瘤患者纳入良性肿瘤组,39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TRAIL、MMP-3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sTRAIL、MMP-3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AIL、MMP-3水平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sTRAIL、MMP-3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良性肿瘤组血清sTRAIL、MMP-3水平高于对照组,原发性肝癌组HA、LN、PCⅢ、Ⅳ-C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的HA、LN、PCⅢ、Ⅳ-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血清sTRAIL、MMP-3、HA、LN、PCⅢ、Ⅳ-C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TRAIL、MMP-3、sTRAIL+MMP-3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730、0.806。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TRAIL、MMP-3与HA、LN、PCⅢ、Ⅳ-C之间均呈正相关(r=0.501~0.651,P<0.05)。结论血清sTRAIL、MMP-3可能参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探讨其与胶质瘤分级及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分别测定A、B两组共40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IGF-1和GFAP浓度。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组血清中IGF-1浓度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09 0);血清GFAP浓度显著低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00 1)。经手术治疗后且疗效评价为有效的胶质瘤患者,其血清中IGF-1、GFAP浓度较术前水平显著下降(P<0.001 0)。结论 IGF-1、GFAP是两种较好的脑胶质瘤血清标志物,在其分级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抗原-125 (cancer antigen 125,CA125)联合人附睾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secretory protein 4,HE4)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癌的患者30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良性肿瘤组)及患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但卵巢正常者30例(正常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ELISA法检测血清HE4、OPN,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各标志物单独和联合检测用于卵巢癌诊断的价值.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HE4、OPN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P<0.01),而良性肿瘤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及良性肿瘤组比较,检测CA125、HE4、CA125+HE4、CA125+ OPN和CA125+ HE4+ OPN用于卵巢癌诊断时,其ROC曲线下AUC分别为0.80、0.85、0.90、0.86、0.91;在特异度为90%时,各指标敏感度依次为56.6%、73.3%、80%、76.6%、83.3%,阳性预测值依次为0.73、0.79、0.80、0.79、0.81,阴性预测值依次为0.81、0.87、0.90、0.89、0.92,约登指数依次为0.466、0.633、0.700、0.666、0.733.结论:CA125、HE4、OPN 3种肿瘤标志物在联合检测时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最高,但与CA125 +HE4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GFAP、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析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预后评分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12 h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FAP水平与48 h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呈负相关(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FAP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S-100B和NSE(P0.05)。结论血清GFAP检测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早期病情的指标之一,其敏感性优于常规指标S-100B和NS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特点,了解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86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织及10例脑外伤行内减压术患者正常脑组织中NGF表达情况,并分析NGF核阳性率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GF在正常脑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而在胶质瘤组织中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核中;高级别胶质瘤组NGF核阳性率(69.0%)高于低级别组(32.2%)(P<0.05);胶质瘤中NGF表达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NGF在脑胶质瘤中水平变化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分级、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患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86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照患者肿瘤分化级别分成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同期选择45例健康正常患者作为参照组,均借助免疫化学测定其Ki-67和GFAP的表达情况。比较3组Ki-67与GFAP阳性表达率、Ki-67和GFAP灰度值及阳性反应物密度。结果:Ki-67阳性表达率、Ki-67灰度值和阳性反应物浓度在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GFAP阳性表达率、GFAP灰度值及阳性反应物浓度在高级别组均显著低于低级别组和参照组(P0.05)。结论:随着Ki-67阳性表达率的提高和GFAP阳性表达率的降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级别随之增加。Ki-67和GFAP在脑胶质瘤鉴别、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评估中均可发挥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NSE、CA153联合检测在胶质瘤中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5例胶质瘤患者及22例脑良性肿瘤患者血清NSE、CA153进行检测。结果:胶质瘤组中NSE、CA153阳性率分别为62.22%、73.33%,与脑良性肿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NSE、CA153在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NSE+CA153联合检测在诊断脑胶质瘤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单项检测高。结论:NSE、CA153联合检测对胶质瘤的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病理分期及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CPEB4)、胃泌素释放肽(GRP)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4例脑胶质瘤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脑胶质瘤组(94例)同时取距离肿瘤组织5 mm处的组织作为癌旁组(94例),另取同期颅脑损伤减压术切除的脑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8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PD-L1、CPEB4、GRP表达情况;分析PD-L1、CPEB4、GRP在脑胶质瘤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并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病理特征脑胶质瘤组织中PD-L1、CPEB4、GRP表达;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D-L1、CPEB4、GRP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脑胶质瘤组患者组织中PD-L1、CPEB4、GRP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胶质瘤组织中PD-L1、CPEB4、GRP在WHO分级Ⅲ~Ⅳ级中阳性率高于Ⅰ~Ⅱ级在KPS评分<80分患者中阳性率高于KPS评分≥8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1~3年,出现复发者16例(17.02%),肿瘤源性死亡4例(4.26%),预后不良共20例(21.28%)。预后不良组患者PD-L1、CPEB4、GRP阳性表达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L1、CPEB4、GRP阳性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B=2.535、2.164、2.373,95%CI=1.513~105.257、1.764~42.973、1.274~90.311,均P<0.05)。结论 PD-L1、CPEB4、GRP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增高且与WHO分级、KPS评分有关,并影响患者预后,检测PD-L1、CPEB4、GRP对脑胶质瘤患者的病理分级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53、癌胚抗原(CEA)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2例脑胶质瘤患者为脑胶质瘤组,另选取60例脑外伤颅内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A199、NSE、CA153、CE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A199、NSE、CA153、CEA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对比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199、NSE、CA153、CEA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组患者血清CA199、NSE、CA153、CE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相比,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血清CA199、NSE、CA153、CEA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CA199、CA153、CEA单项检测诊断脑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95%CI:0.616~0.791)、0.859(95%CI:0.781~0.918)、0.782(95%CI:0.694~0.854)、0.630(95%CI:0.694~0.854)。NSE、CA199、CA153、CEA联合检测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81.67%,准确度为84.82%,4项指标联合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中CA199、NSE、CA153、CEA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E、CA153、CA199、CEA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NSE、CA153、CA199、CEA对脑胶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诊断效能更佳,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技术和常规超声检查在脑胶质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组(18例),A组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B组患者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确诊脑胶质瘤的诊断结果、两组患者切除胶质瘤的残留率及复发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机能状况(KPS)评分。结果A组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8例,其中超声造影技术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2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8例;B组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共有低级别脑胶质瘤13例,高级别脑胶质瘤5例,其中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1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7例。A组患者切除胶质瘤的残留率为21.88%,低于B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切除胶质瘤后复发率为12.50%,低于B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KP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显示脑胶质瘤的肿瘤边界,有利于脑胶质瘤切除手术,还可以降低术后脑胶质瘤的残留率和复发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血清骨桥蛋白(OPN)、胱抑素C(Cystatin C)、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50例HSPN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肾病病理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n=23)、Ⅲ级组(n=17)和Ⅳ级组(n=10),另取同期收治的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血清OPN、Cystatin C、INF-γ及IL-4水平,分析血清OPN、Cystatin C、INF-γ及IL-4水平与不同肾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及对小儿HSPN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OPN、Cystatin C、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NF-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OPN、Cystatin C、IL-4水平随肾病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血清INF-γ水平随肾病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N、Cystatin C、IL-4水平与HSPN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血清INF-γ水平与HSPN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N、Cystatin C、INF-γ及IL-4水平四者联合诊断HSPN患儿的AUC为0.876高于四者单独诊断的0.731、0.724、0.708、0.697(P0.05)。结论 HSPN患儿血清OPN、Cystatin C、IL-4水平呈升高趋势,INF-γ水平呈降低趋势,四者与HSPN患儿病理分级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HSPN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锌转运体1(ZnT1)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 miR-542-3p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研究。比较患者胶质瘤组织及瘤旁组织ZnT1 mRNA、miR-542-3p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的瘤组织ZnT1 mRNA、miR-542-3p的表达水平。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评估ZnT1 mRNA、miR-542-3p表达水平用于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胶质瘤组织Zn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瘤旁组织(P<0.05),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瘤旁组织(P<0.05)。胶质瘤组织ZnT1 mRNA、miR-542-3p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有关(P<0.05)。胶质瘤组织中ZnT1 mRNA高表达及miR-542-3p低表达会增加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P<0.05)。构建ZnT1 mRNA、miR-542-3p联合检测用于术后复发预测的方程,绘制预测术后复发的受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3例NEN患者(NEN组)、16例胃肠胰肿瘤患者(消化系统肿瘤组)和3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gA及糖类抗原(CA)19-9水平。记录NE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级、有无远处转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gA诊断NEN的效能。结果 NEN组血清CgA水平明显高于消化系统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消化系统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的NEN患者血清CgA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NEN患者(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级的NEN患者之间血清Cg 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正常对照组为对照,血清Cg A诊断NE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最佳临界值为47.31 ng/mL,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2.3%;以消化系统肿瘤组为对照,血清CgA鉴别诊断NEN的AUC为0.948,最佳临界值为50.97 ng/mL,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90.9%。血清Cg A与CA19-9联合检测鉴别诊断NEN的AUC为0.956,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81.8%。在32例经手术治疗的NEN患者中,有25例患者手术后血清Cg A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有7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g 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 A可用于NEN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在预测肿瘤转移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CC型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膜联蛋白A2(ANXA2)、骨桥蛋白(OPN)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2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10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11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浅表性胃炎组)、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组)及10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1、ANXA2、OPN水平,记录胃癌组患者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表达率。分析胃癌组患者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特异度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CCL11、ANXA2、OPN对胃癌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率明显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及健康对照组,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血清CCL11、ANXA2、OPN阳性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中血清CCL11、ANXA2阳性表达水平在不同浸润程度、不同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可知,CCL11、ANXA2、OPN在胃癌组中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6.3%、79.2%、70.8%,其特异度分别为85.5%、75.6%、82.2%。结论血清CCL11、ANXA2、OPN表达水平对鉴别胃黏膜良恶性病变有一定价值,3种标志物的测定方法简单,可重复操作,可作为评价胃癌发生及病情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分析血清HGF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关系。方法32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病理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HGF水平,比较正常人及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结果高级别组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HGF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组HGF水平(P〈0.01),且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P=0.000446);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后血清HGF水平显著下降。结论脑胶质瘤患者血清HGF浓度水平可以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清和脑脊液αⅡ-脑血影蛋白的裂解产物145×103(SBDP145)水平在诊断ICH、评估脑损伤程度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疆军区总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ICH患者为ICH组,按照对照组纳入标准选择80例体检者作为血清对照组,25例同期住院患者作为脑脊液对照组。分别采集ICH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和脑脊液SBDP145、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采用比色法和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脑脊液清蛋白水平,阅读CT图片获得血肿大小指标。对ICH组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预后。统计分析SBDP145与ICH致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与脑脊液对照组相比,ICH组患者脑脊液中GFAP、SBDP145、清蛋白商值(QAlb)均显著升高(P<0.05)。与血清对照组比较,GCS评分<15分的ICH组患者血清SBDP145、GFAP水平显著升高(P<0.05)。脑脊液和血清SBDP145诊断ICH的灵敏度分别为78.3%、76.3%,特异度分别为72.0%、65.0%。ICH组患者脑脊液SBDP145水平与QAlb呈正相关(r=0.596,P<0.05),与血肿大小呈正相关(r=0.457,P<0.05)。6个月随访结果提示,预后不良患者血清SBDP145水平明显较预后良好患者高(P<0.05)。30 d内死亡患者血清SBDP145水平明显较预后出院患者高(P<0.05),血清SBDP145水平预测死亡结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5%、92.0%。结论血清和脑脊液中SBDP145水平可用于评估ICH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