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俭 《北方药学》2016,(1):67-67
目的:分析水飞蓟宾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所门诊部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诊的20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00)及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给予肝泰乐治疗,对两组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00%,对照组为94.00%(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未发生率81.00%,高于对照组的67.00%(P<0.05),观察组中度肝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水飞蓟宾治疗,可有效抑制肝功能损害,起到肝功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沈巧凤 《海峡药学》2013,(8):102-103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临床效果。方法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无肝功能损害),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2HRZE/4HR"方案进行抗结核化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天晴甘平即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150mg,1日3次,对照组口服葡醛内酯,观察两组药物性肝炎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为9.52%,对照组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为32.14%,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肝损害程度亦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可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使抗结核疗程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杨智忠 《河北医药》2013,35(9):1338-1339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方法结核病患者138例,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护肝宁,270mg/片,4片/次,3次/d,观察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35mg/粒,2粒/次,3次/d。疗程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肝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指标ALT、AST、TBIL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指标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可以降低肝损害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肝损害状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3例及对照组283例,抗结核方案相同,观察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口服,强化期2个月内每周检查肝功能,巩固期每2周检查肝功能,观察指标变化情况、肝损伤程度及发生异常时间。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完成266例及269例,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6.77%及19.33%(P<0.05);两组肝损害程度及发生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同时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药物性肝损伤,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无肝功能损害),随机分为舒肝宁胶囊治疗组和常规护肝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仅给予短程化疗.观察两组药物性肝炎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显示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抗痨的同时服舒肝宁胶囊,能有效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在结核病治疗中预防药物肝损害的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112例肺结核患者,治疗组(47例)在采取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应用水飞蓟宾胶囊(70mg,口服,tid)护肝,对照组(65例)未应用水飞蓟宾胶囊,采取抗结核方案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抗结核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肝功异常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肝功能异常停用抗结核药物给予保肝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水飞蓟宾胶囊可以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发生肝损害的程度也可减轻。  相似文献   

7.
邓宁 《北方药学》2015,(11):41-41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结核病的患者106例,所有患者肝功能无损害。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抗结核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治疗,治疗组给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肝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18例(33.96%)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明显高于治疗组2例(3.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采用“2HRZE/4HR”方案对患者进行抗结核化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服用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能有效减少药物性肝炎,从而减轻肝功能损伤,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胶囊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82例诊断为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炎的艾滋病初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予口服葡醛内酯片(每次0.2 g 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每次70 mg tid),疗程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且治疗组的ALT、AST、GGT恢复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水飞蓟宾治疗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勃宁胶囊预防结核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84例结核性腹膜炎抗结核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2HRZE/10HR疗法,治疗组给予肝勃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肝功能指标ALT、TBI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肝勃宁胶囊能有效预防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张建伟  喻玲 《中国医药》2011,6(9):1092-1093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预防作用,观察其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8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86例),治疗组乙型肝炎24例,对照组乙型肝炎27例.治疗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加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加口服护肝片,4片,3次/d,观察2组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发生肝功能损害10例,占11.6%,其中乙型肝炎患者7例,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1.6%;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害23例,占23.5%,其中乙型肝炎患者15例,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23.5%;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364,P<0.05).51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22例,133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11例,乙型肝炎患者较非乙型肝炎患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x2=30.449,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可以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明显优于抗结核药物+口服护肝片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尤其对乙型肝炎合并结核患者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肝功能检测指标比较葡醛内酯片与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及经济性。方法:85例需门诊抗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应用葡醛内酯片防治药物性肝损害,B组43例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预防,每月复查肝功能指标,观察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用药成本。结果:A、B两组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葡醛内酯片与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效果接近,但使用葡醛内酯片更加经济,有利于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2.
杨江华  王文杰  林敏  梁曼曼 《安徽医药》2013,17(9):1570-1571
目的 观察苦参素预防抗结核药物肝脏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治疗 (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抗结核化疗.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脏损害6例(6.4%),其中1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有1例(10.0%)出现肝脏损害;对照组出现肝脏损害32例(34.8%).其中1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有6例(54.5%)出现肝脏损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功能更易受损害.结论 苦参素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脏损害临床疗效明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肝损伤(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本所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因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害的14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结核药物,对照组加用复合维生素B、肌酐片及联苯双酯,实验组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54.05%;实验组总有效率91.89%.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效率更高(P<0.01).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抗结核药物引发肝损害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邹公民  覃兆科 《中国药业》2007,16(15):50-51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物短程化疗对肝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 18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在SHRZ方案化疗中不分年龄,不分痰涂阴阳,入院时肝功能正常,均列入短程化疗组,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中肝损伤率迭41.11%,其中患者受损比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组为59.25%,HBVM阴性组为32.75%(P<0.05);肝功能受损男性占51.43%,女性占9.54%(P<0.01).结论 制订化疗方案之前应了解病史,特别是与肝脏受损程度有关的疾病,以便短程化疗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水林佳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疗效。方法选择就诊的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水林佳胶囊治疗,B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甘利欣胶囊治疗,观察2组的肝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AIJT、AST、TBILLI比较显示,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林佳胶囊在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按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轻、中度肝损害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5例,不停用抗结核药。观察组加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对照组加用联苯双酯、肌苷、复合维生素B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28例及对照组228例,抗结核方案相同,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口服,强化期2个月内每周检查肝功能,巩固期每2周检查肝功能,观察指标变化情况、肝损伤程度及肝功能指标异常时间。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完成212例及210例,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7.54%及23.8%(P〈0.05);两组肝损害程度及发生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酐胶囊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药物性肝损伤,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丰红仙  叶宝福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92-3093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在治疗肺结核期间的护肝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通过对比130例在肺结核治疗期间分别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与维丙肝保护肝脏的效果,分析水飞蓟宾葡甲胺的护肝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水飞蓟宾葡甲胺组护肝有效率为92.3%,维丙肝组有效率为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飞蓟宾葡甲胺的不良反应小于维丙肝。结论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和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明显疗效,可显著降低药物损害的发生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褚国良  闵红萍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904-1904
肝功能异常是抗结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可能引起肝损害,我们对在本结核病门诊抗结核短程督导化疗中发生药物引起肝损害的200例患者、分别给予联苯双酯滴丸等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雪珍 《中国药业》2010,19(21):81-8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抗结核病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肺结核且在抗结核治疗期间出现药物性肝炎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在肺结核联合化疗的同时,治疗组联合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水飞蓟宾葡甲胺,对照组加服肌苷、护肝片等护肝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7.50%。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抗结核病药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