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许五零  钟庆全  蔡永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6):I0019-I0020,F0003
目的分析2008年高州市马贵中学风疹疫情暴发流行原因及传染病来源,为防治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风疹及麻疹的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场卫生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暴发流行始于2008年5月15日,首例病例为外地探亲返乡病例,最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08年5月23日;暴露人口1686人,发病31例,罹患率为1.84%,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分布在13—15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采集6例病例血清标本,4例风疹IgM阳性,麻疹IgM全部阴性。结论本次暴发是一起外源性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风疹暴发时,应急接种风疹疫苗可控制风疹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鞍山市2014-2018年水痘发病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为鞍山市制定水痘的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对鞍山市水痘发病情况、聚集疫情、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14-2018年共报告水痘病例5396例,平均发病率为30.10/10万,近几年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11月到次年1月;10~19岁组发病居多,以学生、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主。近5年共报道暴发疫情82起,其中发生在中小学占89.02%。5年间共接种水痘疫苗54549剂次。结论2014-2018年鞍山市水痘疫情逐年增高,建议针对高发人群采取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朝阳市2010年~2014年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水痘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2014年朝阳市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朝阳市2010年~2014年共报告水痘306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9.78/10万;常年均有发病,呈现4~6月、11~1月两个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85.70%;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内的双塔区和龙城区;人群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1.35%。结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水痘防控工作,提高重点人群水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截止7月15日,本市共报告风疹临床诊断病例320例,发病率为51.52/10万,位列本市传染病发病率第2位,较去年同期上升5.6倍,为高发年份。本文详细分析了风疹疫情出现高发的原因,并对高发因素、高发人群、年龄、职业进行分析,针对风疹疫情高发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和效果均进行了论证。通过对实验高中暴发风疹疫情的报告、调查、处理、结案,为应对突发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柴绍安 《医药世界》2013,(2):151-152
<正>某市某高中2007年3月12日至4月27日暴发风疹疫情,47d时间共发病239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风疹发病资料来源于某市某高中2007年3月12日至4月27日间暴发疫情情况,经专业人员按规范进行个案调查所取得的资料以及疾控中心化验室的检验资料。学生资料来源于某市第一高级中学。1.2调查方法对某市某高中在这起暴发疫情中发病的学生逐一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栾川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栾川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285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6.55/10万。全县14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关镇、赤土店镇、栾川乡;发病集中在4~7月;男性发病806例,女性479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实验室确诊病例176例,肠道病毒71型(EV71)75例,占42.61%。结论2009~2013年栾川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差异,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相似文献   

7.
李丽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115-116,118
目的了解2004~2010年洛阳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0年洛阳市传染病报告疫情数据库,数据采用Excel整理与分析。结果2004~2010年洛阳市风疹累计报告12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9/10万,疫情平稳,病例高度散发。按地区统计,栾川、嵩县处于全市较高的发病水平,吉利区、西工区、瀍河区则位于较低的发病水平;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以冬春季节为多,4~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均以0~9岁的儿童为主,占72.76%;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防制风疹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卫生宣教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郑耳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65-2865
目的:了解铁山港区2008年风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铁山港区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铁山港区2008年累计报告风疹163例,发病率为98.37/10万,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有4起,3月份为流行高峰期,学生发病157例,占96.32%,10~15岁99例,占60.74%。采取应急接种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铁山港区风疹主要在中小学生中流行,应加强风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控制风疹疫情再次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堆龙德庆县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总结此次暴发的原因和规律,以及疫情控制的经验教训。方法通过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疫情暴发时搜集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暴发的原因和控制对策。结果该县2008年1~7月每月均有散在病例报告,从8月份开始病例数逐渐增多,直到9月份在全县出现暴发,以县中学为主。期间该校共有193人发病(占全县发病总数的71.75%),患病学生均为该校的住校生。全县除柳梧乡无病例报告外,其它四乡(马乡、德庆乡、羊达乡、古荣乡)两镇(东嘎镇、乃琼镇)均有病例报告。8月1日~10月16日全县共报告病例269例。主要原因是秋季开学致使大量易感人群聚集,人群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疫情发生初期隔离措施不当。结论通过采取隔离患者、宣传教育、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及宣传教育工作,尽快落实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进一步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不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流行性感冒暴发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感疫情报告资料和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此起暴发总发病病例47例,总罹患率6.71%,未见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病年龄45岁以上27例,占发病数的57.45%,10岁以下15例,占发病数的31.92%居多。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报告病例均无流感疫苗免疫史。结论系一起非季节性甲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人群的普遍易感与卫生条件差是流感暴发的主要原因,经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后,疫情流行终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西双版纳2015-2019年共报告2 452例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87/10万;男、女性报告发病率比为1.16:1.00;夏冬季为高发季节;0~14岁人群发病率最高(154.39/10万);总病例的64.23%为学生,7次暴发疫情均发生于学校。2015-2019年共接种136 433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其中104 133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其余为腮腺炎疫苗。结论 2015-2019年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议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做好学校晨检工作,加强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和流行性腮腺炎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西登革热复燃的原因,分析发病风险并做好应对。方法 对 2006—2015 年广西登革热的 发病情况及 2013—2015 年媒介伊蚊和人群血清学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 年以前广西登革热以输入 性病例为主,占 95.35%(42/45),且 75.71% 的输入性病例来自东南亚国家;2014 年出现本地暴发流行,发病数占 10 年发病总数的 94.02%(849/903)。广西登革热病例从发病到确诊需 0~70 d(中位时间间隔为 6 d);发病高峰集中在 9~11 月,占 96.46%(871/903);南宁市报告病例数最多(83.37%),其次是梧州市(7.44%)和桂林市(4.81%),且这 3 个 市均发生了暴发疫情;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27.80%)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18.16%)。蚊媒监测显示伊蚊密度较 高,50% 以上的监测月份布雷图指数(BI)大于 20,而健康人群登革病毒 IgG 抗体阳性率则只有 3% 左右。结论 广 西登革热发病风险较大,应强化疾病防控意识,加强口岸监测,提高诊治水平,加强宣传,做好防蚊灭蚊,适时扩大和 调整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3.
徐凯  郑琳琳 《中国当代医药》2015,(1):182-183,186
目的分析丹东市近20年结核病集团高疫情或暴发流行情况,寻求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丹东市1992~2012年结核病疫情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近20年来丹东市共发生结核病集团高疫情或暴发流行16起,其中14起发生在学校,发病人数201例,包括传染性病例30例。结论寄宿制学校是结核病高疫情或暴发流行的最主要场所,其次为人口聚集的部队和外来人员聚集的单位。对此类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出现结核病患者应及早报告,对接触者应进行PPD检测,必要情况下预防性服药,可有效避免结核病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设计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根据校医和卫生院病例收集资料,描述该次暴发的一般情况,分析暴发因素。结果该起暴发涉及学校6个年级22个班级,暴发始于7月13日,终于7月28日,共报告98名病例,罹患率3.24%(98/3026)。症状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和痂疹为主,发热等全身症状较轻。结论这是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由大量易感人群积累造成,疫情发生后没能切实有效的落实防控措施。建议卫生与教育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沟通,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报告管理方法,控制各种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风疹暴发的原因,控制风疹的流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ELISA法检测麻疹及风疹IgM抗体.结果 10例病人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6例病人风疹IgM抗体阳性,3例病人风疹IgM抗体阴性;10例病人麻疹IgM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风疹高发季节,易感人群的积累,在通风较差的校车内可引起风疹暴发,应加强学校校车的通风与消毒,并采取以风疹减毒活疫苗应急接种免疫和患者隔离治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4日至15日奉新县某学校发生一起风疹爆发,全校在校学生422人,发病42例,发病率9.45%(42/422),经县防疫站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诊断标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编《法定传染病国家诊断标准》中的GB17009—1997风  相似文献   

17.
林华胜  张薇  陈和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727-1729
目的:探讨雷州市2006年1~6月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当地的麻疹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雷州市2006年上半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麻疹报告在上半年上升至117例,发病率为7.80/10万,死亡1例。麻疹流行以散发与暴发并存,麻疹暴发疫情有5起,共发病23例,占19.66%。高发季节为3~6月,发病最多为0~5岁组。无麻疹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72.65%。结论:疫情上升与适龄人群免疫接种率偏低,疫情监测体系不健全,疫情发现晚,针对性措施采取不及时等有关。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和控制麻疹局部暴发,以及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黔东南州2006年暴发疫情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收集整理州辖15个县市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暴发疫情资料,用Excel2003软件录入数据并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6年共发生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6例(其中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7例),共发病1313例,死亡10例,罹患率3.60%,病死率为0.76%,分布在15个县(市、区),比2005年的38例上升73.68%,丙类传染病占63.59%,有42例发生在中、小学校(占63.64%),4~6月为高发季节。结论学校是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4~6月是暴发疫情的高发季节,疫情报告和处理不及时是造成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特别是要重点对学校学生常见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以描述流行病学的方式,针对我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案例资料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在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7月10日期间暴发一起流行性腮腺炎,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80例病例中,有18例为我校学生。其中,在疫情流行的过程期间,具有3个发病高峰期。于第一个高峰期时间为4月20~28日,患病例数为6例;第二高峰时间为5月10~18日,患病例数为7例;第三高峰期时间为6月3日~6月10日,共有5例患病。结论对于集体单位例如学校,通常容易暴发流行性腮腺炎。因此,应该加强校内的传染病报告,并且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应用有效的护理及其他防控措施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本社区发生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疫情分析,为更好的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做铺垫,完善更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山区朱泾镇2013-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朱泾镇共发生677例手足口病病例,男女病例比为1.44∶1;无死亡病例发生;5~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1~4岁的发病儿童较多,占发病总数的65.88%;散居儿童发病占46.97%,幼托儿童发病占58.79%,发生53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结论:朱泾镇手足口病疫情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人群集中特征,应其根据流行特点,完善科学规范的防控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