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勤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33-3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舌癌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2例舌癌放化疗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SAS、SCL-90评分焦虑程度及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精神病症状、人际敏感均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舌癌放化疗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主动性和配合度。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6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SDS、SAS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伴抑郁或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临床特征,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收治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分析患者伴焦虑或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SDS及SAS评分。结果:200例患者中发生抑郁78例(39. 0%),焦虑92例(46. 0%),年龄、性别、学历与抑郁、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P 0. 01);治疗后,本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 01),SCL-90中精神病性症状、偏执、恐怖感、敏感、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ESCA中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1)。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心理,高学历女性发病率更高,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与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后的心理进行比较。结果狂犬病患者家属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狂犬病患者家属的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狂犬病患者家属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与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后的心理进行比较.结果 狂犬病患者家属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狂犬病患者家属的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狂犬病患者家属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官兵在遭受热射病应激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官兵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躯体症状缓解1周后热射病官兵16人及应激事件发生1周内亲身经历官兵57人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热射病组与亲身经历组较对照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因子)、SAS、SDS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热射病组较亲身经历组在SCL-90躯体化、恐怖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兵在遭受热射病强烈急性的应激创伤下,容易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需要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及良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7名恶性血液病患儿家属进行为期1个月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本组患儿家属干预后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对恶性血液病患儿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对患儿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抑郁症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病耻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Link系列病耻感量表中的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SRF)和病耻感应对量表(COR)评价患者病耻感改变情况,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SDS、SAS、SCL-90、病耻感量表评分及康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病耻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8例难治性IBS患者进行评估,对心理问题严重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评估,将SCL-90、SAS、SDS干预前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简易应对方式干预前的结果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难治性IBS患者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简易应对问卷积极面对纬度评分明显提高,消极回避评分纬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病(MS)患者心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M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MS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提出调整的应对措施。方法:分析我院医务人员257份调查问卷(实验组),并与同期300份正常体检非医务人员调查问卷(对照组)比较,分析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差异,并针对医务人员心理状态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实验组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得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状况偏离正常的情况,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措施可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患者的负性情绪健康体检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病理确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乳腺健康体检的6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Zung焦虑评定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术后SAS、SDS评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在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重,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入院第2天(干预前)和术前1d(干预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SDS评分为39.68±9.02分,SAS评分为40.38±5.57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焦虑、抑郁2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躯体化、强迫、敌意、恐惧4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术前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100例健康受试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患者实施4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及SDS 1次,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较心理干预前下降(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1)在SCL-90调查中显示宫颈癌病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2)经过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般情况下,宫颈癌患者存在多种心理障碍,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组。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高于健康组;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99-4000
调查分析8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IBS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视、恐惧、偏执、神经质、其他及总均分等SCL-90量表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实施兼顾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综合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7例接受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同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心理干预前后对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术前SCL-90中躯体化、恐惧、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经心理干预后,SDS、SAS测评结果显示,干预后病人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干预对口腔癌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口腔癌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亚隆人际动力团体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采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1、3个月后,干预组T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TCSQ中消极应对、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亚隆人际动力团体干预应用于口腔癌患者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住院癌症病人的情绪状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3例住院癌症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情绪状况,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8次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SAS、SDS和SCL-90评分结果.[结果]住院癌症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阳性项目数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均<0.01).[结论]癌症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病人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