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7,(10):728-730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手术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麻醉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寒战、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了解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3.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能够加快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切皮时、切硬脑膜时、术后24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皮时、切硬脑膜时、术后24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麻醉复苏拔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在2022~2023年期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级为Ⅰ~Ⅱ级接受全麻气管插管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麻复苏方法,而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麻醉复苏拔管期运用的复苏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气管导管拨除前后的血压、心率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全麻复苏方法,小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毕围拔管期的血压、心率水平,提高舒适感,帮助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麻醉苏醒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手术过程中体温变化对患者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82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这82例患者被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手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保温手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鼻咽温度的测定,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试验发现鼻咽温度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平均温度36.3℃,对照组的平均温度34.9℃;两组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46±6.5)min,对照组的为(75±10.5)min,观察组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拔管时间为(16.7±8.3)min,对照组为(21.5±7.6)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试验我们得出,术中体温变化对患者的手术康复意义重大,保持正常体温可以提高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患者共23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插管5分钟时的血压和心率及插管10分钟的血压和心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前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麻醉前(T0),2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T1)、建立气腹后15 min(T2)、拔管后5 min(T3),观察组血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意识恢复、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前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可更快清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本院全麻下行各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毕、拔管及拔管后SBP、DBP、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苏醒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病例资料共计1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全麻后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进行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时和拔管时3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和拔管时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插管时和拔管时血压均较麻醉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压、心率波动小,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腹腔镜下行盆腔肿瘤清扫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快通道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快通道组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常规组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分别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快通道组、常规组麻醉时间相同(P>0.05),但快通道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快通道组患者复苏后躁动率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及镇痛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较快通道组镇静评分更高(P<0.05);两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比较,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更快,苏醒期不良反应更低;术后PCEA镇静度更低,更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锻炼,可推广应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2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影响。方法 6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行局部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浸润麻醉。记录比较2组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术后血压和心率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中、术后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小便时间与恢复生活自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麻醉中护士如何与麻醉医生更好的配合。采用文献回顾和经验分析方法,对麻醉护士如何更好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探讨。本文在麻醉前的准备(如认真执行查时制度、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温度和湿度)、术中体位、全身麻醉、输液和输血、病情观察和抢救工作等方面阐述麻醉护士如何能够更好地配合麻醉医生的工作。并提出加强对麻醉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下显微支撑喉镜手术的麻醉配合。方法对25例喉部疾病患者经口用塑料管连接高频通气呼吸机的方法来控制呼吸,在全麻支撑喉镜下完成显微喉部病变摘除手术。结果 25例喉部病变均顺利完成摘除手术。术中各项监测指标正常,术后随访6~36个月,发音良好,无复发。结论术中使用经口用塑料管连接高频通气呼吸机的方法来控制呼吸,可以完全满足支撑显微喉镜手术的顺利完成,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方便,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文  汪幸 《安徽医药》2011,15(8):1028-1029
目的 比较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矫治术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治手术的患儿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5~3.5岁,均为择期手术随机分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每组各30例.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1和咪达唑仑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直肠切除术中的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50例直肠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作为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和硬膜外麻醉相比,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硬膜外用药量显著减少,且血压下降相差不大.结论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切除术中效果较好,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喉罩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全麻短小手术的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组,各43例,喉罩组采用喉罩静脉麻醉方式,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S1)、插管或喉罩置入时(S2)、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即刻(S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S1时间点喉罩组MAP、HR、SPO2指标与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S3时间点喉罩组MAP、HR指标明显优于插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喉罩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喉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12/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效果可靠,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The standard format of preoperative,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atient anesthesia records, the categories of information included, and pharmacists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are described. O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form, the anesthesiologist or anesthetist records information on the physical status of the patient and an overall impression of the anesthetic risk. The perioperative record is used for no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esthetic agents, fluids, blood products, and other medications and for recording vital signs, anesthetic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 and airway maintenance; this record shows a dynamic account of the patient's responses throughout the operation. Finally, the anesthesiologist notes postoperative problems related to anesthesia on the postoperative section of the record. The anesthesia record can be used by pharmacists for medication scheduling and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assessment of fluid status, evaluation of hemodynamic response to drug and fluid interventions, quality assurance, and drug-use review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孙卫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36-2438
目的 选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进行实施,并对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麻醉操作的实施,并对患者麻醉过程中缺氧、心动过缓、低血压、高血压及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询问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另外,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镇痛效果,并对其具体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全麻组患者相比,高血压发生率低、低血压发生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缺氧、心动过缓、患者满意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全麻组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控制较好.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操作,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都能够达到较好的麻醉及镇痛效果,但由于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较多,对老年患者的病情治疗影响较大,为此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病情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