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部队战土在有毒蛇的地区作战、行军或野营时要预防被毒蛇咬伤。 毒蛇的毒液有两种:一种是麻痹神经的神经毒素:另一种是破坏毛细血管壁,溶解血细胞及破坏凝血作用的血液毒素。有的蛇具有一种毒素,有的兼有两种。无论被何种毒蛇咬伤,局部一般都留有1、2对较深的牙痕。牙痕是鉴别毒蛇或非毒蛇的重要证据。 被毒蛇咬伤者会出现局部肿胀、淋巴结肿大、继而引起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并自感疼痛,伤处麻木,倘牙痕呈“··”形或呈“:厂”形排列,即为毒蛇咬伤(如图)。  相似文献   

2.
蛇年话蛇     
2013年2月10日是农历癸巳蛇年的春节。蛇在我国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六位。我国约有150多种蛇,其中毒蛇40余种。蛇的样子丑恶,毒蛇咬人又常致人死命,所以,很多人既讨厌蛇又怕蛇。然而蛇在人民生活中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药用价值极高。我国用蛇治疗疾病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记载,而且蛇的全身均可入药。  相似文献   

3.
品尝“蛇餐”,已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享受。蛇的肉味鲜美,又具滋补强壮作用,广东人最为偏爱,街头蛇餐馆随处可见,且认为蛇愈毒愈有营养价值,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做蛇馔方为佳肴;无毒蛇则视之为劣品。广州人对蛇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炒、炖、烩、浸酒,乃至生吞蛇胆,啜饮蛇血。时下,高级饭店、宾馆、餐厅精心研制蛇肴不下四、五十种菜品,比如“菊花龙虎烩”、“银湖鲜蛇脯”、“五彩炒蛇丝”、“烧凤肝蛇片”等皆为名菜,每款数百至千余元。而最驰名的要数“龙虎凤大烩”,这是由三种剧毒蛇,配上老猫、母鸡烹制而成的滋补名菜;广州人吃…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夏秋季节,听到毒蛇,自会不寒而栗。尤以每年的7~9月,蛇类活动最为频繁,在农村被毒蛇咬伤而致残致死者在这3个月中为数最多。因此,在7—9月外出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外出或下地作业应穿长统胶鞋或球鞋,一旦踩伤蛇身,可减少和避免蛇伤事故。 2.夜间行路,应带手电筒等照明工具,以免误踩蛇身而被咬伤。 3.进入树林及杂草丛生的地方,最好头戴草帽和携带一根竹竿,俗话说“打草惊蛇”,以驱蛇逃避。 4.若发现毒蛇追逐,应注意毒蛇行动的方向。如蛇从东  相似文献   

5.
毒蛇咬伤仍然是一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病。不同种类毒蛇咬伤,起病快慢不一,临床表现各异。由于病情变化快,复杂多变,早期诊断与处理正确及时与否,直接危及着病人的生命。目前治疗毒蛇咬伤,医患双方都存在不少的误区,现一一归纳,以供借鉴。 大医院不治蛇伤,盲目轻信游医与偏方 我国地域辽阔,医疗结构不合理,大医院多集中在大城市,而蛇伤多见于农民,即使是危重的伤员也很难进大医院。因此,在人们心理存在着“大医院不治蛇伤”的错觉。随着医疗卫生方针的调整,中小城市及国家级重点医院的综合医院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出游的大好时机,很多人早已按捺不住了。但在畅快之余,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4~10月份正好是毒蛇出洞的季节,在游山玩水、野外宿营之余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防蛇毒急救的知识。第一步:防生长在我国的毒蛇有将近50种,但毒性较强、对人危害较大的有10种,其中大部分在长江以南的高山丛林地区,但最近由于餐饮用蛇及各种药物用蛇的需要,很多人开始大规模饲养毒蛇,北方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了。在北方地  相似文献   

7.
毒蛇咬伤常见于我国南方农村、山区和沿海一带。我国的毒蛇种类目前已知有47种。较常见且危害较大者有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海蛇、蝰蛇、蝮蛇、五步蛇、竹叶青等。蛇咬伤后,由毒蛇的毒腺中所分泌的蛇毒致人发病。蛇毒可分为神经毒(祖国医学称“风毒”)和血液毒(祖国医学称“火毒”)两类,也有兼有两种的混合毒。毒蛇咬人时,毒液从唇腭上的一对唇上腺排出,通过毒牙的导管注入患者伤口。毒液主要通过淋巴管循环,逐渐扩散至全身。如果毒液从伤口直接进入血液,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毒液吸收后,可引起全身和局部中毒症状。症状的轻  相似文献   

8.
没有吃过蛇肉的人,总有谈蛇色变之感。但你一旦品尝蛇肉后,就会觉得这是一味难得的美食。 蛇分为毒蛇与无毒蛇两大类。毒蛇的毒素在蛇的头部毒牙下的毒体里,切除蛇头后,蛇的肉就没有毒了。所以毒蛇与无毒蛇都可食用。  相似文献   

9.
蛇年话吃蛇     
吃蛇古已有之。《山海经》记述巴蛇说:“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食蛇是古南越族遗风,汉刘安《淮南子》载:“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闽、粤、桂等地汉以前有“吴越”或“南越”之称。故吃蛇始于南方是有根据的。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认为:“深广及溪洞,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深广及溪洞”也指粤、桂等地。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汉元和元年(公元84年),大丽,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赐群臣龙羹各一杯”。“龙”即蛇,从那时起,南方食蛇传入了中原。 唐代食蛇人增多。《太平广记》称湖北安陆的“毛生”就是一位以“善食毒蛇”而闻  相似文献   

10.
南晖 《药物与人》2001,14(4):29-29
南通蛇药片,又名季德胜蛇药片。季德胜是我国已故的著名蛇医专家,他熟悉各种毒蛇的习性,能从被毒蛇咬伤后伤口的齿印、深度及出现的症状,判断出毒蛇的品种,治疗蛇伤有独到的经验。解放后,政府对他十分重视,安排到南通市中医院工作,后来又  相似文献   

11.
“谈蛇色变”并非虚语,有的人一听到“蛇”就会起鸡皮疙瘩,有的人甚至会昏晕过去。人们之所以怕蛇,主要是因为毒蛇能分泌毒力很强的毒液,丧生蛇口的人委实不少。可是,有一种神奇的针剂,若及时注射,却可挽救人们的生命于垂危之中。这种神奇的针剂是什么呢?它叫蛇毒抗毒素。说来倒也有趣,这种对付蛇毒十分灵光的蛇毒抗毒素,却是用蛇毒制造的。  相似文献   

12.
1蛇咬伤在我国农村和南方地区很常见,尤其以夏、秋两季比较多见。2被蛇咬伤后,首先要确认是否为毒蛇咬伤。毒蛇的牙痕为2个针尖样的大牙痕,无毒蛇的牙痕为2行或4行锯齿状小牙痕。3被毒蛇咬伤的肢体应尽量减少活动,并在伤口上方5~10厘米处用绳子扎住。4用清水、肥皂水、盐水或1/5000高猛酸钾清洗伤口。5在牙痕伤口处切一长约1厘米、深0.5~4毫米的“一”字切口。用口吸吮伤口,以排出部分毒液,但口腔粘膜有溃烂或有消化性溃疡者不宜吸吮,可用拔火罐的方法或用吸奶器吸引。6用火烧灼伤口以破坏毒素。7注射抗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蛇伤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救治与护理。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文献及临床观察,对收治17例2~14岁蛇伤患儿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其特点及护理要点。结果小儿毒蛇咬伤的特点为蛇种辨别难、蛇伤防护知识缺乏、症状较成人严重、易发生并发症;经过早期综合治疗与护理后,17例患儿的伤口渗血、肿胀和疼痛及皮下瘀斑、坏死溃疡等症状明显缓解,16例痊愈出院。结论掌握小儿毒蛇咬伤特点对提高蛇伤疗效、预防并发症及减少病死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曾宪国用医者的良心,精湛的医术,热心周到的服务为方圆百余公里受毒蛇伤害的乡亲们搭建起生命的绿荫。 在郴州市永兴县黄泥乡东泽村,有一家普通的村卫生室,卫生室上面“诊治特色专长:毒蛇咬伤”的字样格外抢眼。卫生室的主人是中国蛇协会员、永兴县政协委员曾宪国,他治疗蛇伤的高超技艺和高尚医德在永兴县乃至湖南地区广受赞誉。被誉为“最美乡村医生”。19年来,他用医者的良心,精湛的医术,热心周到的服务为方圆百余公里受毒蛇伤害的乡亲们搭建起生命的绿荫。  相似文献   

15.
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蓉琼  李明凤  陈晓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2):188-188,F003
蛇伤是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的常见病,而毒蛇咬伤是重要急诊之一。据报道,毒蛇咬伤病死率一般在7.8%~26.9%,眼镜王蛇咬伤病死率高达90%以上。随着抗蛇毒血清的应用,病死率已大大下降,但仍有较多毒蛇咬伤患者由于就诊延误或急救护理不当而导致死亡或残疾。现将我院急诊科2000年3月~2002年9月收治的4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与贵州接壤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一19岁土家族男青年其长相、动作、习性有些地方具有蛇的属性,当地人称“蛇人”。其母初次怀孕时曾被毒蛇咬伤,不治自愈。“蛇人”足月而生,第一天哭声,肤色正常;第二天皮肤发黄;第三天黄色加重,哭声变尖细;第四天用土法艾灸后,黄色渐退。其母之后又生七胎4女3男,均在第二天皮肤发黄,第三天黄透,第四天死亡。“蛇人”是唯一幸存者。 “蛇人”身高1.5米,皮肤偏黄,尖扁头形,双眼凸出,头常偏于左侧,垂液外流。头、手及全身摇摆颤动不止,10指弯曲成抓形。腿成弧形不能平衡,  相似文献   

17.
看到蛇,没有人不害怕的。既便漂亮的无毒蛇,也会使人毛骨,更不肖说能置人于死地的毒。可是,毒蛇却具有它独特的魅吸引了众多的医家学者为之发研究。如今,“毒蛇一身是宝”正来越多的人所知晓。蝮蛇,是古今中外公认的药用和营养滋补品。蝮蛇的营养极富,蛋白质含量可与牛肉媲美,  相似文献   

18.
<正>我区属亚热带,森林覆盖率高,毒蛇较多,五步蛇是主要毒蛇之一,五步蛇咬伤极为常见。我院是本地区唯一治疗蛇伤中心,多年来,收疗了大量毒蛇咬伤中毒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我们还根据经验配制了蛇伤一号粉治疗五步蛇咬伤中毒病人,为总结其临床价值,对其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蛇年话毒蛇     
按我国的干支纪年法,龙年过后就是蛇年。说到蛇年,自然就想到了毒蛇。一听到毒蛇,人们顿感毛骨悚然,厌恶之心油然而生。千百年来,人们视毒蛇为邪恶,但对毒蛇的事却可能知之甚少。 毒蛇与无毒蛇一样均属于  相似文献   

20.
蛇床子系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又名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双肾子等。关于它的药用,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秦朝年间,浙江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流行着一种怪病,病人皮肤上长满小疙瘩,奇痒难忍。当地即中束手无策。后来有位郎中告诉人们,在东海的一个遍布毒蛇的小岛上,有一种专治此病的药,但都被毒蛇压在身上,颇为难寻。村里的一青年,决心为乡亲解除病痛,便独自去蛇岛取药。端午节这天,在一位老药农的指点下,他带上雄黄酒,历尽艰险,终于采回这种灵药,并用这草的种子煮水,给病人熏洗,不久,怪病被治愈了。有人问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