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中学学生食堂由于人为投放毒鼠强引起一次食物中毒的爆发。进餐人数15 9人,发病79人,发病率为4 9.7%。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严重者出现抽搐。发病后,因病因不同,我们及时进行了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1 一般状况该中学是一所不完全初级中学,有教职员工6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一起家庭聚餐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查明暴露原因和来源,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进餐人员和可疑餐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食谱分析,比较聚餐者摄入食物的差异,明确发病原因。结果共有18人就餐,出现食物中毒共6例,食用辣椒伴皮蛋发病的发病危险是未食用者发病危险的3倍(RR=3,95%CI=1.35-6.68)。结论食物加工操作过程中严重的交叉污染是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直接原因。应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关键环节,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掌握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现将我市1958~1978年(缺1969年资料)食物中毒的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我市二十年来共发生食物中毒369起,发病人数14,467人,死亡11人。曾出现两个发病高峰,59、60年发病率上升,到61年出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因为从58~62年大办集体食堂,由于食品保管不善,致使食品腐败变质,食具、用具交叉污染造成  相似文献   

4.
刘志军 《淮海医药》2003,21(2):124-124
我县磨盘张乡某村民一家 5口人同桌进餐后 ,出现食物中毒 ,相继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口唇青紫等症状。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 ,立即派食品卫生监督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某村民一家 5口人 ,中午进餐食谱为猪蹄小青菜汤、米饭  相似文献   

5.
1997年 11月 2 0日晚 ,某市一村民自办婚宴酒席 ,多人参加进餐。 2 1日早 6时左右 ,继续食用头晚所制作的食物(加热过 ) ,餐后约 10min就有人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至餐后 14 8h ,进餐的 2 3人均出现相似反应。现场调查除采集到部分剩余食物外 ,未提供中毒的可疑食物和中毒原因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原因不明食物中毒结案。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筛选探索 ,确定是一起四次甲基二砜四胺食物中毒。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参与 2 0日晚餐和 2 1日早餐的全部进餐者均列为调查对象 ,询问其食谱、不适反应类别和治疗情况。1 2 食…  相似文献   

6.
安大洲 《河北医药》2007,29(12):1401-1401
2007年9月6日,邢台市任县某村民,因举办家庭婚宴,引起98人的急性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是一起食用变质鹌鹑蛋引起的普通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导致该中毒的餐次是,连续2 d共5个餐次的"流水席",进餐人数累计达150人,熟制鹌鹑蛋也不是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给中毒的调查、诊断和处理带来很大困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发生情况2002年6月10日上午7时30分 ,武穴市一所中学107名中学生 ,分别食用豆浆、油饼、油条、包子。进餐约20分钟后 ,进食学生相继出现 :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武穴市卫生局于当日8时45分接到电话报告 ,立即前往现场进行调查。1 1临床表现与发病情况 :发病患者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为主 ,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潜伏期最短约20分钟左右 ,最长为1小时 ,进餐人数107人 ,发病人数104人 ,其中男71人 ,女33人 ,年龄14~17岁。患者分别就地医院就医 ,未出现死亡病例。1 …  相似文献   

8.
周亚娟  陈桂华 《贵州医药》2007,31(7):658-659
2003年8月22日,我省某村村民举办生日酒宴引发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共216例进餐,累计发病206例,罹患率95.37%.经省、市、县三级疾控及卫生监督部门的现场调查,事件具有典型乡村食物中毒的特征性,并根据食物中毒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推测其为食物污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导致的酒宴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以对进一步做好乡村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0年7月16日,石桥镇方家寺村一村民家操办丧宴,造成52人食物中毒的严重事件。现将此次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发生 原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共同进餐者184人,中毒病例52人(男25人,女27人),发病率28.3%。发病者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29.7岁,其中  相似文献   

10.
食用鱼引起食物中毒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鱼引起食物中毒6例报告宁德市卫生防疫站张伦泉陈菁1997年7月5日,我市发生一起6人食用鱼引起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1997年7月5日中午11时40分,有8位民工聚集一起进餐,6人食用鱼。中午1时首例民工出现眩晕、头痛、恶心...  相似文献   

11.
李洁  代奇波  黄香蓬  黄江平  胡昌国 《江西医药》2007,42(12):1193-1194
目的 进一步了解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和规律,找出食物中毒防治的相关措施.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这是一起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结论 依照WS/T8-1996<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这是一起由于食品贮存不当导致细菌繁殖污染所致的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2.
一起食用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24日,齐齐哈尔市某饭店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进餐22人,发病10人,经医院治疗,全部治愈,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发生食物中毒的饭店是一个小店,为了让菜肴有地方特色,经常购买野生蘑菇制作各种菜,7月24日中午有9人进食了野生鸡腿蘑炒肉、青椒炒肉等,晚餐有13人进食了野生鸡腿蘑炒肉、酱柳根鱼等,主食均为饺子,进食后陆续有10人发病,未食用野生鸡腿蘑炒肉的60余人无一发病。野生鸡腿蘑是由采蘑菇人直接送到饭店的,因该饭店经常用她的货,所以也很放心。经调查采蘑菇人从事这一职业已多年,她熟悉什么样的蘑菇是可食用的,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起学校风疹爆发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4日至15日奉新县某学校发生一起风疹爆发,全校在校学生422人,发病42例,发病率9.45%(42/422),经县防疫站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诊断标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编《法定传染病国家诊断标准》中的GB17009—1997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一起由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了解副溶血性弧茵的致病性,掌握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临床症状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结果因集体用餐,造成79人食物中毒,潜伏期为5-22h,主要症状表现、腹泻、呕吐,洗肉水样便,个别脓血便,腹泻每日5~6次,体温一般为37.5~39.5℃。重症者出现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等,构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判定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5.
概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急性传染病,指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通常起病急,潜伏期大多在进食后数小时之内,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发病者多有共同进餐史.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2月12日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早餐后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其中学生139人,教师2人。均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取吃剩的豆浆和患者呕吐物、大便送检,检出和培养出蜡样芽胞杆菌,经短期住院治疗后均痊愈。这样大规模由错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该校为集体供给早餐,当天供应豆浆和面包,上午9时进餐。进餐后lh内发病和8人,l~Zh发病用人,2~3h发病的36人,3~4h发病8人,5~10h发病的12入,12h以后发病9人。中毒人数141人,男80人,女61入。年龄6~7岁9人,~8岁15人,~9岁78人,~10岁13人,~11岁…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22日,某宾馆职工在集体食堂就餐后,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及实验证明系食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米饭所致。1.流行病学调查1998年10月22日1:30分,该宾馆集体食堂进餐后30min即出现急性消化道症状首例病人,至当天下午6时左右就餐对人中42人发病,发病率89.36%,其中5人因症状较重住院治疗。现场调查表明,发病42人均食用米饭,末发病5人只食用莱而未吃食堂所售米饭。患者中最大年龄42岁,最小8岁,男性7人,女性35人。2.临床表现2.l潜伏期:最短30min,最长sh,中位数为2.3h。2.2临床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8.
单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77+1280-1277,1280
2009年5月29~30日,本所接到凌河区某医院报告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例,立即对现场展开调查.结果查明为一起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现报道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1.1现场调查首发病例为5月29日13:00到锦州市凌河区某医院就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后有类似患者来院诊治,均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截至5月30日11:00共收治11例患者.  相似文献   

19.
由两起多餐次食物中毒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发生在本市的两起食物中毒案件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两起案例是由若干起食物中毒事件在数天内的综合,属多餐次引起的食物中毒。对多餐次食物中毒的发生、调查、诊断等特点进行了探讨,觉得现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无法对多餐次食物中毒进行明确诊断,建议对现行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医院工作人员接触性皮炎暴发流行的致病因素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某医院近1个多月来122例不明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皮疹症状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医院可能存在的各种可疑致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院549名工作人员,有122名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发病率为22.22%.病人以女性为主,共114例,占93.44%,其中护士88例,占72.13%.病例的首发部位为上肢和颈部,病情有反复.实习、进修生无1人发病.临床诊断为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结论:这是由于医院的工作服上残留次氯酸而引发工作人员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的暴发流行.应加强对各工作人员消毒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