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肾癌组织病理亚型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形态学特点、基因改变以及肿瘤起源,肾癌分为10种组织病理亚型.其中较常见的有透明细胞癌、多房性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及未归类肾癌.各亚型肾癌的预后明显不同,在CT上也有不同的表现.CT作为诊断肾癌的一种主要影像学手段,若术前能诊断肾癌的亚型,将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根据形态学特点、基因改变以及肿瘤起源,肾癌分为10种组织病理亚型.其中较常见的有透明细胞癌、多房性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及未归类肾癌.各亚型肾癌的预后明显不同,在CT上也有不同的表现.CT作为诊断肾癌的一种主要影像学手段,若术前能诊断肾癌的亚型,将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均为少见的肾脏肿瘤,分别占肾细胞肿瘤的3%~7%和6%~11%[1].虽然两者生物学行为不同,由于其起源相同、形态学表现有重叠,导致影像学表现亦有所交叉.本文报告肾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细胞癌各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两种少见肿瘤的影像学认识.  相似文献   

4.
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40例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em.颗粒细胞癌CT、M 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有完整的包膜;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均明显弱于肾皮质.结论:肾颗粒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ET/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对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肺鳞癌患者和48例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及18F-FDG PET/CT的资料。测量肺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记录CEA、Cyfra21-1及NSE的血清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鳞癌和小细胞癌间SUVmax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联合SUVmax和血清肿瘤标志物。ROC曲线进一步评估SUVmax,每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SUVmax+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鳞癌的SUVmax显著高于小细胞癌(P=0.028);小细胞癌患者中NSE显著高于鳞癌患者(P=0.001),鳞癌患者中Cyfra21-1显著高于小细胞癌患者(P=0.012),而CEA在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746)。单独使用SUVmax、CEA、Cyfra21-1和NSE鉴别鳞癌和小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0.554、0.712和0.777。当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时,CEA+Cyfra21-1+NSE的AUC增加至0.929,而当SUVmax进一步加入时,SUVmax+血清肿瘤标志物的AUC进一步提升,增加至0.937。结论PET/CT紧密结合肺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实现对肺鳞癌和小细胞癌更好地鉴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02例肺小细胞未分化癌(SCLC)的临床X线表现和30例X线误诊病例,将本组SCLC X线表现分为肺门型(57例),周围型(17例),纵隔型(15例)和特殊型(13例),讨论了有关的鉴别诊断,认为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支气管异常和肺野阻塞性变化。要提高SCLC诊断正确率必须了解其X线影像的复杂性,要充分运用支气管体层摄影(包括CT扫描)来发现并认识异常的支气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分型对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8月至2012年9月间诊治的32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对照分析CT表现与病理分型。结果 32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4例典型类癌、4例不典型类癌、10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4例小细胞肺癌。其中男27例、女5例,平均年龄54.9岁;中央型14例、周围型18例;肿瘤平均直径(32.145±13.335)mm,分叶征12例(37.5%),密度均匀23例(71.9%),增强扫描CT值增高(41.594±18.641)HU;合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与其病理特性相对应,典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小细胞肺癌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确诊最终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8.
周围型肺类癌:附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又称支气管类癌(Bronchial Carcinoid),因为其嗜(亲)银反应多为阳性故也称肺嗜银细胞癌。本瘤通常被看作为低度恶性的肿瘤,但也有约11.4%在组织学上为恶性的非典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类癌临床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中央型肺类癌CT表现。结果7例均为青年女性;肿瘤位于支气管腔内2例,同时侵犯支气管腔内外5例。肿瘤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结论中央型肺类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三期增强CT的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在小肾透明细胞癌与小肾非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75例,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27例)经病理诊断为肾细胞癌(RCC)的患者的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左肾或右肾)、出血、钙化、囊变坏死、中心瘢痕、假包膜在内的临床信息及患者的三期增强CT图像,在每一期的图像上逐层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病灶的纹理特征;利用方差阈值法、K最佳法、LASSO模型进行降维筛选,分别在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筛选出来20、11、14个最佳特征;利用这些影像组学特征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单期、两期联合、三期联合分类器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 患者仅假包膜一项临床信息与小肾癌的病理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肿瘤位置、出血、钙化、囊变坏死、中心瘢痕、年龄、肿瘤最大径与小肾癌病理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测试集上,实质期模型达到曲线下面积(AUC)=0.59,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