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创面放置引流物已定为常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00例,术后创面放置引流物100例,100例术后创面不置引流物.观察2组术后疼痛、切口水肿、吞咽刺激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术后引流的一点改进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511700)谢楚平,陈宇辉由于甲状腺的血供丰富,术后甲状腺残面的渗出较多,所以甲状腺术后的通畅引流显得特别重要,否则可导致气管压迫、呼吸困难或切口感染的严重后果。通常的引流方式是在气管的两旁各置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有效引流方法.方法 对202例胶片正压引流(对照组)及224例胶管负压引流(改良组)术后2d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组织复位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良组较对照组引流效果好(p<0.01),愈合情况较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采用胶管负压引流较胶片正压引流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手术引流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甲状腺手术引流方法。方法 :选用灭菌包装的一次性输液器改装成引流装置 ,应用于 2 5 0例各种甲状腺手术后引流。结果 :接置引流时间 2d ,单侧甲状腺手术后引流总量为 ( 2 6± 10 )ml ,双侧甲状腺手术后引流总量为 ( 4 7± 9)ml ,引流较通畅、无残余血肿及术后再出血 ,2 5 0例切口I/甲愈合。结论 :改进的甲状腺手术引流方法 ,取材易 ,方法简便、微创、组织相容性好 ,引流较通畅、彻底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及传统手术两种方式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9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腺体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6例,分为腔镜组(n=53)与传统组(n=5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止痛药需求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止痛药需求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较传统组长,术后引流量较传统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在手术安全性、可行性方面与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别;但手术时间长,引流量多,且引流时间较传统手术长。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之一.传统手术切口大,需离断颈前肌群,创伤大,术后置引流管,手术较复杂.本组选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不需引流管,置皮片引流,术后恢复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98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马琴  李骞  李茂竹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8):1275-1275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术中及术后处理的要点.结果囊内结扎切除法使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降低;细管负压引流可保持切口清洁,使引流更加彻底;切口皮内缝合法或医用胶粘合法增强了美容效果并可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方法]对66例各种甲状腺术后病人4h记录1次引流液量,观察各时间段引流液量及颜色、术后疼痛、术后积液、局部粘连情况。[结果]术后8h内引流液以渗血为主,8h后以渗液为主,平均拔管时间19h,无一例出现创腔积血或积液。[结论]通过对甲状腺术后时间引流量的观察,4h引流量<5mL时拔除引流管是安全的,拔管时间能提前24h以上,病人的疼痛减轻、局部粘连减少、心理压力减轻。  相似文献   

9.
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术后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缩短引流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早期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手术放置引流管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军荣  罗峰  龙谷仔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467-1467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多发病,常需要手术处理。病灶部位手术完毕必须常规按置引流,达到引流手术野渗(出)血目的,从而防止甲状腺术后渗(出)血积聚引起致命窒息及防止血肿形成引起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传统的引流方法为切口两侧置胶片至两甲状腺窝,经切口或切口下缘戳孔置胶管于甲状腺窝㈦。前者达不到通畅、彻底引流的要求,后者虽然通畅引流较好,但没有负压持续吸引,离彻底引流的要求还有差距。按照外科引流的通畅、彻底、对组织损伤干扰小,顺应解剖生理要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的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方法]对66例各种甲状腺术后病人4h记录1次引流液量,观察各时间段引流液量及颜色、术后疼痛、术后积液、局部粘连情况。[结果]术后8h内引流液以渗血为主,8h后以渗液为主,平均拔管时间19h.无一例出现创腔积血或积液、[结论]通过对甲状腺术后时间引流量的观察,4h引流量〈5mL时拔除引流管是安全的,拔管时间能提前24h以上,病人的疼痛减轻、局部粘连减少、心理压力减轻。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手术放置引流的改进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对 186例甲状腺手术的病人术后放置引流物进行改进 ,将伤口深处置入引流条改用置放小儿“T”型管引流 ,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本组病人 186例 ,男性 35例 ,女性 15 1例 ,年龄 14岁~ 70岁 ,平均年龄 37岁。本组甲状腺腺瘤 171例 ,作甲状腺腺叶切除 6 5例 ,作甲状腺腺瘤切除 10 6例 ,;甲亢 2例 ,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腺癌 13例 ,行同侧甲状腺腺叶 +峡部切除 ,其中 5例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1 2   本组 186例改为放置“T”型管引流后 ,由于能充分有效引流 ,因此无液体积聚。在术后 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术后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缩短引流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早期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156例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其优点及术后注意事项,优点主要有:颈部切口引流通畅彻底、预防切口感染、护理上省时简单、术后患者携管活动方便,而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是要加强病情观察。认为甲状腺手术中使用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减少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在甲状腺手术后引流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107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例术后10h出现活动性出血,再次手术止血后继续引流,渗液不多,恢复良好。15例术后3d出现创腔少量积液,用10mL注射器抽吸后甲级愈合。6例术后3d出现伤口轻度红肿,用75%乙醇湿敷后甲级愈合。其余85例术后12h内引流管周围敷料少许渗血、渗液,更换敷料后无渗血、渗液。全部病人无一例出现皮瓣坏死和伤口感染。术后1周左右康复出院。[结论]甲状腺手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便于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准确记录引流量,可保证充分有效的引流,保持术部敷料干洁,减少换药次数,降低病人费用。每天更换一次性引流器,避免了交叉感染。引流器轻,操作方便,利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淋巴示踪剂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及侧颈部淋巴引流可能通路进行探讨。 方法以52例同期行中央区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淋巴结病理阳性(pN+)或临床淋巴结阳性(cN+)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注射淋巴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并对显影的淋巴引流通路进行观察。 结果通过术中观察,未见淋巴引流通路显影11例,淋巴引流通路显影41例,显影率78.8%(41/52)。其中,中央区及侧颈部淋巴引流通路同时显影24例,仅中央区淋巴引流通路显影12例,仅侧颈部淋巴引流通路显影5例。中央区淋巴引流通路存在:沿甲状腺下极血管走行的下行淋巴引流通路,沿甲状腺中极向外侧往颈鞘深面走行的侧方淋巴引流通路,沿甲状腺上极血管走行的上行淋巴引流通路,并且各通路间存在广泛的吻合网。侧颈部淋巴引流通路存在:沿甲状腺下极血管下行经颈鞘深面到达侧颈部Ⅳ区的淋巴引流通路,沿甲状腺中极向外侧单独经颈鞘深面到达侧颈部Ⅲ、Ⅳ区的淋巴引流通路,沿甲状腺上极血管上行到达颈动脉三角,然后经颈鞘表面到达侧颈部,再沿颈鞘外侧下行行走的淋巴引流通路。 结论通过淋巴示踪剂追踪可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多条淋巴引流通路,侧颈部淋巴结可不通过中央区淋巴结而直接转移。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80-2881
86例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乳胶管+切口引流、套管针+纤维蛋白胶引流,比较两种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24h、48h平均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换药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压迫症状、引流口瘢痕增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后,采用套管针+纤维蛋白胶引流,引流效果优于传统乳胶管+切口引流,可显著缩短引流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特制负压引流装置在甲状腺手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术后引流的为对照组,用特制负压引流装置的为观察组,比较2组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置管时间、引流量、负压引流装置压力、并发症发生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使用特制的负压引流装置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局部冰敷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局部冰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颈部肿胀情况、引流量等.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程度、颈部引流量、颈部肿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局部冰敷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患者术后出血的预防与最佳护理对策,运用护理措施将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方法 对2005年1月一2009年1月19例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1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憋气及引流物的放置不当是导致术后出血的关键,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将危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