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应用~(131)I标记的3株抗胃癌单抗(D_7、F_9、C_(10))的混合剂与~(131)I标记的抗胃癌单抗D_7,在体外进行肿瘤结合率实验,结果表明,标记抗体的特异性与标记前无明显差异;3株单抗的混合制剂与胃癌细胞的结合率明显高于单一单抗组。同时观察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66只荷胃癌裸鼠的实验研究,探讨了~(131)I-MGb_2。(抗胃癌单抗)对人胃癌移植物的放射免疫治疗(RIT)效应。在实验1中,设RIT治疗组及三个对照组,每组6~7只鼠。给予9.25MBq/50μg~(131)I-MGb_2组,于给药的第2周起,肿瘤体积即明显小于三个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组、单  相似文献   

3.
用肝癌铁蛋白(L亚基为主)及基因产物铁蛋白H亚基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分别获一株抗铁蛋白L亚基阳性细胞株D6F6及抗H亚基阳性细胞株H9Ft。经鉴定两株单抗均可与肝癌铁蛋白反应,而H,L亚基之间无相互交叉。用此单抗检测肝癌组织中铁蛋白H、L亚基分布,发现肝癌细胞中L亚基阳性率(71.9%)较H亚基阳性率(35.9%)为高(P<0.05)。3例正常肝组织L亚基均为阳性,2例正常肝H亚基则均为阴性。~(131)I-标记H、L亚基单抗作裸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131)I标记的抗胃癌的MG_7-McAb及其片段在移植人胃癌或结肠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放射免疫显像。MG_7抗体在结肠癌(无关肿瘤)移植片中无明显定位分布,静脉注射4只鼠的六种主要脏器及体液的肿瘤与非肿瘤比活性比值(T/NT)平均为1:32。该抗体及其片段在胃癌移植片中有明显定位浓集,其中F(ab’)_2段的浓集量(T/NT=4.9)大于全抗体(T/NT=3.0)。注射标记McAb后48~72h作放射免疫显像可见肿瘤的阳性图像,胃癌移植  相似文献   

5.
抗胃癌单克隆抗体3G9(McAb3G9)系本所生化室制备,与管癌组织和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结合,其亚类为IgG_1。 用~(131)I标记3G9及其F(ab′)_2进行体内生物学分布和显像研究,用~(125)I标记正常小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用于制备抗胃癌单抗的三种免疫流程进行了比较,并对所获得的单抗的选择性进行了评价。免疫流程Ⅰ以胃癌细胞系MGC 803为免疫原制备出单抗PD4。免疫流程Ⅱ采用胃癌细胞系M85以抗正常胃粘膜组织及混合淋巴细胞血清包被处理作为免疫原,制备出单抗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131)I标记的抗胃癌的MG_7-McAb及其片段在移植人胃癌或结肠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放射免疫显象。MG_7抗体在结肠癌(无关肿瘤)移植片 中无明显定位分布,静脉注射4只鼠的六种主要脏器及体液的肿瘤与非肿瘤比活性比值(T/NT)平均为1.32。该抗体及其片段在胃癌移植片中有明显定位浓集,其中F(ah′)_2段的浓集量(T/NT=4.9)大于全抗体(T/NT=3.0)。注射标记McAb后48~72h作放射免疫显象可见肿瘤的阳性图象,胃癌移植片的显像比结肠癌密集、清晰,注射标记F(ah′)_2片段者,胃癌的清晰显像时间可提前至注射后24h。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MG7及CA50分别对18例胃癌及5例结肠癌进行了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的可行性研究。将41.07~61.42mBq/490~510μg的~(125)I及~(131)I标记的McAb MG7于术前3~9d经静脉输入18例胃癌患者(~(125)I组8例、~(131)I组10例).将72.15~84.18mBq/650μg的~(125)I标记的McAb CA50于术前4~10d经静脉输入5例结肠癌患者。术中用自制的手持式碘化钠丫探测仪(GDP)进行探测。结果18例胃癌13例探测阳性(72.5%)。5例结  相似文献   

9.
HBVX 蛋白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十分密切,X蛋白在癌组织内有过量表达。本研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含HBVX蛋白特异性融合蛋白免疫动物,成功地制备了抗HBV单克隆抗体。抗HBx单抗经~(131)I标记后在裸鼠人肝癌模型中进行放射免疫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核素~(111)In标记抗肿瘤单抗进行肿瘤定位诊断、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优于~(131)I标记抗体。但肝脏本底高却是一个影响其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以~(111)In标记抗结肠癌单抗2 C_(10)在荷瘤裸鼠体内进行放射免疫显象,并应用金属络合剂“811”(螯核羧酚)促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本室制备的一株经免疫病理、细胞学诊断、动物及人体内放射免疫显象均已证实,对胃癌有较好反应性的鼠抗人胃癌单抗MG_3。用电泳纯化单抗MG_735.6mg,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从胃癌组织及胃癌转移性腹水癌细胞中获得一种胃癌相关抗原命名为MG_7-Ag。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接种Rowett裸大鼠及BALB/c裸小鼠,成功的建立了两种荷瘤裸鼠模型。采用氯铵T碘化法将~(125)I、~(131)I标记于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GMG_1:1D1-2,标记率为68%,IF和RIA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本室已制备出12株鼠抗胃癌单抗,动物及人体内免疫显像研究均表明部分机体在体内导向作用较好,本文用其中一株单抗MGb_2(鼠IgG型)制备抗体-BSA-氨甲喋呤(MTX)结合物,探讨单抗在胃癌导向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DE 52纯化单抗,胃蛋白酶消化,Sephacryl S300分离,制备MG_4 F(ab’)_2,用~(13)I标记,对8例胃癌病人进行了RII 初步研究。 胃癌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接受检查前1~2天先用复方碘溶液封闭甲状腺,注射~(131)I-MG_7 F(ab’)_2前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4mg,再缓慢滴注~(131)I-MG_7 F(ab’)_2 66.6-  相似文献   

15.
血卟啉衍生物(HPD)是光动力学疗法(PDT)中使用的光敏剂,为了提高其光敏效应,减低副作用,将其与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G9和3H11交联,形成3G9-HPD及3H11-HPD。体外实验中,3G9-HPD+照光比单用HPD+照光对BGC823细胞的细胞毒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111)In标记抗CEA单抗进行放射免疫显像,并将抗体标记技术药盒化.同时对药盒稳定性、安全性及与肿瘤细胞结合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药盒可供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利用此药盒对9例临床上难以诊断的消化系统病人进行了放射免疫显像。与病理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RHL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GRHL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GHRL3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64. 0%(64/100),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5. 0%(10/40); GRHL3蛋白阳性与患者性别(χ~2=0. 794,P=0. 373)、年龄(χ~2=1. 500,P=0. 211)、肿瘤位置(χ~2=0. 568,P=0. 451)、肿瘤大小(χ~2=1. 145,P=0. 285)、分化程度(χ~2=1. 382,P=0. 240)均无关;与肿瘤临床TNM分期(χ~2=7. 545,P=0. 006)显著相关。GRHL3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有相关性。结论 GHRL3在胃癌中的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GRHL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且GRHL3高表达影响患者预后,检测胃癌组织中GRHL3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分辨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对患者术后治疗和预后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Ab)MC_3用~(131)Ⅰ标记后在裸鼠人肠癌模型上进行肿瘤定位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结果显示:体外标记抗体特异性结合率为37.5%,裸鼠体内在48~120h的ECT照相可见在肿瘤部位均有放射性的特异性浓聚,其摄取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肿瘤显影清晰,显像的合适时间为96~120h。而给予非特异性的~(131)Ⅰ-NMIgG后,肿瘤部位未见放射性浓聚,而呈全身均匀性分布。120h肿瘤组织与肝脏及正常肠组织的比值分别为3.61和9.81,肿瘤定位指数为4.26。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注射~(131)Ⅰ-MC_3裸鼠肿瘤呈大片坏死,仅局部肿瘤边缘尚存少数完整的肿瘤组织。提示McAbMC_3用于肠癌的诊断和导向治疗可能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接种Rowett裸大鼠及BALB/c裸小鼠,成功地建立了两种荷瘤裸鼠模型。采用氯铵T碘化法将~(125)I、~(131)I标记于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GMG1:1D1-2。标记率为68%,IF和RIA法测定标记物显示仍保持明显的抗体活性。标记后的GMG1:1D1-2注入荷人胃癌裸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人胃癌组织及细胞株移植建立了裸大鼠和裸小鼠两种胄癌移植模型。用~(125)I和~(131)I标记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1D1-2,体外试验表明碘化1D1-2具有特异性的结合活性。注入荷瘤裸鼠体内72h后,显示该抗体高度浓集于肿瘤组织,浓聚指数为4.5,而正常组织仅为1.3,T/NT比分别为2~12倍,与胃组织比为3.2倍、放射免疫显像显示出清晰的肿瘤图像。提示单克隆抗体1D1-2应用于肿瘤定位诊断及导向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