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引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21-102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便积极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胎盘旱剥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误诊原因。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9%,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59.4%,创伤占28.1%.以腹痛及阴道出血、胎心率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93.7%的患者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病死率为43.7%.胎盘早剥误诊率为25%,原因为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症状不典型。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积极处理非常重要,确诊后须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常莉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17-11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32例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58%。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是主要发病诱因。临床以阴道出血及腹痛为主。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轻型胎盘早剥与重型胎盘早剥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儿生命,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及胎心监护,有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要注意重型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3.
林苑 《广州医药》2004,35(2):47-48
目的 通过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将60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78%。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占31.67%;其次为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等方法引产,占18.33%。围产儿死亡率占41.67%。腰腹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另外有隐匿性胎盘早剥,开始误诊为早产。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大,有产后大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某院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胎盘早剥2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9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例(68.2%),为胎盘早剥首要诱因。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胎盘早剥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4~1998年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109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1%,产前确诊率为21.10%。发病诱因中胎膜早破占30.28%,妊高征占22.94%,其中9.36%发生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达26.61%。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胎盘早期剥离的发生率、诱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自1996年1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胎盘早期剥离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16%,产前确诊率为50%,胎儿窘迫发生率45%,产后出血率为35%,围产儿死亡率为20%。妊高征为重要的发病诱因占25%。阴道出血75%,腰腹痛30%为常见的临床表现。B超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结论 重视诱因、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等其他方法对胎盘早剥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降低产后出血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爱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16-117,130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分娩孕妇23728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112例,总结分析胎盘早剥发病的诱因、B超阳性诊断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50.0%,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者13.3%,DIC 10.0%,产后出血53.3%,新生儿窒息433%,围产儿死亡6.7%,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它对母婴危害极大,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应尽早诊断,尽快处理,以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胎盘早剥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1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新生儿预后及胎盘的位置对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的影响。结果:2年内分娩总数6586例,胎盘早剥发生率为O.77%,发病诱因以胎膜早破(43.1%)为首位,其次为重度子痫前期(13.7%)和妊娠期糖尿病(11.8%),外伤、疤痕子宫、脐带过短以及其他因素分别占9.8%、9.8%、3.9%和7.8%。孕产妇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2例,无死亡。新生儿轻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7例,围产儿死亡2例(3.9%)。胎盘位于子宫前壁者产前诊断20例(71.4%),产后诊断9例(39.1%);位于子宫后壁者产前诊断8例(28.6%),产后诊断14例(60.9%)。结论:阴道流出血性羊水或流血及腹痛为典型临床表现,后壁胎盘发生胎盘早剥产前不易诊断,少部分无典型症状仅在顺产后发现轻度胎盘早剥。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寻找胎盘早剥的防治措施。[方法]将32例重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胎盘早剥的发生率0.26%,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占40.63%。以持续性腹痛及阴道出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剖宫产31例占96.87%,阴道分娩1例,次全子宫切除术1例,围产儿死亡25例。[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对于重型胎盘早剥无论胎儿存活与否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主。  相似文献   

10.
龚梅 《河北医学》2005,11(5):440-44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胎盘早剥72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占30.56%,其次为外伤、房事,占13.89%,孕产妇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3例,经及时抢救治愈,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41.66%。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对某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胎盘早剥6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9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5例(68.2%),为胎盘早剥首要诱因。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胎盘早期剥离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胎盘早期剥离的发病因素、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对59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3%;产前确诊率为45.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4.2%;围产儿死亡率为22%;产后失血率为27.1%。脐带绕颈、妊高征、胎膜早破、为重要的发病诱因。腰腹痛、胎儿宫内窘迫、血性羊水、阴道流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重视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黄伟玲 《海南医学》2008,19(11):63-64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 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18例占40.0%,其次为原因不明8例,占17.8%.围产儿死亡率占35.6%.腹痛及阴道出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
胎盘早剥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3-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62例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0.91%%(62/680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62.90%,临床表现以腹痛、阴道流血多见。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38例中8例为胎死官内,行剖宫取胎术;12例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8例轻度窒息。围生儿死亡8例。结论:对病因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24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1%,妊高征占首位,其次为原因不明,占20.8%。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腹痛多见,分别占58.3%,41.7%。体征主要为胎心改变,占58.3%。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54.2%,围生儿病死率为12.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减少发病的高危因素,对胎盘早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87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提高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87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病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病为首位;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及胎心异常;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重视诱因可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重视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胎心监护有助于早期诊断;正确的治疗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者9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治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4年内分娩总数3998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者占全部胎盘早剥的45%,胎膜早破为胎盘早剥的第1住诱因。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97%,而非胎膜旱破组为0.3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胎心异常,少量血性羊水为常见临床表现。结论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重要诱因,重视胎膜早破后每1个异常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治,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12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120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54%。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31.67%;其次为外伤及房事,占18.33%。围产儿死亡率占41.67%。腰腹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而I度早剥较隐匿,开始误诊为早产或先兆临产。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大,有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胎盘早剥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立军 《当代医学》2009,15(19):58-59
目的探讨尽早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健宫医院住院分娩的2007年1月-2008年12月胎盘早剥患者100例。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0.46%,产前确诊率40.00%,围生儿死亡率11.89%,产后出血率21.45%。产程进展过快23.57%,妊娠期高血压15.00%,胎心监护异常49.29%,腹痛48.57%,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细密宫缩19.14%。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特别注意胎心监护异常,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7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78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52%.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37.18%;其次为外伤、腹部受压及房事,占23.08%;胎膜早破占20.51%,为第三位.围产儿病死率25.64%.腰腹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而I度胎盘早剥较隐匿,开始易误诊为早产或先兆流产.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有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