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原发肿瘤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20例多原发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层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相近;(2)发病年龄为26~89岁,中位年龄58岁;(3)双原发恶性肿瘤116例,三原发恶性肿瘤2例,四原发恶性肿瘤1例,五原发恶性肿瘤1例;(4)同时性多原发肿瘤25例,异时性多原发肿瘤95例,发病间隔时间6~444月,中位间隔时间32月;(5)首发恶性肿瘤以消化系统最多,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以血液系统居多;(6)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37.5%。结论 通过临床分析提高对多原发肿瘤的认识,指导临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三原发及四原发恶性肿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罕见,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报告已屡见不鲜,但报告中多为双原发恶性肿瘤。本文报告三原发及四原发恶性肿瘤16例,并加以临床分析。临床资料我院自1954年至1991年共收治多原发恶性肿瘤500例,其中三原发恶性肿瘤14例,占2.6%,四原发恶性肿瘤2例,占0.4%。三原发恶性肿瘤14例,男3例,女11例,同期发病4例,异时发病10例,由第一原发癌至第三原发癌间隔时间为同期至19年(中位3年3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作者遇到的27例多原发恶性肿瘤,复习国内历年来有关报道,搜集多原发恶性肿瘤276例。根据这303例的情况,对国内多原发恶性肿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国外有关资料比较,国内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较轻,女性较多,主要侵犯消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除成对器官、同一管道器官系统好发与国外报道相同外,还发现口、咽、耳、鼻、喉与食管、胃好组合发生多原发恶性肿瘤。此外,还对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特别是个体易感性)、近年来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和研究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19例多原发恶性肿瘤报道马涛马学东王宁兰我医院内科自1987年10月~1997年4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1493例,其中19例是多原发恶性肿瘤,现报道如下。诊断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标准是:1.每个肿瘤均为恶性;2.肿瘤发生在不同部位;3.有其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颈恶性肿瘤患者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10年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影像确诊的原发头颈恶性肿瘤脑转移病例38例.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结果原发头颈恶性肿瘤患者脑转移共38例.中位年龄56岁,男女性别比22/16(1∶0.7).原发部位包括腮腺(12例)、腭(6例)、上颌骨及上颌窦(5例)、舌(4例)、下颌骨(3例)、颌下腺(4例)、舌下腺(2例)、颊(2例),其中14例(36.8%)神经受到侵犯.单发脑转移19例(50.0%),多发11例(28.95%),颅底受侵犯8例(21.05%).原发手术后出现脑转移的中位时间是27.5个月(平均29个月),10例同时发生肺转移,1例出现肾上腺转移.脑转移发现后中位生存时间6.5个月.转移后的治疗方法对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头颈肿瘤脑转移腺癌相对比较多见,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肾细胞癌(RCC)的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合并RCC的M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确诊时患者的年龄为43~82岁。双原发恶性肿瘤(DPMN)7例,三原发恶性肿瘤2例。合并RCC的MPMN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肿瘤最为常见。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2.2%。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定期随访可以在早期发现其他原发恶性肿瘤,通过临床分析提高对合并RCC的MPMN的认识也将有助于为患者制订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970-2019年中山市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为中山市多原发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1970-2019年中山市人群肿瘤登记资料中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资料,分析研究其不同时段、性别、年龄和部位的发病数、比和率等。[结果] 1970-2019年中山市发生了5 369例多原发恶性肿瘤,占中山市同期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5.00%,发病粗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8.60/10万、6.62/10万和8.62/10万,2重和3重多原发恶性肿瘤分别占同期中山市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94.06%和5.31%,非同时发生多原发恶性肿瘤占75.79%。总体而言,最常见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部位和系统分别是胸和腹部、消化和呼吸系统,最常见第1原发肿瘤为结直肠癌和鼻咽癌,最常见多原发恶性肿瘤组合是结直肠-结直肠。1970-2019年中山市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明显上升,从35岁左右迅速上升,至75~79岁年龄组达高峰,不同时段年龄别发病模式基本相同。[结论] 1970-2019年中山市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虽位于全球较低水平,但明显上升。胸和腹部、消化和呼吸系统是中山市最常见多原...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病人的多原发恶性肿瘤:(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肿病人患多原发恶性肿瘤不多,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仅为0.43~0.65%,但大肠癌病人发生多原发恶性肿瘤却较常见,其多个癌灶可位于大肠,亦可位于大肠以外的其它器官。可同时发生,也可先后发生。现将我院大肠癌病人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于1985年1月~1989年12月共收治大肠癌病人275例,其中有多原发恶性肿瘤26例,占同时期大肠癌的9.5%。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8岁,中位年龄55岁。一,同时多原发大肠癌本组共有同时多原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5例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63岁(53~73岁)。肾上腺转移瘤的最大径中位值为4.4 cm(2.0~9.8 cm),左侧11例,右侧3例,双侧1例。原发恶性肿瘤来源:肺7例,肝3例,肾2例,子宫1例,胰腺1例,腹膜后肿物1例。本研究中15例肾上腺转移恶性肿瘤为原发肿瘤确诊后诊断,距离原发肿瘤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5.6个月(5~28个月)。1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术后病理细胞类型:腺癌4例,肝细胞癌3例,透明细胞癌2例,弥漫性大B细胞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肉瘤1例,肺小细胞癌1例,肺大细胞癌1例。术后定期随访患者,15例患者生存4~78个月。患者最终死于肿瘤广泛转移。结论:我院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多数转移瘤在定期复查中无意发现。我院肾上腺转移瘤以左侧多见。肾上腺转移瘤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经皮肿瘤消融、免疫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胰腺继发恶性肿瘤少见,胰腺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能否准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CT在原发与继发胰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原发性与29例胰腺继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和比较肿瘤发生的部位、数量、大小、肿块的密度、有无胰管扩张、胰周血管侵犯和病灶强化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发胰腺癌有14例发生在胰头,继发性恶性肿瘤有6例发生在胰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胰腺癌有10例伴胰周血管的侵犯,而继发恶性肿瘤未发现肿块对胰周血管的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胰腺癌增强后呈轻度强化;继发恶性肿瘤增强后13例明显强化,15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的发生部位、是否侵犯胰周血管及病灶强化程度是胰腺原发与继发恶性肿瘤的鉴别点,CT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在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短期内罹患4个部位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2140例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在我区的发病情况。方法 统计我院1963~2000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140例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良性肿瘤583例(27.24%),骨巨细胞瘤480例(22.43%),原发恶性骨肿瘤590例(27.57%),转移瘤33l例(15.47%),瘤样病变156例(7.29%)。原发良、恶性肿瘤之比为0.99:1,男女之比为1.53:1,好发年龄为11~30岁,好发部位为股骨(30.18%),其次为胫骨(20.40%),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36.71%)、骨瘤(14.92%)多见。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53.56%),软骨肉瘤89例(15.08%)多见。瘤样病变则以骨囊肿(66.03%)、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8.21%)多见。结论 本组结果与国内文献对比有较多相似之处,但良、恶性骨肿瘤之比有较大不同,这可能与广西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及骨巨细胞瘤另分组统计有关。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临床少见,头颈部肿瘤患者多原发癌的年发生率为4%~7%[1],且多为双原发癌.我院收治1例左上颌窦、左甲状腺、左肺三原发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通常发生于淋巴结。原发于淋巴结以外者较少见。小肠是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好发部位之一。一、发病情况小肠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是少见的。据Spratt 统计,在34,000例住院病人中,仅发现30例小肠原发肿瘤(占0.09%)。其中19例为恶性肿瘤。仅有2例是恶性淋巴瘤。据FuYS 报告,在小肠恶性肿瘤中,淋巴瘤居第二位(腺癌占44%,淋巴瘤占18.%,类癌占15%,平滑肌瘤占12%)。本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地中海地区发病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发骨病灶经活检诊断为其它良性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以及分析影响骨病灶和原发肿瘤相关性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接受骨病灶活检的有恶性肿瘤既往史的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所有病例分为原发肿瘤骨转移组和非原发肿瘤骨转移组。对病例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如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等)、~(18)F-FDG PET/CT(2-deoxy-2-(18F)fluoro-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或ECT(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检查结果、病理结果、累及骨的数量(单骨或多骨)、骨活检的部位以及原发肿瘤和新发骨病灶明确诊断的间隔时间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可能影响新发骨病灶和原发肿瘤相关性的临床因素。结果共有90例有恶性肿瘤既往史的患者进行了骨病灶活检手术,男4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6.9±12.8)岁。活检病理结果提示16.7%(15/90)的骨病灶为良性病变(包括1例单纯性骨囊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骨结核和1例孤立性纤维组织肿瘤等),2.2%(2/90)为新发现的恶性肿瘤(1例软骨肉瘤和1例与原发肿瘤无关的癌转移),81.1%(73/90)证实为原发肿瘤骨转移。研究结果表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活检结果为原发肿瘤骨转移的比例为85.0%(68/80),明显高于没有临床症状者(50.0%,5/10)(P=0.017)。而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和骨病灶诊断的间隔时间以及~(18)F-FDG PET/CT的SUV_(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病灶的数量以及部位也不是影响原发肿瘤的新发骨病灶相关性的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中新发骨病灶有近20%与原发肿瘤无关,其中有2.2%为新发现的恶性骨肿瘤。临床症状的有无是影响新发骨病灶和原发恶性肿瘤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随访过程中新发现的可疑骨病灶,特别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应建议积极的活检手术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不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多原发大肠癌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泊 《癌症》1993,12(2):175-175,188
大肠癌患者发生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情况并非少见。本文收集我院1972—1986年间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共241例,其中19例为多原发大肠癌(占8.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tumor,MPMT)自1879年Billroth首先报道以来,国内、外都有报道,并非少见。现将我科自1971—1986年诊治的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癌患者的多原发恶性肿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肺癌患者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肺癌患者多原发恶性肿瘤4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占同期手术病理证实1836例肺癌的2.5%。男38例,女7例。多原发肺癌16例,占0.9%,其中15例为双原发癌,1例为三原发癌;肺癌与其他脏器恶性肿瘤29例,占1.6%,其中27例为双原发恶性肿瘤,2 三原发癌。结果:多原发肺癌患者术后3和5年生存率为60.0%(6/10)和44.4%(4/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例乳腺肺四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该例首患乳腺癌,17年后再同时患肺乳腺三重癌,最终确诊为乳腺肺四原发恶性肿瘤。结论: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病与宿主自身状况、环境、遗传、治疗等多因素有关,临床容易漏诊或误诊为复发癌和转移癌,治疗和预后与单原发肿瘤一样,异时性好于同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肺癌的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ies,MP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438例肺癌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70例合并肺癌MP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同时多原发肿瘤(synchronous MPM,SMPM)16例,异时多原发肿瘤(metachronous MPM,MMPM)54例,男女比例为1∶1.06(男34例,女36例);入组病例次原发肿瘤发生的年龄为(61.37±11.22)岁;初原发肿瘤和次原发肿瘤发生平均时间间隔77.09月;肺癌先发组(lung cancer first,LCF)和其他器官肿瘤先发组(other cancer first,OCF)中肺癌病理类型均以肺腺癌最为多见,共42例(60.00%);肺癌分期为Ⅳ期患者共38例(54.29%);62.86%(44/70)患者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吸烟患者更容易出现SMPM。男性OCF组的初原发肿瘤中胃癌比例最高(31.82%,7/22),而原发性乳腺癌在女性中OCF组比例最高(32.26%,10/31)。结论:无病生存期超过5年的肿瘤患者应长期随访监测多原发肿瘤的发生;初原发乳腺癌、宫颈癌、胃癌患者应加强次原发肺癌的筛查,初原发肺癌患者应加强双原发肺癌及次原发胃癌、食管癌的筛查,以尽早发现MPM的发生,规范治疗,争取治愈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