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门诊的常见病。自1997年3月~2001年2月 ,我们对3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门诊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1997年3月~2001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 ,资料完整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74例 ,随机分为两组 :西医组36例 ,男23例 ,女13例 ,年龄16 -49岁 ,平均28.2岁 ,发病时间1-6天 ,平均3.1天 ;中西医结合组38例 ,男性23例 ,女性15例 ,年龄17-58岁 ,平均29.3岁 ,发病时间1 -7天 ,平均3.6天。两组病例的年龄…  相似文献   

2.
背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急性发病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面神经管的解剖结构有关。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及电针疗法,并与同期3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进行疗效的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35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经10 d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显效率达82.9%.1个月后随访,痊愈25例,显效8例,好转2例.显效率达94.3%.结论 运用综合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5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铍针配合温针、超激光、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以及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25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痊愈率68%,总有效率100%。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采用上述疗法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僻"、"吊线风"、"口眼歪斜"等。该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0例,并与常规针刺120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62013年4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669岁,平均(35.1±11.5)岁;病程169岁,平均(35.1±11.5)岁;病程155 d,平均(12.5±7.5)d;伴耳后痛42例。治疗组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龄1755 d,平均(12.5±7.5)d;伴耳后痛42例。治疗组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龄1770岁,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30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出院后回访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可能影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30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好(痊愈)者210例(68.2%);预后差(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者98例(31.8%)。年龄、发病时病情、类型、受损节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甘油三酯、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发病时面神经损伤程度高、Hunt面瘫、受损节段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高NLR值、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延迟及治疗方法单一是影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海云  鄢琼  杨娜   《护理与康复》2017,16(3):273-274
目的观察面瘫操在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组(急性期)、B组(静止期)、C组(恢复期),每组40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面瘫操辅助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A组有效率100.00%、B组有效率95.00%、C组有效率82.50%,3组面瘫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瘫操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发病早期辅以干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急性发病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面神经管的解剖结构有关。作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及电针疗法,并与同期3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疗效的对照观察。目的:探讨早期应用β-七叶皂甙钠配合电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的临床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县级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4-06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②病程≤1周,严重程度均在Ⅲ级以上,无严重并发症。③患者知情同意。排除…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2月-200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40例,其中Bells麻痹36例,Hunt麻痹4例;全部患神清语明,单侧发病,符合《现代神经病学诊疗分册》对特发性周围神经麻痹诊断标准。40例患入院时用House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一般资料经t检验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小儿面神经炎30例临床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秦建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Bell)麻痹。成人多见,儿科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85~1992年收治的30例患儿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酯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节苷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是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致面神经麻痹,多数单侧,偶见双侧。病因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因头面部受凉或病毒感染而发病[1]。中医学认为,多由正气不足,颜面遭受风、寒邪侵袭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本人外用补气香散塞,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病程18d,均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2]。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3  相似文献   

13.
采用康复训练联合恒定磁场对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方法相比,结果显示:康复训练联合恒定磁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面瘫丸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H-B评分、IL-1β、TNF-α的影响,了解面瘫丸论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予口服面瘫丸、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H-B评分、IL-1β、TNF-α值与对照组相比,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面瘫丸可通过降低IL-1β、TNF-α的水平达到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状。  相似文献   

15.
刘立平 《中国康复》2007,22(2):122-122
目的:探讨针刺为主分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分别采取超短波、针刺、TDP,运动疗法及中频电疗等治疗。结果:治疗30d后,80例患者中痊愈54例(67.5%),显效15例(18.7%),有效6例(7.5%),无效5例(6.3%),总有效率为93.7%。结论:分期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早期针刺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淑芹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0):883-883
<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神经炎,系面神经管内神经水肿或茎乳孔出处炎症压迫所致的称Bell麻痹或束扎性面神经炎。2007-07-2010-01,我们采用早期针刺结合综合疗法治疗7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疗效满意,现  相似文献   

17.
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3~11月我院采用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经门诊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颅底脑膜炎、颅底骨折、基底动脉瘤或小脑脑桥角肿瘤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6~69岁,平均38.7岁;病程0.5d~2个月,平均3.5d;左侧面神经麻痹26例,右侧面神经麻痹24例(1例右侧面神经麻痹患者愈后继发左侧面神经麻痹)。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37.5岁;病程1d~2个月,平均3.2d;左侧面神经麻痹19例,右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2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病侧和健侧的神经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患侧与健侧比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提示神经电图有助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并超短波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与红外线照射并电脑中频治疗进行对比观察,观察证明,前者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74例,均是门诊患者。其中男84例,女90例;年龄13~62岁;左侧80例...  相似文献   

20.
心理疏导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由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引起。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的表情肌动作完全或部分丧失,并可有饮食、言语和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其明显的面部异样,可引发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对2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旨在观察心理疏导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