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lzheimerDisease(AD)血清及脑脊液(CSF)中细胞因子水平增高以及皮质、海马内神经炎性斑数量的增加,在AD慢性炎症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0例AD患者血清和其中7例AD患者脑脊液中白介素-2(IL-2)及血清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及对照组比较.结果IL-2和sIL-2R的CSF/血清比值在AD组与VD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01),而V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差异(P>0.05).结论AD外周血和脑内的IL-2及sIL-2R分泌趋势相一致,且密切相关;IL-2、sIL-2R参与了AD的慢性炎症改变过程;可用外周血作为检测AD的免疫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口腔癌患者血清TNFα、IL—2和sIL—2R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腔癌患者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对45例口腔癌患者血清TNFα、IL-2、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口腔癌患者调节网络可能存在明显的缺陷或紊乱,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抗肿瘤免疫状态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Ig)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了80例ACVD患者血清及60例ACVD患者脑脊液(CSF)中TNF-α、IL-2和1g含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CVD患者血清和CSF中TNF-α、IL-2和I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以CSF中TNF-α和1g改变最明显(P均<0.001),且与病情程度明显相关(P<0.01)。 治疗后TNF-α、IL-2和1g水平随病情好转、血-脑脊液屏障的修复逐渐趋于正常。结论:ACVD发病过程中存在TNF-α、IL-2介导的免疫反应,ACVD患者血-脑脊液障碍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肝(sIL-6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及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6和sIL-6R变化及两者相关性。结果:肾功能不全代偿期IL-6和sIL-6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氮质血症期开始逐渐上升(P<0.05),尿毒症期和血液透析患者IL-6和sIL-6R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两者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56,P<0.01),患者血清IL-6和sIL-6R与血清尿素氮相关明显(r=0.49,P<0.05)。28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IL-6水平较透析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sIL-6R水平透析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IL-6和sIL-6R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疗法对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血清可溶性白细胞-2受体 (SIL-2R)及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用粉尘螨浸液按螨脱敏常规方法对33例螨过敏性哮喘患进行免疫治疗,为期1a。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血清SIL-2R和总IgE水平。结果:免疫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7.885,治疗前非免疫疗法组和免疫疗法组血清IL-2R和总Ig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意义(P<0.01、P<0.001)。治疗后血清SIL-2R和总IgE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意义(P<0.01,P<0.001)。4列无效和非免疫疗法组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意义(P>0.05)。结论:免疫疗法能使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血清SIL-2R和总IgE水平明显降低,为免疫疗法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IL)-6、IL-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LN病情活动程度将54例LN患者分为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和稳定期组.采集患者及健康者(对照组)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IL-6、IL-18水平.结果 各组患者3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3项指标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患者外周血sIL-2R、IL-6、IL-18水平变化与LN发病进程及早期诊治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患者免疫学方面的异常。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50例甲真菌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采用双抗体夹收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L-2,sIL-2R的水平,结果:甲 真菌病患者外周血T^ 8细胞数增加,T^ 3细胞数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 4细胞数、IL-2、sIL-2R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上述改变说明细胞免疫异常类甲菌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慢支炎急性期),慢支炎缓解,肺癌,支气管哮喘(哮喘)缓解期及对照组的血清表达意义。方法:对48例慢支炎急性期,30例缓解期,5例哮喘缓解期,11例肺癌患者及2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的IL-4浓度作定量测定。结果:慢支炎急性期分别与慢支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慢支炎缓解期与哮喘缓解期,哮喘缓解期与对照组的血清IL-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支炎不同期,哮喘缓解期患者的血清IL-4有较高浓度,IL-4有多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32例Craves患者IL-2R和TfR的变化及甲状腺功能检测作为评估此病的临床意义,并与献血员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R、TfR阳性细胞年分别为53.20±5.04%、36.53±7.11%;IL-2R与正常人相比显著下降(P<0.01),TfR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T3、T4、TSH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提示IL-2R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为临床观察该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激素水平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2及sIL-2R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溃疡性结肠炎(U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UC患者活动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者血清IL-2及sIL-2R的浓度。结果 32例UC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及29例正常对照者比较,UC患者活动期外周血中IL-2的浓度显著降低,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均显著性(P<0.05);而外周血sIL-2R的浓度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IL-2及sIL-2R在UC肠道的炎症病理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1例PDAP患者(PDAP组)和121例正常腹膜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Endocan、sIL-2R及炎症标志物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Endocan、sIL-2R与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根据PDAP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分为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收集PDAP患者的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AP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ndocan、sIL-2R对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PDAP组血清Endocan、sIL-2R、白细胞介素(IL)-1β、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DAP组患者血清Endocan、sIL-2R与IL-1β、IL-6、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121例患者中8...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量44例急性脑梗死患急性期,恢复期血浆TNFα,IL-β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血浆TNF-α,IL-1β含量较恢复及其对照组均显增高,P<0.01,恢复期TNF-α,IL-β含量虽明显下降,但较对照组为高,P<0.01,二含量变化的关系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急性脑梗死患存在神经-炎症/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两可能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王献  屈宝华 《现代康复》2001,5(2):78-79
目的 探讨癫痫患的免疫状态。方法 选择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3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2,其中口服卡马西平组30例,未服药组32例,测定外周血中CD3、CD4、CD8数量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并与30例健康组对照。结果 癫痫组外周血清中CD4、CD3数量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0.01),TNFα及IL-2含量高于对照组,TNFα含量与癫痫发作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癫痫患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因子TNFα、IL-2是影响癫痫病情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患白细胞介素-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AL患IL-2含量显低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中CD3^ 、CD4^ 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CD8^ 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经治疗缓解患IL-2、CD3^ 、CD4^ 、CD8^+达正常水平。结论 IL-2和T细胞亚群可作为AL辅助诊断指标,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和2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IL-8及IL-10水平,同时对以上人员常规测定血中PO2,PCO2以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并把它与IL-8及IL-10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血清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L-10明显高于治疗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FEV1占预计值%明显低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血清中IL-8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而IL-10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呈正相关。结论 IL-8与IL-10参与了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10)、IL-12和IL-18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90例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10、IL-12、IL-18水平。结果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10、IL-12和IL-18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12和IL-18水平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小于中度组小于重度组;但IL-10的变化规律却相反。结论TNF-α、IL-10、IL-12和IL-18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过程,其血清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格雷夫斯病(Graves病,简称GD)时外周血IL-1β和IL-6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Graves病患外周血IL-1β及IL-6的水平。结果 GD组血清IL-1β及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增多(P<0.01),IL-1β与IL-6呈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IL-1β和IL-6在Graves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和疣体组织中的IL-2、sIL-2R、IFN-γ、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尖锐湿疣组的血清和疣体组织中IL-2和IFN-γ水平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IL-4和IL-10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复发组的血清和疣体组织中的IL-2和IFN-γ水平都明显低于未复发组,而IL-4和IL-10水平都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尖锐湿疣组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复发组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全身和皮损局部的免疫功能均有下降,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免疫反应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30例VMC患者、40例DCM患者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I(IL-8)水平;ABC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从(NC)对照。结果:VMC组、DCM组血清TNF、sIL-2R、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0.001),T细胞亚群中CD4、CD8显著低于NC组(P<0.05-0.01),CD4/CD8显著高于NC组(P<0.001)。结论:一系列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网络功能的失衡在VMC、DC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2例乳腺癌(乳腺癌组)和45例乳腺良性病患者(乳腺良性病组)的sIL-2R、IL-6、TNF-α水平,并以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外周血浆sIL-2R、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组和对照组,且乳腺癌组各临床分期间外周血浆的sIL-2R、IL-6、TNF-α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性,即Ⅲ期高于Ⅱ期,Ⅱ期高于Ⅰ期(均P<0.001)。结论:外周血sIL-2R、IL-6、TNF-α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联系紧密,各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检测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