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已经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中医传统运动是具有浓厚中医学理论基础及长久历史的有氧运动,其作为糖尿病的一种运动疗法,正在逐步得到应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的文献进行综述,对中医传统常见运动项目进行阐释,望有助于中医传统运动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为科学开展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运动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今社会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高发疾病,运动疗法是基础治疗手段。中医传统功法包括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及十八段锦等,对延缓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五禽戏可有效降低DM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太极拳及八段锦可有效改善DM患者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等状态,十八段锦亦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及血脂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医传统功法及多种中医传统功法联合应用可在控制糖尿病进展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来中医传统功法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对该病的运动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孙光荣教授养心开郁汤联合八段锦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上运用孙光荣教授养心开郁汤联合八段锦运动疗法进行中医干预,2次/d,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12周后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症状总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0.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 A1c(%)、中医症状总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评分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运用孙光荣教授养心开郁汤联合八段锦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可有效改善患者Hb A1c,降低HAMD评分、中医症状总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纳入4种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随机对照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 000例中风病患者。4种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30 d内、30~60 d、60 d后,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在改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治疗30 d后,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优于对照组(436[302,570]);但治疗30 d内2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034,261])。中风后6个月内、6个月后的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中风后6个月内的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优于对照组(397[263,531]),但7个月内2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8[-114,250])。结论: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能够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但是由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方面的文献较少,各亚组的结论不一致。因此,期望日后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个测量时点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及常规饮食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及中医饮食护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疗法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观察传统体针、腹罐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传统体针、腹罐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腹罐配合运动疗法。在治疗2周、4周、6周测量2组患者的体质量,并观察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从而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传统体针、腹罐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佳,是一种减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运动疗法+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予以运动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较低,PC评分较高,NC评分较低,远视力/移动/光感、阅读和精细动作、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中医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效果好,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使患者处于积极应对方式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前期属中医“脾瘅”范畴,在此时积极治疗可延缓或阻断向糖尿病发展。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中药、经脉-脏腑治疗的结合,应用于糖尿病前期可延缓病情进展为糖尿病。该文从对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认识、经脉-脏腑理论、中药治疗理论及内服转外用理论等方面详细探究穴位贴敷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选穴及选药依据,认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糖尿病前期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具有绿色、无创、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效果好等特点,且可避免患者依从性不高等问题,发挥中医药优势,减轻医疗负担,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冯雯雯  李丽  姚丽华 《河南中医》2012,32(3):274-275
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疗法包括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刺血疗法、小针刀疗法、平衡罐疗法、中医内治法、中药熏蒸疗法、传统运动医疗气功等.由于中医康复疗法无毒副作用,简便康验,不仅针对患者的被动治疗项目,而且还有让患者主动参与的治疗项目,疗效好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均采取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西药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血糖、体重、既往服药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西药降糖方案(包括各种口服降糖药物和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中医证候变化情况,2年后随访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在血糖及血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及2年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相对优势。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并有可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通过文献从饮食、运动、针灸、精神角度研究、探讨、总结中医非药物特色治疗经验对糖尿病防治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伴高(Hcy)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叶酸片15mg/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1剂/d,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 C 肽对比,两组治疗后C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cy)对比,两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比,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伴高(Hcy)血症,在改善症状,恢复胰岛功能,降低(Hcy)方面比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阈下抑郁患者进行早期预防、诊断与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或延缓抑郁症发病。文章从"防、诊、治"3个方面切入:一是通过体育锻炼、结合气功疗法,调节阴阳偏性,修正人格,加强保健预防;二是进行阈下抑郁中医症状本质及中医相关症状与阈下抑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而推进阈下抑郁状态辨识及中医药治疗阈下抑郁疗效评价等研究;三是加强以心理治疗为主,针药联合的阈下抑郁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研究。结合"中医状态学"理论,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以期为阈下抑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糖尿病发病率逐渐攀升,随之而来的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卫生资源紧缺等问题使其成为我国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明显的优势,使构建中医院协同社区医疗机构间的糖尿病双向转诊模式方兴未艾。本文回顾了目前大中型医院与周边社区实行糖尿病双向转诊的基本情况,结合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现状,探讨中医院糖尿病转诊就医模式的意义,强调实施双向转诊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展中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间糖尿病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合黄芪辅助饮食运动疗法治疗妊娠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妊娠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运动疗法治疗,中医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黄芪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妊娠结局等。结果:对照组和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91.67%;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指标分别为(9.77±1.03)mmol·L-1,(11.30±1.64)mmol·L-1,(9.84±1.10)%;中医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及Hb A1c指标分别为(5.48±0.62)mmol·L-1,(8.62±1.27)mmol·L-1,(7.03±0.64)%;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及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早产、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新生儿窘迫征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君子汤合黄芪辅助饮食运动疗法治疗妊娠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肾脏功能,并对妊娠结局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慧  陈艳  张哲  付雯  雷枭 《河南中医》2021,41(2):320-324
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药内服治疗、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推拿疗法)、中医情志疗法、饮食运动疗法、中医综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研究很多,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少;(2)临床研究中对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3)文献研究侧重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较少,作用机制尚需深入探讨。今后,应加强未病先防理念;统一便秘疗效标准;增加实验研究,对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燕 《中医临床研究》2014,(23):118-1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对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再配合针灸、碎石、运动等治疗方法对治疗泌尿系结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对外伤性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102例外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治疗,并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进行手法治疗和功能锻炼。2个疗程后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χ=5.646 9,P=0.017 2)。结论:中药薰洗配合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僵硬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结合踝关节运动及中药治疗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低分子肝素结合踝关节运动及中药治疗预防,另一组只用低分子肝素,术后下肢静脉B超,造影检查。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2例(6.67%)发生DVT;而预防组未发生DVT。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结合踝关节运动及中药治疗能有效地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优势。[方法]应用中医辨证治疗NAFLD,辅以运动及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必用调达气机之品。[结果]中药辨证治疗NAFLD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NAFLD,辅以运动及饮食疗法,NAFLD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