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顾霞 《淮海医药》2012,30(2):143-144
目的评价B型脑钠肽(BNP)水平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病因鉴别诊断的意义以及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80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以及CHF治疗后BNP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NP水平(983.5±857)pg/ml较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BNP水平(61±10)pg/ml明显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LVEF值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逐级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NP≥100 pg/ml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准时,准确率为83.4%,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6%;而以BNP<50 pg/ml作为排除心力衰竭的标准时,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测定BNP可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病因,对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因呼吸困难就诊者检测脑钠肽(BNP),评价脑钠肽用于心力衰竭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及判定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0例因呼吸困难入院患者检测BNP水平,同时对入院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做出临床诊断,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胸片或胸部CT、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检测,评价检测BNP对心力衰竭者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及判定预后的意义.结果 检测BNP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4.2%,特异性92.9%,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BNP对心力衰竭的阴性预测值为90.5%.结论 检测BNP相对简便、快速,对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并可根据BNP水平对心衰进行危险度分层,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3.
蒋婷婷  王炯  刘荣玉 《安徽医药》2013,34(4):437-439
目的明确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鉴别肺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意义,探讨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呼吸困难检查血浆脑钠肽的113名患者,肺源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呼吸困难及左心、右心功能不全时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肺源性呼吸困难时血浆BNP水平为(59.06±41.40)pg/ml,心源性呼吸困难时血浆BNP水平为(415.10±286.24)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心功能不全时血浆BNP水平为(317.08±272.40)pg/ml,左心功能不全时血浆BNP水平为(487.18±278.22)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困难时BNP水平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导致呼吸困难的不同原因有关,结合其他临床资料,BNP水平有助于鉴别肺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困难以及进一步鉴别左心与右心功能不全,对快速鉴别呼吸困难原因有一定价值,可以转化应用于临床作为鉴别诊断呼吸困难原因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血清脑钠肽(BNP)检测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呼吸困难患者共110例,55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55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110例入选的呼吸困难患者血清BNP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血清BNP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同对照组相对比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NP检测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05月至2011年0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每组各50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各级心功能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等指标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0%)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各级心功能患者BNP都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级心功能患者BNP也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而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郝东云 《哈尔滨医药》2012,32(3):200-200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困难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通过各项检查明确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检测血浆 BNP和心脏超声.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根据心脏超声LVEF分为心源性呼吸困1难组和心源性呼吸困难2组.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浓度较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显著升高(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LVEF的各亚组患者BN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LVEF负相关(r=-0.34,P<0.001).结论 血浆 BNP 测定是老年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正>为探讨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测定血清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116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BNP,同时每位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两组及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疗效良好组(NYHA级别改善≥Ⅱ级者),BNP水平显着下降(P<0.01)。结论血浆BNP测定对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有显著意义,在以心源性因素导致呼吸困难患者中,BNP含量变化与患者病情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博适(Biosite-Tri-age)快速定量心力衰竭诊断仪,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入院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进行测定,并于出院后继续跟踪随访三年,主要随访内容包括心功能的变化及患者再入院时间。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BNP改变值与心衰复发及再入院时间存在相关效应(P<0.00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血浆BNP变化水平是临床心力衰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多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后期,因而较为常见,目前其已成为常见多发病之一。在临床治疗中,顽固性心力衰竭最为迫切、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脑钠肽(BNP)作为利钠肽系统的成员之一,其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笔者将就BNP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如下报导。  相似文献   

11.
杨卫东 《北方药学》2018,(2):163-164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9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应用卡维地洛可有效改善BNP和hs-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测定脑钠肽(BNP)鉴别心源性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0例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其中心功能不全患者为84例(根据心脏彩超EF<50%)和5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根据肺功能测定)。结果①心功能不全患者组BNP水平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组(638.2±451.7)pg/mL、(216.3±113.4)pg/mL,P<0.05;②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56,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8,P<0.05)。结论快速测定BNP水平,有助于早期区分呼吸困难究竟是心源性还是肺源性原因所致,对指导临床医师在第一时间快速判断病情,对早期恰当准确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系统常见临床综合征之一.研究表明,脑钠肽(BNP)可灵敏反应心室功能变化,评定心脏功能衰竭程度,可能是早期发现并判断CHF 预后的理想生化标记物[1].我们于2008 年1 月至2010 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CHF 患者87 例进行脑钠肽检测.现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颜小明  陈图刚 《江西医药》2007,42(9):782-784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住院患者83例:(1)各类心脏病患者61例:(2)肺源性呼吸困难组22例.均经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检测BNP.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结果 血浆BNP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分别与PCWP、MPAP、RAP显著正相关.LVEDD≥60mm组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LVEDD<60mm组,而LVEDD<60mm组BNP水平比左、右室舒张期末内径正常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显著增高.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结论 心衰患者BNP与PCWP、MPAP、RAP显著正相关,BNP的释放直接与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和心室容积扩张相关.快速检测BNP浓度对鉴别呼吸困难是心源性或肺源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米力农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 82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米力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米力农7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米力农组BNP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米力农治疗CHF疗效较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失调。  相似文献   

16.
正压通气对慢性心衰脑利钠肽水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水平(BNP)的影响,探讨NIPPV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 31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予NIPPV,对照组予治疗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2h和48h后,分别测定血浆BNP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浆BN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8h后治疗组血浆BNP含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NIPPV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明显降低患者血浆BNP水平,NIPPV不仅影响CHF的血流动力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肽含量的影响在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和LVEF均显著升高,血清中BNP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MWT和LVEF较高,BNP和TNF-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钠肽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近一年(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48例,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健康情况,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观察组为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浆检查,对比检查状况.结果:通过血浆检查发现,观察组BNP,CnTI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通过脑钠肽在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正确反映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钠肽测定鉴别急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68例,留取静脉血2ml,测定血浆BNP浓度;病情稳定后,均常规行超声心动检查,选取LVEF小于或等于0.5的为心力衰竭组,经统计学分析进行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NP的比较。结果血浆BNP水平在心源性患者为(1285±516)pg/ml,非心源性患者为(104±147)pg/ml。心源性患者BNP值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患者(P〈0.01)。结论BNP的检测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具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宝忠 《中国药业》2013,(23):23-25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B型利钠肽(BNP)与低白蛋白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了8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50%,无缺血性心脏病,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通过统计分析,探讨BNP或白蛋白浓度基线和基本临床特征,明确BNP与白蛋白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以及每个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 BNP对数转换值与心功能分级、总蛋白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相关,而白蛋白与糖尿病史和总蛋白水平呈正相关.BNP和白蛋白浓度的基线值与随访值之差相关(P<0.0001).BNP和白蛋白浓度是随访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BNP和白蛋白与不同的临床特征相关,其长期变化呈负相关,两者都是独立的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