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采取不同保温措施的保温效果和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TURP患者,随机均分为加压空气调温毯保温组(Ⅰ组)、冲洗液加温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观察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Ⅱ、Ⅲ两组手术后体温明显低干手术前(P<0.05).手术后Ⅰ组的体温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和术后6 h的PT、APTTⅡ组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各时点与TD相比PT、APTT明显延长,FIB和PLT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Ⅱ组各时点相比PT、APTT明显延长,FIB和PLT显著降低(P(0.05).[结论]TURP期间加压空气调温毯和冲洗液加温均起到保温作用,维持机体凝血功能稳定,但加压空气调温毯加温的效果更好,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探讨3种不同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的影响,为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择期开腹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3组,医用升温毯组、充气式升温毯组和综合保温组,每组各30例,对患者在手术中的不同时间点监测其直肠温度、脉搏、血压和麻醉复苏时间等变化。结果 3组患者所在手术间温度及其入手术室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1h开始医用升温毯组患者体温为(36.43±0.48)℃与充气加温组(36.69±0.40)℃比较显著下降(P<0.05),麻醉2h医用电热升温毯组(36.12±0.46)℃较充气组(36.61±0.43℃和综合保温组(36.47±0.42)℃均显著下降(P<0.05),而充气加温组和综合保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腹手术过程中应用医用升温毯虽能起到一定保温作用,但是随着手术时间延长,患者仍然会有低体温出现,充气式升温毯法和综合保温法均可有效避免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将手术室温度设置为24~26 uC,湿度40%~60%,手术床加铺电子恒温毯,加盖恒温毯,输入液体、血液用液体加温仪加温、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比较综合保温措施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在手术结束时为36.8℃,高于对照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7.8%;观察组57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可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手术的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常规盖被联合充气加温毯对脑垂体瘤患者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手术术中寒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脑垂体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两组均采取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盖被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盖被+充气加温毯干预,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中寒战、低体温发生情况、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及拔管时间、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长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寒战发生率为10.81%、低体温发生率为27.03%,低于对照组35.13%、5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0.00%与对照组10.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盖被联合充气加温毯应用于脑垂体瘤患者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手术中,可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术中寒战、低体温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2009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术中护理,实验组(n=40)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保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中体温更高,手术中寒战发生率更低,麻醉拔管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身麻醉后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给予保温护理,有助于减少寒战的发生,促进麻醉清醒,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保温护理措施在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为23~25℃,人体舒适度Ⅳ级,并于麻醉前30 min开始采用充气式加温毯(3M,美国)进行预保温护理;对照组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为21~23℃,人体舒适度Ⅲ级,手术开始后予以充气式加温毯(3M,美国)进行保温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核心体温交互、组间、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仅行术中保温仍会发生围手术期低体温并发症,而提前做好预保温措施能够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的恒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卓碧群  吴朱英  伍丽丽 《医疗装备》2023,(23):149-151+155
目的 探讨术中充气式保温毯上半身加温联合术后多感官唤醒方案在全身麻醉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医院拟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A组和联合B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术中充气式保温毯上半身加温,联合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术后单一感官(语音)唤醒方案,联合B组予以术中充气式保温毯上半身加温联合术后多感官唤醒方案。比较3组术后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及术后苏醒质量。结果 联合B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短于联合A组和对照组,联合A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B组苏醒质量高于联合A组和对照组,联合A组苏醒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充气式保温毯上半身加温联合术后多感官唤醒方案应用于全身麻醉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缩短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充气温毯加热对剖宫产产妇寒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12月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温毯组3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加温护理,温毯组产妇给予充气式温毯加热。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入室时、麻醉后、胎儿娩出后及术毕的体温和寒战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产妇胎儿娩出后和术毕时体温分别为(36.3±0.12)、(36.1±0.21)℃,均低于入室时的(36.9±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温毯组胎儿娩出后和术毕的体温[(37.0±0.11)、(37.0±0.1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温毯组寒战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温毯物理加热能够有效保持产妇体温,预防产妇寒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7,(9):1366-1368
目的评价预加温输液及冲洗液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的体温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开全麻下腹手术老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组术中输液及冲洗液加温至37℃,对照组术中输液及冲洗液为常温。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15、30、45、60 min及手术结束时核心温度值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寒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手术开始后15、30、45、60 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核心温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更低。(2)不同体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存在差异。(3)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4)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寒战、切口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预加温输液及冲洗液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的体温保护效果明确,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且简单易行、医疗成本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7,(7):1079-1081
目的研究术中变温毯的应用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寒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90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保温护理,研究组在常规保温护理基础上加用变温毯,比较两组术中体温变化、术后恢复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寒战发生率、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36.24±8.57)min、(6.67)%、(31.52±3.25)s、(14.20±0.95)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15±10.88)min、(22.22)%、(33.74±3.09)s、(15.34±1.27)s(P<0.05)。结论妇科手术中应用变温毯可以保持患者体表温度相对稳定,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在PACU全麻术后预防寒战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460例全麻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20例和综合保温组240例。常规治疗组按常规调节室温22~25℃及覆盖棉被保温。综合保温组在常规治疗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升温毯升温,术中、术后使用各种液体、冲洗液、吸痰液,术前消毒液均用温箱加温至37℃等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结束时、在PACU期间和转入病房前10 min的体温,清醒、拔管和离室的时间以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综合保温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结束时、在PACU期间和转入病房前10 min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同期的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保温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寒战的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清醒、拔管和离室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对全麻术后患者的复苏,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寒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宋海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04-2406
[目的]观察3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镇痛和调控神经循环功能的方法,以利临床应用。[方法]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组应用颈丛阻滞麻醉,B组颈丛阻滞加气管内全身麻醉,C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3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术中和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的变化。观察B、C两组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组之间MAP、HR变化比较:T0、T5时点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和T4时点A、B两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A、B两组T1-4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T2与T0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麻醉可根据病变程度适当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或者气管内全麻,加上合理的药物调控和镇静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颈丛联合全麻并不能减少麻醉用药和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易致高血压,心率增快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全麻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优劣。方法 12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组和全麻组,每组各60例。连续监测两组患者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麻醉前(T0)、截石位(T1)、仰斜位(T2)、术中1 h(T3)、术中2 h(T4)及术毕(T5)记录各组数据,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完全清醒时间、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全麻组出现6例体温低并术后苏醒延迟,CSEA组在手术3 h后有2例患者主诉全身疲乏,难以忍受肾区的显露。结论在患者状态好、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可以做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首选,患者条件差,预计手术时间长则选择全麻。  相似文献   

14.
苏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92-193
[目的]对比研究轻密度布比卡因和重密度布比卡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某院因行下肢手术而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使用布比卡因的比重不同分为轻密度组和重密度组,分别向下腔蛛网膜注射轻密度和重密度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BCS舒适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综合评价轻密度布比卡因和重密度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CS舒适度评分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轻密度组患者较重密度组患者有明显优势,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密度布比卡因和重密度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麻醉时间方面大致相当,但使用轻密度布比卡因较重密度布比卡因在麻醉舒适度和麻醉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及舒适度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下经皮肾穿刺碎石术(PCNL)患者循环、呼吸、体温的变化以及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评价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PCNL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Ⅰ组)和椎管内麻醉组(Ⅱ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麻醉过程平稳,各时间点MAP、心率无明显变化;Ⅱ组麻醉效果确切,但麻醉后15 min的MAP及截石位后、俯卧位后的心率和MAP均较麻醉前和Ⅰ组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30、60、90、120min的体温均较麻醉即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且Ⅰ组患者麻醉后30、60min体温[(35.8±0.6)、(34.8±0.5)℃]明显低于Ⅱ组[(36.2±0.6)、(35.6±0.5)℃](P<0.05).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寒战、恶心、咽痛、背部不适均有发生,其中以发生寒战者最多.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均适用于PCNL;椎管内麻醉下术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而对于肥胖、体质较弱、呼吸循环代偿功能较差的患者宜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s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intra spinal anesthesia on circulation, respiration, body temperature and anesthesia-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 and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both anesthesia. Methods Forty ASA Ⅰ - Ⅱ patients elective for PCNL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digits table with 20 cases each:group Ⅰ (endotracheal general anesthesia) and group Ⅱ (intra spinal anesthesia). The temperature,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 values and postoperative shivering, nausea, vomiting, back discomfort and the incidence of sore throat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The anesthesia was stable,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MAP, HR at different time in group Ⅰ . The anesthesia in group Ⅱ was effective, MAP at 15 min after anesthesia,and HR,MAP after lithotomy position and prone position were obviously changed in group Ⅱ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anesthesia and group Ⅰ (P < 0.05 ). The temperature at 30,60,90, 120 min after anesthesia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anesthesia in two groups (P < 0.05 ), and the temperature at 30,60 min after anesthesia in group Ⅰ [(35.8 ±0.6), (34.8 ± 0.5)℃]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Ⅱ [(36.2 ± 0.6),(35.6 ± 0.5)℃](P< 0.05).During recovery,complications such as shivering, nausea,sore throat, back discomfort occurred to some extent, of which the incidence of shivering was the highest. Conclusion Both of two anesthesia are applicable to PCNL. When intra spinal anesthesia is used,the life indicators of patients need to be observed and general anesthesia is preferable for the obesity,less physical and the old with poorly compensatory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糖尿病手术患者术中、术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Ⅰ-Ⅱ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合并糖尿病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A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B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于麻醉前、插管后、手术30min、术毕、术后2h、6h抽取的静脉血进行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测定。结果 A组患者术中、术后血糖与麻醉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手术30min、术毕、术后2h、6h血糖较麻醉前增高(P0.05),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影响较小,更适合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7.
陈为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59-4560,4564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相同,对照组吸入异氟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血糖、皮质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对照组在插管后,血糖、皮质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应激反应小,血液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催眠量丙泊酚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60例ASAI~II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关腹膜时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ml,实验组在关腹膜时静脉注入丙泊酚0.4mg/kg。观察手术结束后24h内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24h内恶心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73%)(P﹤0.05),实验组呕吐发生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67%)(P﹤0.05)。[结论]亚催眠量丙泊酚可以降低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插管全麻后使用1%丁卡因表麻及1%利多卡因粘膜下浸润麻醉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麻醉管理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慢性鼻窦炎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局麻联合全麻组(C组)与单纯全麻组(S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进行手术。而C组在手术开始前以及手术将结束时予以1%丁卡因20 ml湿润棉片行鼻道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2 ml粘膜下浸润麻醉。S组不给予任何局麻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术中30 min(T2)、手术结束(T3)、麻醉清醒拔管后5 min(T4)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硝酸甘油用量,复苏时间及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T1Ⅱ慢性鼻窦炎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局麻联合全麻组(C组)与单纯全麻组(S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进行手术。而C组在手术开始前以及手术将结束时予以1%丁卡因20 ml湿润棉片行鼻道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2 ml粘膜下浸润麻醉。S组不给予任何局麻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术中30 min(T2)、手术结束(T3)、麻醉清醒拔管后5 min(T4)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硝酸甘油用量,复苏时间及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T1T4时点的心率、血压与S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麻醉剂用量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0.05)。C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且清醒后镇痛效果较好,较少出现躁动(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的基础上应用丁卡因表麻及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有效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提高苏醒期舒适度,具有良好的麻醉可控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式(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B组)进行比较。结果: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单纯全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9,t=2.184,t=2.259;P<0.05);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和安氟醚4种维持麻醉的麻醉剂用量明显少于单纯全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09,t=2.089,t=2.564,2.360;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