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78例2型糖尿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合并CHD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n=126),将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n=52)。比较两组PCT、hs-CRP及血脂[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检测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的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的PCT、hs-CRP及血脂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PCT、hs-CRP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CT、hs-CRP、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的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的PCT、hs-CRP、TG、TC、LDL-C水平逐渐升高,HDL-C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的PCT、hs-CRP、TG、TC、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血清PCT、hs-CRP、TG、TC、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提示早期实验室检测有助于评估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98例经冠脉造影结果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脉的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把患者分为不同亚组;对所有患者检测RDW,分析RDW与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RDW逐渐升高。双支和多支病变组RDW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完全闭塞者的RDW高于轻度、中度、重度狭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8例,其中ACS组62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56例,另取同期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排除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于造影前采血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血浆PCSK9水平。结果 ACS组PCSK9、hs-CRP、LDL-C、TC、apo-B和FPG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SAP组PCSK9、LDL-C、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ACS组和SAP组患者的血浆PCSK9水平与hs-CRP、LDL-C、TC、apo-B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6、0.561、0.509、0.460,均P<0.05)。ACS组3支病变患者的PCSK9水平高于单支病变者。结论血清PCSK9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PCSK9可能通过参与血管壁炎症反应及脂质代谢促进ACS的发生,PCSK9水平与ACS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到临高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合并组126例,未合并组74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200名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检测红细胞相关参数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RDW以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合并组患者检测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Gensini评分。统计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患者相关实验室参数水平,统计合并组及未合并组患者相关实验室参数水平,统计不同IMT、Crouse积分、Gensini评分合并组患者的红细胞相关参数,分析合并组的红细胞相关参数与LDL-C,FBS,IMT,Crouse积分、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及红细胞相关参数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组HCT,MCV,RDW,TC,TG,LDL-C,FB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HCT,MCV,RDW,LDL-C,FBS水平均高于未合并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HCT,MCV,RDW水平与LDL-C,FB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合并组IMT,Crouse积分,Gensini评分越高则HCT,MCV,RDW水平越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IMT,Crouse积分与MCV,RDW呈显著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MCV,RDW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MCV,RDW水平显著上升,联合上述指标可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并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住院患者48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多支病变组和非多支病变组;根据MHR值,将患者分为低MHR组(MHR<0.24)、中MHR组(0.24≤MHR<0.37)和高MHR组(MHR≥0.37)。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HR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HR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价值。结果 低MHR组、中MHR组和高MHR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心率、有吸烟史比例、有饮酒史比例、有糖尿病病史比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血小板计数(PL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及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诊断及冠心病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19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依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31例和对照组65例,冠心病组再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SYNTAX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65例、中度病变组41例和重度病变组37例。分别于行冠状动脉造影前测量各组baPWV;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baPWV及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Hcy水平与baPWV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病变组Hcy水平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冠心病3个亚组间ba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baPWV,SYNTAX积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302,P<0.05;r=0.478,P<0.05);baPWV和SYNTAX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5)。结论 Hcy及baPWV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有关,二者联合可用于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清总胆红素(TB)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CHD患者(CHD组),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CHD的标准。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00名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RDW和TB。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RDW和TB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B型钠尿肽(BNP)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RDW和TB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RDW和TB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D组RDW明显升高(P0.05),TB水平明显降低(P0.05)。CHD组RDW与HDL-C呈负相关(r=-0.677,P0.05),与cTnI呈正相关(r=0.196,P0.01);TB与HDL-C呈正相关(r=0.525,P0.05),与cTnI呈负相关((r=-0.118,P0.05)。冠状动脉1支、2支和3支病变患者RDW依次显著升高(P0.01),TB依次显著降低(P0.01)。RDW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37,P0.05),TB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85,P0.05)。结论 RDW、TB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在CHD风险和预后评估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中 S- 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ine homocysteine,SAH)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disease,CHD)患者 663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 CHD 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n=386) 和对照组(n=277)。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脂蛋白 (a)[Lipoprotein a,LP(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 SAH 水平,采用 Gensini积分法评估 CHD 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分析上述指标与其相关性。结果 CHD 组患者 LDL-C,LP(a),Hcy 和 SAH水平高于对照组 , 而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71~14.70, 均 P < 0.05);CHD 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Genisini 积分与患者 LDL-C,LP(a),Hcy 和 SAH 呈正相关(r=0.408~0.635, 均 P < 0.05),而与 HDL-C呈负相关(r=-0.404,P < 0.05)。结论 CHD 患者血浆 SAH 水平明显升高,与传统血清学指标相比,血浆 SAH 浓度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最高,血浆 SAH 可能是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 CHD 的临床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可将血浆 SAH 用于评估冠脉病变情况,对于 CHD 的预防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不同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冠脉病变122例,双支冠脉病变36例,3支冠脉病变27例;根据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将其分为狭窄50%的97例,50%≤狭窄75%的54例,狭窄≥75%的34例;另选取同期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组研究对象分别于不同时间抽取血样后进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dLDL-C水平检测,并计算sdLDL-C/LDL-C。观察不同研究对象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分析冠心病不同病变程度与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HDL-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按冠脉病变支数分组:LDL-C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依次降低,sdLDL-C水平、sdLDL-C/LDL-C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依次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冠脉病变患者HDL-C、sdLDL-C水平、sdLDL-C/LDL-C与对照组和单支冠脉病变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冠脉病变患者HDL-C、sd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按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分组:LDL-C水平随冠脉狭窄程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随冠脉狭窄程度增加而依次降低,sdLDL-C水平、sdLDL-C/LDL-C随冠脉狭窄程度增加而依次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75%的患者HDL-C、sdLDL-C水平、sdLDL-C/LDL-C与对照组和冠脉狭窄50%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冠脉狭窄75%的患者HDL-C水平、sdLDL-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与LDL-C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与HDL-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sdLDL-C水平、sdLDL-C/LDL-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清HDL-C、sdLDL-C水平及sdLDL-C/LDL-C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sdLDL-C水平为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联合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评估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NSTE-ACS患者(n=310),依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以Gensini积分的第3四分位数(QU=38)为切点,分为高危组(QU≥38,n=74)和非高危组(QU<38,n=236),比较其一般资料,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Lp(a)、MH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估Lp(a)联合MHR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结果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他汀药物应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组患者年龄、血Lp(a)水平和MHR均显著高于非高危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Lp(a)和MHR分别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16,P<0.05;r=0.715,P<0.05)。Logistic多因素二元回归分析示,Lp(a)、年龄和MHR是冠脉高危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ROC曲线分析示,Lp(a)和MHR联合检测对冠脉高危病变评估的AUC(0.854),分别大于Lp(a)和MHR单独检测的AUC(0.852、0.754);联合评估的敏感度73.0%,高于单独检测Lp(a)的55.6%,但低于MHR的82.4%;联合评估的特异度85.6%,高于Lp(a)及MHR单独检测(84.1%、61.9%)。ROC曲线分析示,Lp(a)和MHR联合对NSTE-ACS患者不良预后评估的AUC(0.800),分别大于Lp(a)和MHR单独检测的AUC(0.781、0.739);联合评估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72.2%,高于Lp(a)及MHR单独检测(66.7%、66.7%);联合评估的特异度为81.9%,高于MHR单独检测的80.9%,但低于Lp(a)单独检测的84.8%。结论异常升高的血Lp(a)水平联合MHR对NSTE-ACS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薛明  秦勤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157-315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小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7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是否有主要冠状动脉或(和)其主要分支直径狭窄≥50%的情况分为对照组及冠心病组,计算所有受试者的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并测定其血浆中sLDL在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中所占的百分率。结果:冠心病组血浆s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LDL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23,P<0.01)。结论:sLDL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将209例早发冠心病患者设为早发冠心病组,同时选取100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做对照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早发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与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早发冠心病组三个亚组的血浆Hcy水平随着病变累及支数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早发冠心病组的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早发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其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4例ACS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示无冠状动脉狭窄的28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DL-C、SOD、NEF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DL-C和SOD水平显著降低(P0.001),NEFA水平显著升高(JP0.001);研究组中HDL-C、SOD、NEFA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结论:ACS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心肌坏死的进展与HDL-C、SOD、NEFA水平密切相关;HDL-C、SOD、NEFA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预测心肌进一步损伤的重要指标,对冠心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预后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疑为CHD而入住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CHD组(16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血清sdLDL-C水平情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与血清sdLDL-C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CHD组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sd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灌装动脉重度狭窄组及中度狭窄组sdLDL-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和sdLDL-C水平均是影响C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dLDL-C水平升高是CH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sdLDL-C可能成为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46例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根据疾病类型,将冠心病组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7例。根据病变支数分组,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65例,双支病变组48例,多支病变组33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检测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及hs-CRP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RDW和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LDL、hs-CRP及RDW水平明显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和RDW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且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hs-CRP和RDW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P0.01),且双支病变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RDW和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95%CI:0.683~0.842)、0.732(95%CI:0.656~0.820)。RDW和hs-CR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65%和5.92mg/L,这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61.7%和74.5%、62.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HDL、吸烟史和性别进入回归模型,回归系数分别为0.624、-7.254、0.630、0.947。结论 RDW和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高水平的RDW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与冠心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差异,为人群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396例和非冠心病组792例,根据SUA水平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1~4组,分析不同组间冠心病患病率的差异;以发生病变的血管支数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分析SUA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UA水平对冠心病的危险性。结果 (1)冠心病组SUA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性别分层分析后仅女性组差异仍然存在;年龄分层显示,30~70岁人群中冠心病组SUA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总体、女性及30~70岁人群中,SUA浓度最高组(第4组)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3)总体、女性及30~70岁人群中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总体、女性及30~70岁人群中SUA水平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SUA水平与冠心病的患病率有关,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女性人群和30~70岁人群中SUA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SU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70例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98例)和非冠心病组(72例),比较两组SUA及HbA1c水平。对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SUA、HbA1c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冠心病组以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6.5%,94例)和B组(HbA1c>6.5%,104例),分析两亚组SUA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SUA、HbA1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341±100)μmol/L vs(289±75)μmol/L;(6.7±1.4)%vs(5.7±1.0)%;均P<0.01]。(2)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组SUA及HbA1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55,0.68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仅HbA1c与Gensini积分存在回归关系(β=0.689,t=11.809,P<0.01),SUA未进入回归方程。(3)A组SUA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194,P=0.110),B组SUA水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r=0.380,P<0.01)。结论:HbA1c水平是冠脉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SUA水平不能独立预测冠脉病变程度,高SUA并高HbA1c联合对冠脉病变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疑似冠心病9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0例)及非冠心病组(45例)两组。记录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脂指标、血清25-(OH)D水平、Gensini评分,并分析血脂指标、血清25-(OH)D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α[LP(α)]和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HDL-C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冠心病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Gensini评分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LDL-C/HDL-C、LP(α)、AIP呈正相关,与HDL-C、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TC、TG、LDL-C、LDL-C/HDL-C、LP(α)、AIP呈正相关,与HDL-C、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老年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TC、TG、LDL-C、LDL-C/HDL-C、LP(α)、AIP呈正相关,与HDL-C、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冠心病患者,且存在脂类代谢异常;TC、TG、LDL-C、LDL-C/HDL-C、LP(α)、AI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呈正相关,而HDL-C及血清25-(OH)D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呈负相关,血脂指标、血清25-(OH)D水平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心病及可疑冠心病患者167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ba-PWV、IMT、ABI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BII、MT、ba-PWV 3个检测指标单一应用时,冠脉单支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双支和多支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当ABI、IMT、ba-PWV均异常或任意2个指标为异常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单支病变组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a-PWV、ABI、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联合应用ba-PWV、ABI和IMT,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尿酸(SU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胱抑素C(CysC)与青年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21例,其中无狭窄32例,中轻度狭窄31例,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22例。对比不同人群中SUA、MCP-1及CysC水平,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狭窄相关因素及三者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有狭窄组SUA、MCP-1及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狭窄组(P<0.05);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狭窄者SUA、MCP-1及CysC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有狭窄组糖尿病、高血脂占比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表达水平高于无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无狭窄组(P<0.05);糖尿病、高血脂、TC、HDL-C、LDL-C、SUA、MCP-1及CysC为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SUA、MCP-1及CysC与颅内动脉狭窄长度均为正相关(P<0.05)。结论 SUA、MCP-1、CysC表达水平可反映颅内动脉狭窄程度,SUA、MCP-1、CysC表达水平与动脉狭窄之间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