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炳华 《广东医学》2001,22(8):751-752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心律平治疗宽QRS型心动过速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心律平治疗宽QRS型心动过速50例,据时间、用量以及是否复律进行评价。结果 有效率84%,其中预激综合征(WPW)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22例、伴心房扑动1例、伴心房颤动4例,室上速伴束支阻滞3例、伴差异传导4例,室上速27例有效,有效率93%;室性心动过速(室速)16例,11例有效,有效率69%。结论 心律平对宽QRS型室上速和室速均有较好疗效,对宽QRS型心动过速,尤其是经心电图检查仍无法明确是室性或室上性、或无法明确是否伴有WPW者,应首选静脉应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持续性室速)的疗效.方法 选择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7例,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后观察持续性室速控制情况;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对终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的有效率77.8%;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趋势,而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副作用发生率为14.3%.结论 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患者静脉使用胺碘酮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40d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显效35例(62.5%),有效10例(17.9%),总有效率为82.2%,无效11例(19.6%)。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王君芳  胡玉萍 《当代医学》2013,(22):140+156
目的对于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2年1-11月期间收治的15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患者胺碘酮注射液150mg加入0.9%氯化钠100mL,快速静点,无效可反复应用;对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胺碘酮片0.2g2次/d,口服应用。之后监测心率及心电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5例中,有效率80%(12例),无效率20%(3例)。结论对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口服胺碘酮治疗疗效较好,短期内未发现不良反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应用胺碘酮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和快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静脉应用胺碘酮部分有效。  相似文献   

5.
童辉  丁玲新 《四川医学》2007,28(7):732-73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对36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观察其转复为窦性心率并心率降低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有效率80.6%。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宽QRS波心动过速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急诊治疗宽QRS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并发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者先给予静脉负荷量150~300mg胺碘酮后,继之以600μg/min静脉点滴维持48 h,同时每天口服胺碘酮600mg。结果:27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得到控制,平均心室率由(151±15)次/min下降到(93±11)次/min。有24例在1 h内心室率得到控制,7例快速房颤,3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室性心动过速在24 h内相继转为窦性心律。随着心室率下降有18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2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房室阻滞或心衰加重。结论:胺碘酮对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极其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胺碘酮终止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使用特点。方法 总结20例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静脉应用胺碘酮终止室速发作的经验。终止室速发作的剂量一般是3-5mg/kg,15-30min内注入,以后可静脉滴注维持按0.5-1.5mg/min,24h不超过2200。结果 胺磺酮静脉注射可终止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维持静脉滴注能预防急性发作。结论 胺磺酮在顽固性分支型室速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胺碘呋酮(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室速患者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持续微量泵泵入,室速控制后改为口服,5~7天后逐渐减量,直至维持剂量。结果:38例患者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82.6%。结论:胺碘酮治疗室速疗效确切,且不使心功能恶化,但应注意观测心电图Q—T间期及心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汪宏  朱岚 《实用医技》2008,15(3):344-345
目的:分析探讨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电轴特征。方法:8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经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8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中室上性心动过速27例,室性心动过速53例。室性心动过速中32例为左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21例为右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17例存在无人区心电轴均为左室室速,右室室性及27例室上速患者无1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结论:无人区心电轴可以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室性早搏(VPB)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AMI伴VPB患者胸痛发作1h后随机接受胺碘酮(治疗组,n=25)或利多卡因(对照组,n=24)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治疗AMI伴VPB的有效率、两组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室上性心这速与心房颤动、心衰、胸痛复发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分别p〉0.05)。胺碘酮治疗组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和胸痛复发的发生率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56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利多卡因26例,胺碘酮3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57.69%,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0.00%,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方法: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胺碘酮治疗的17例房颤和17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应用胺碘酮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有效率为47.06%,而室速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有效率为88.24%,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疗效优于房颤患者(P0.05)。结论:在无胺碘酮应用禁忌症的房颤和室速患者中,胺碘酮是一种较安全和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于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用药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救中心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患者,男36例,女20例,年龄37~73岁,平均46.2岁。在心律失常发作时或电除颤后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剂量150mg,随后前6h以1.0~1.5mg/min泵入胺碘酮,6h后以0.5~1.0mg/min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间隔30min再注射75~150mg;同时口服胺碘酮片剂,每次200mg、每日3次,逐渐减至每日1次口服维持。结果:静脉用药(2.56±0.59)d,第一个24h静脉用量(1351±192)mg,心律失常控制率69.6%(39/56);第二个24h静脉用量(759±38)mg,心律失常累计控制率82.1%(46/56);第三个24h静脉用量(726±21)mg。心律失常累计控制率91.1%(51/56)。用药期间有7例患者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药物减量后恢复正常;72h内有6例患者因病情恶化临床死亡。结论:急诊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梗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心室颤动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重症顽同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例急重症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急性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予大剂量胺碘酮静脉负荷,后继续静脉及口服维持。其中4例心功能Ⅱ级以下者联合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全部病人在严密监测血压、心律情况下应用。结果胺碘酮日最大静脉用量为1500-2000mg,急性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给与大剂量胺碘酮治疗,可快速有效控制室速,无心衰和血压下降,未及严重副作用,而且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加强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大剂量胺碘酮可有效控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宽QRS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既往诊断明确的62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心电图,使用Vereckei四步法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62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中,9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10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旁路前传,43例为室性心动过速。QRS波越宽,则提示为室速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Vereckei四步法分析方法简单,准确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以静注胺碘酮治疗,并以治疗前后描记心电图,测定LVEF和LVDd.结果30例病人室速转为窦律,左室射血分数增加,9例发生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78.9%,不良反应率23.7%,无心功能恶化.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速安全有效.转复律高,起效快.  相似文献   

17.
林晓娟 《吉林医学》2008,29(24):2312-2312
目的:探讨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室性决速心律失常高危患者事前预防性应用静脉胺碘酮,是否可以防治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方法:165例PCI患者静脉胺碘酮(可达龙),首次剂量150mg,用5%葡萄糖稀释至20ml,10min注入,必要时15—30min重复追加150mg静脉注射或1mg/min静脉维持滴注。结果:16例有电转复史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后,1mg/min持续静脉滴注,在整个PCI过程中未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VF)。66例用药前有室性早搏(PVC)、VT,用药后显效率90.9%(60/66),有效率98.48%(65/66),无效率1.52%(1/66)。另外99例PCI患者,用药前无PVC,用药后未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结论:静脉胺碘酮可有效地防治PCI中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宽QRS心动过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别比较A组(胺碘酮转律)、B组(利多卡因转律)及C组(电复律)对宽QRS心动过速的疗效.结果:在57例患者中,胺碘酮转律有效率65.3%(17/26);利多卡因转律有效率38.8%(7/18);电复律有效率达81.8%(9/11).结论:结果显示胺碘酮对宽QKS心动过速的转复率高于利多卡因,电复律有最高的转复率,对所有宽QRS心动过速患者,一旦药物无效立即电复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6例,西地兰组38例。分别给予胺碘酮,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观察心率、血压、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均优于西地兰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aVR导联法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VR导联法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已确诊的109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患者心电图特征,用aVR导联法鉴别其激动是室性还是室上性。结果用aVR导联法鉴别室性早博39例、室性心动过速30例、功能性束支阻滞性心动过速12例、室内差异性传导23例、预激综合征5例、合用aVR导联4步法指标准确度达87.7%。结论aVR导联法简便实用准确度高,可用于急诊宽QRS波及心动过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