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933例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科室例次感染率,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东部医疗中心933例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科室例次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93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297例(31.83%),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综合ICU,例次感染率为14.26%,高于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6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7株,占71.87%;革兰阳性菌141株,占22.67%;真菌31株,占4.98%。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耐药率最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普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的屎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很高。结论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ICU为高发科室,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均有其自身特点,应以此做为临床依据,加强防控、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对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分析,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该院2014-2016年某一日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感染控制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以及病原菌送检率。结果 2014-2016年医院感染总现患率为4.22%,感控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总现患率前3位的科室为血液科、干部病房、神经外科(P<0.05);医院感染部位排前3位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系统,分别占51.22%、15.12%、9.27%;医院感染病例检出病原菌排前3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6.87%、15.67%、8.21%;革兰阴性菌构成比>真菌构成比>革兰阳性菌构成比;近3年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形势不容忽视,预防控制工作需持续用力。医务人员应加强预防感染意识和病原微生物送检意识,对感染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感染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胸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科室分布,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专职人员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及临床检验系统(LIS)对2012-2013年住院患者实施前瞻及动态的综合性监测,统一由临床医师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结果 2012-2013年共监测住院患者39 808例,发生医院感染1 021例,感染率为2.56%,送检865例,送检率为84.72%,漏报197例,漏报率19.29%;感染率、送检率及漏报率最高的科室均为心脏外科;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其次是血流、上呼吸道、手术切口部位及泌尿道;2012-2013年医院感染病例中共检出病原菌7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93%,其次为真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15.66%、11.41%;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及伤口分泌物。结论通过综合性监测,可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针对重点科室感染高发部位进行目标性监测,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综合医院五年间医院感染病原菌。方法 通过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收集2018-2022年该院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情况包括病原菌组成,临床科室分布情况以及感染部位。结果 2018-2022年累计监测住院患者101 237例,发生医院感染2 086例、2 432例次,感染率为2.06%,感染例次率为2.40%;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为重症医学科、烧伤整形科、血液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等;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 2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128株占50.90%,革兰阳性菌573株占25.86%,真菌515株占23.24%,排名前三位革兰阴性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前三位革兰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前三位真菌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光滑假丝酵母。结论 医院感染防控应加强环境卫生,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重点关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群构成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点,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哈尔滨市12家三级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2016年全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细菌的送检标本5 620份;送检标本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及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比较分析四个季度的差异性。结果2016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6 8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 961株占74.4%,革兰阳性菌6 190株占23.1%,真菌673株占2.5%;其中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5);全年共检出多药耐药菌4 009株,其中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 414株占35.27%、分离率55.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11株占20.23%、分离率25.86%。结论 2016年哈尔滨市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第一季度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高于其他季度,全年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2004-2010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前瞻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反馈临床。结果 2004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66 450例患者,其中8871例次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3%;共检出病原菌440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8.7%,革兰阴性菌占53.7%,真菌占27.6%;病原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1%;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1185株),1185株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检出683株,检出率为57.6%;MDROs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9.0%,其次为菌血症和泌尿道,分别为20.6%和15.1%。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下呼吸道、ICU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逐年增加;因此,MDROs监测工作应注重即时性和有效干预,应重点关注感染者消毒隔离措施执行的连续性,是减少多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5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医院150例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所占比例最高(54.00%),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4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占63.45%,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7株占32.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6株占4.14%,以白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均>70.0%,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相对敏感,耐药率均<40.0%;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均>80.0%,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相对敏感,耐药率均<30.0%。结论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均有其自身特点,应重视对其的监测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肝胆外科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引。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肝胆外科的住院患者资料,对其发病趋势、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2021年肝胆外科住院患者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40.747,P<0.001),医院感染多发生于老年患者。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感染、菌血症、下呼吸道为主。2017-2021年肝胆外科共检出病原菌1 8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191株占65.5%,革兰阳性菌356株占19.6%,真菌271株占14.9%。前三位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0.7%)、鲍氏不动杆菌(13.7%)、铜绿假单胞菌(10.4%)。药敏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问题较为严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较好,但均存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近五年来该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逐渐好转,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较多,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问题严重,应加强耐药管理。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2014年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8例进行痰液标本检验,分析标本中病原菌的构成情况及主要几种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结果 1008名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得到病原菌468份,检出率为46.4%。其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307株(65.60%),革兰阳性菌127株(27.14%),真菌34株(7.26%)。在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所占构成比最高为铜绿假单胞菌(97株,20.7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72株(15.38%);革兰阳性菌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肺炎链球菌57株(12.18%),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6.62%);真菌共检出34株(7.26%),白假丝酵母菌在真菌中所占比例最大(3.48%)。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所占比例较高,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菌中的主要致病菌。致病菌的耐药率较高,对各类药物的耐药率不尽相同,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024株,阳性率为36.9%,其中革兰阴性菌684株占66.8%,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6株占4.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94株占28.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十分严重.结论 革兰阴性菌为呼吸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临床细菌学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