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医药代表辛酸经历实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肩挎背包来往于医院各个科室,既非患者也非家属,却与医生走得很近,而且态度谦卑,甚至是俯首帖耳,他们就是“医药代表”。以往,人们给了他们太多的指责和冷眼。其实,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每天在医院与各种人周旋,挖空心思巴结、讨好别人,职业带给他们很多特有的辛酸和无奈。近期,本刊记者随机调查了100名医药代表,并采访了其中的数十位,了解到很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鲜为人知的辛酸经历。  相似文献   

2.
核心提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肩挎背包来往于医院各个科室,既非患者也非家属,却与医生走得很近,而且态度谦卑,甚至是俯首帖耳,他们就是"医药代表".以往,人们给了他们太多的指责和冷眼.其实,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每天在医院与各种人周旋,挖空心思巴结、讨好别人,职业带给他们很多特有的辛酸和无奈.近期,本刊记者随机调查了100名医药代表,并采访了其中的数十位,了解到很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鲜为人知的辛酸经历.  相似文献   

3.
医药代表的职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敏  黄德华  冷骏峰 《医药导报》2008,27(3):354-356
医药代表直接含义是代替医药学表达意见的人,是以宣讲医药学为职业的人,在医药学领域具有优秀特质。对医药代表的本质、医药代表的必然、医药代表的职业特性以及医药代表职业规范等进行了研究与归纳,全面论述了医药代表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三百六十行中,医药代表这个行业并不存在,但在今天民众的心目中,这个行业似乎格外引人注目,而且还拥有了极其令人不悦的名声。今年以来,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医药分家.这个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取消医院对药物的加成。药品没有了加成,医院也就没有了靠药品牟利的冲动,由此会让人想到医药代表这种职业的前途问题。很多人乐观地预测,这种职业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销声匿迹,社会再不用为这样_个特殊群体的存在而担忧了。但是,作为一个专门为商品做推销工作的职业来说,难道真的会从市场中消失吗?也许人们的想法过于乐观了。  相似文献   

5.
政府搭台、资本运作是医药代表服务行业的基本特点.这种特点保证了至少在本世纪.医药代表还将继续位居热门职业之列。美容导师和医药代表从表面看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从职业发展状况来看.这两种职业毕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医药购销领域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频频曝光的药品购销活动的腐败案中,医药代表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医药代表引起了人们的不满.甚至有不少医院对医药代表已是“恨之入骨”。纷纷亮出了“医药代表拒绝入内”的警示牌。  相似文献   

7.
秦颖 《医药世界》2007,(7):74-74
绝大多数医药代表只是想通过这个职业或劳动,挣取自己合法的收入。只要管理跟上,医药代表仍然可以发挥他们积极作用,成为医药购销领域规范经营的维护者、执行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医药代表的社会定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黄德华  冷骏峰 《医药导报》2008,27(12):1545-1547
(1. [摘要]对医药代表的本质、定位、使命、价值以及医药代表的三个维度:行为、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归纳,从而首创了医生良伴的三环理论。医药代表是以宣讲医药学为职业的人,其本质是进行知识营销的牵连商,为医生提供所宣讲药物的临床药学服务,与药品销售代表有本质的区别。医药代表的社会定位在于成为医生用药物治疗患者时的好伙伴,即医生良伴。论述了社会对医药代表的立法管理与教育以及认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研我国7省市医药代表基本情况,分析医药代表一般工作活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为规范医药代表职业提供参考。方法:编制医药代表职业描述信息采集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7省市范围内开展调研,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描述了我国医药代表基本情况,对医药代表职业知识、能力和技能进行分析.结论:明确医药代表内涵,确立岗位职责,提升准入门槛,加强培训,规范医药代表职业  相似文献   

10.
吴学安 《医药世界》2004,(12):30-31
长期以来,老百姓普遍感觉到药价虚高已成为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疾”。之所以造成药价居高不下,通常的观点是与众多医药代表送红包、拿回扣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他们自己拿着高额的佣金向医生支付高额的回扣,直接导致了药品销售成本的不断攀升。时下,奔波于制药企业与医院间的医药代表已成众矢之的。现在,有一种观点,即蓬勃兴起的网络有望成为医药代表终结者,并成为沟通药品供需的新型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1.
“医药代表”这一新生事物是伴随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出现的。“医药代表”,故名思义是医药方面的代理人,应是既懂医亦晓药的人员。 这些人来医院往往先找医生。笔者是医生,有时一天接待好几批这类人员。有的一见面就先递上“医药代表”的名片,有的先入正题,即开门见山的要推销他们厂生产的药品或器械,并向医生提要求,就是让医生去建议医院的有关部门进他们的产品。若进了药品还扯住医生不放,就是要多多开些他们厂的产品。可谓一条龙眼务也。这中间有的“医药代表”会对有关人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分析职业分类大典对我国医药代表的职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方法: 通过讨论职业分类大典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分析纳入职业分类大典对医药代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职业分类大典对影响医药代表发展最基础和最核心的行为规范、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作为对职业进行清晰界定和描述的标准和范本,职业分类大典也引导着医药代表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处方药》2002,(5):36-37
“我们需要医药代表!”“那些医药代表特烦,特无耻,见到他们简直想躲!”记者在对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进行采访时得到的是许多这样的“悖论”式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推行医药代表认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药代表销售中的“带金”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医药代表是一种国家承认的正规职业,但是因其在销售药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引起了各方争论。为了进一步规范医药代表队伍,同时也对广大医药代表的行为进行积极引导,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和专家开始启动医药代表认证制度。笔者拟通过对医药代表职业素质、职业现状及施行职业认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藉此展开讨论,从而促进该职业的健康发展。医药代表的素质要求医药代表这一职业最早源于发达国家,目前在国外已发展成具备一整套成熟的管理、经营、服务经验的行…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老药人的眼里“重医轻药”的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古来有之。这种现象在医院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许多药师几乎成了专职药品采购员,忙于应酬各个公司的医药代表的产品信息介绍,参加各类推销味十足的“学术会”。药房的具体工作也定格在照单取药的机械劳动上……是什么原因压抑和限制了药师们在医院的应有的职责地位呢?原因可能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6.
李璐瑒 《首都医药》2009,(11):18-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传递出了医药分业、加大政府补偿的信息,然而,医药分业的具体“分法”尚不确定,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此外,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药师对医改缺乏一定的关心和重视,很多药师认为医改对自身影响不大。药店的驻店药师也好,医院药房里的药师也好,更多的是在关心自己每天的工作。他们普遍认为“政策的事是当官儿的要考虑的”。看来,对于这一轮医改,大多数药学工作者所关注的还是诸如提高收入等老生常谈的内容,药师边缘化的地位恐难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药学会第7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95年12月9日在本市召开。大会得到上海市科协、上海市卫生局和中国药学会等各界领导的亲切关怀,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到会祝贺。出席这次大会的会员代表共300余人,他们来自全市各医药院校、医药科研机构、药厂、医院、药品流通领域的150多个单位,代表中既有老一辈的药学专家,又有年富力  相似文献   

18.
国内医药代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英光 《中国药房》2004,15(8):454-455
1 医药代表的定义和国内医药代表的群体特征 1.1医药代表的定义 医药代表(medical representative,M.R.)或者医院代表(hospital representative,H.R),原本是指负责向临床医生介绍药品的性能及告知各种使用禁忌、收集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发现药品新的治疗功能、延长药品生命力的药厂或医药销售企业的代表.但是,在我国,医药代表同时还是医药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的营销人员.与其他行业的营销人员一样,他们的职责还包括为企业的产品在所辖区域内建立销售渠道和终端体系,同时负责产品从进入市场、促销到完成回款整个销售流程的人员.  相似文献   

19.
<正> 全国第三届中医药微量元素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4月3日至7日在洛阳召开。来自全国除西藏、海南、台湾以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医药科研所、大专院校、医院等单位的代表共341人。大会共收到论文412篇。国家科协和医药管理局均派代表出席会议,同时还有上海中医药、实用中西医结合、辽宁中医药、微量元素等杂志社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与1988年第二届会议相  相似文献   

20.
《华夏医药》2006,1(1):72-73
在南海之滨的鹏城,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由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香港东华三院、澳门镜湖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联袂主办,深圳市宝安区医学会、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和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承办,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5个单位协办的“2005国际华夏医药新技术新管理高峰论坛”,于2005年12月27日至30日和2005年12月31日至2006年1月7日,先後在深圳市和台中市举行。来自海内外各国家和地区的医药学界代表,出席深圳会议达170余人,出席台中会议的代表达150人,其中大陆赴台代表6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