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临床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常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可起到内引流和内支架的作用[1],减少了术后输尿管狭窄及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但会引起血尿、腰腹疼痛及膀胱刺激征等。术后予抗炎、解痉、抗胆碱药及α受体阻滞剂等干预治疗并不能确切防止输尿管支架管的相关并发症发生[2]。目前以双J管为代表的输尿管支架管在上尿路外科疾病中使用较为广泛。笔者运用加味八正散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尿路结石在泌尿外科临床较为常见,20~50岁人群是高发人群,血尿、疼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一直是泌尿外科研究的热点。随着微创治疗的飞速发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取石范围广、术后恢复快、安全性更理想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2];但是,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患者的结石残余碎片极易向新的结石核心发展,造成结石复发,或导致局部梗阻、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术中水流冲入及术后尿管留置等原因术后尿路感染率较高,可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甚至脓毒血症,增加结石的复发率[3]。中医中药配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尿石症能有效降低结石残留率,减少碎石术后结石残留[4]。笔者将自拟三金通利汤应用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现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临床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其中混合痔最为多见。对于较严重的混合痔,患者局部症状明显,病程迁延日久,手术治疗是缓解症状及根治的最有效方法[1],外剥内扎术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术式[2]。近年来,微创痔疮手术(PPH)及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也较多的应用于临床,但PPH在重度混合痔的处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分别行PPH结合外痔切除术、PPH术、外剥内扎术.对比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排尿情况、住院天数等比较,PPH结合外痔切除术组较PPH术在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对比外剥内扎术则术后并发症明显减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不但发挥了PPH微创的优点,而且很好的解决了PPH术后皮赘的残留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缪东初  苏畅  金莉花 《新中医》2018,50(10):180-183
目的:观察术前穴位埋线防治内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Ⅲ度、Ⅳ度内痔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在术前给予经验穴埋线治疗后进行PPH手术,对照组68例常规进行PPH手术,不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2组在术后6 h、24 h、7天时创面局部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肛门潮湿感、出血、小腹胀痛、排尿情况等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6%,对照组为92.6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 h、12 h、7天,2组患者肛门水肿、肛门坠胀感、肛门潮湿感症状的评分值大致相当(P 0.05)。术后6 h,治疗组小腹胀痛评分、排尿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24 h,治疗组肛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7天,治疗组肛门疼痛评分、出血评分、小腹胀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 0.01);其他时间段2组肛门疼痛评分、出血评分、小腹胀痛评分、排尿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穴位埋线联合PPH手术治疗内痔疗效肯定,并对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小腹胀痛、排尿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产妇拔除尿管不同时机对产妇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留置导尿的产妇分为A、B、C、D四组,各45例,四组产妇均于术后48h拔除镇痛泵,A组产妇于镇痛泵应用期间拔除尿管;B组产妇于拔除镇痛泵后0~10h拔除尿管;C组产妇于拔除镇痛泵11~24h拔除尿管;D组产妇于拔除镇痛泵24h以后拔除尿管。比较四组产妇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A组产妇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25例,辅助排尿成功6例,需再次导尿14例;B组产妇自然排尿成功32例,辅助排尿成功5例,需再次导尿8例;C组自然排尿成功38例,辅助排尿成功4例,3例需再次导尿;D组产妇自然排尿成功40例,辅助排尿成功3例,2例需再次导尿。[结论]拔除镇痛泵后11~24h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可减轻行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预行混合痔PPH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术前电针干预组,每组30例。单纯手术组给予PPH术常规治疗,术前电针干预组在术前30min针刺八髎穴,于次髎、下髎行电针刺激30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肛门坠胀、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和首次排尿情况。结果:术前电针干预组在术后6、12、18 h肛门坠胀和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肛门坠胀和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及首次排尿评分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结论:术前30 min电针八髎穴可减轻混合痔PPH术患者术后6、12、18 h肛门坠胀及疼痛程度,缩短术后24 h内肛门坠胀、疼痛持续时间,促进首次排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尿潴留及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率,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方法:将脊柱手术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360例依据所属责任护士分管床位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入组后其他术前术后护理2组相同,观察组采用"放-放-冲"三步尿管拔除模式,对照组采用患者膀胱排空后拔除尿管模式,观察2组患者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率即拔管后至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以及排尿舒适度、尿潴留发生率。结果:2组在拔管后患者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排尿舒适度评定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放-放-冲"三步改良尿管拔除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提高排尿舒适度并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PPH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原有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状、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PH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微创原则,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PH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2月行PPH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与护理.结果:紧张心理、环境及排尿方式的改变、手术刺激、麻醉影响、液体输入量、术后疼痛、敷料压迫等都会对术后尿潴留产生影响.结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解除术后尿潴留发生,可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轻术后痛苦,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肘关节是人体六大关节之一,其功能的正常对上肢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肘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和上肢的灵活性,在跌倒、外力打击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下,易造成经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损伤,此类损伤属于关节内损伤,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大,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手法复位,都需要在术后固定肘关节[1]。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是此类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肘关节屈伸、旋转功能的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常给予肘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并同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以减轻训练时带来的疼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中医药治疗各种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方法多样,如中药内服、熏洗、针灸、推拿理筋手法等,在施治时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联合现代医学功能康复训练,通常可获得良好的疗效[3]。本研究运用自拟通络柔筋汤熏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环切术 (PPH)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5例PPH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2 5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2d ,4 1例患者术后当天无疼痛 ,随访 1~ 12个月无肛管直肠狭窄、便失禁、复发等。结论 PPH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早期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73例PPH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尿潴留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减少尿潴留发生。结果 PPH术后患者自主排尿54例占74%,发生尿潴留19例占26%,其中重度发生率10%。结论通过对PPH术后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保留尿管方式对拔管后预防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减少拔管后再次导尿。方法:随机选择剖宫产手术留置尿管患者100例,分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术后第1天尿管定时开放。对照组50例,采用直接开放尿管引流,拔管前夹闭尿管。两组均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结果: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平均时间为14.5min,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96%(48/50);对照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平均时间为43.50min,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66%(33/50)。结论:观察组拔管后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又称Longo手术[1]。现将本院经过PPH治疗的30例重度痔患者的中西医护理结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口腔常见疾病,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清创,化学和机械预备彻底除去根管内感染源,并严密充填根管以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或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虽临床疗效较好,但操作复杂,患者需多次就诊,疗程较长,而采用根管一次性治疗,则具有疗程短,术后反应少等优点,因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而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从“瘀血”理论辨识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疑难疾患 ,好发于中青年 ,疾病后期常因股骨头塌陷而致髋关节功能障碍 ,引起严重病残 ,但治疗困难[1] 。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很多 ,创伤、大量使用激素、长期酗酒是其主要诱因。临床上将活血化瘀法用于早期病变或配合术后应用 ,往往能获得满意疗效[2 ] 。  相似文献   

18.
针刺背俞穴治疗术后尿潴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尿潴留是指术后出现的排尿功能障碍而言。妇产科、泌尿外科及肛管直肠术后往往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针刺背俞穴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本组共2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例,女23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3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2天。均经过导尿治疗无效。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肾俞(双),三焦俞(双),膀胱俞(双)。配穴:环跳(单)、三阴交(双),操作: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等刺激,进针深度1.0—2.0寸,针尖硝斜向脊柱,针感向下肢放射为最佳。外跳穴取侧卧屈股姿式,进针3.0寸,针尖斜向会阴部,针感以达到会阴部为最佳。三阴交,中等刺激,针感向股内侧放射为最佳。 以上诸穴,均侧卧取穴,均留针20分钟。 [治疗结果]25例全部获愈。1次治愈者15例,2—3次治愈者7例,3—5次治愈者3例。(均以治疗后自行排尿为标准)。 [典型病型]隋××,女,55岁。就诊日期,1992年10月13日,住院号236543,子宫颈癌术后造成尿潴留8天,其间插尿管4次,均未效。查:患者面容疲惫,手足发凉,小腹部有一纵行刀口,下腹部膨隆,按之胀满难忍,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PH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5月至2008年6月327例行PPH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满意度为80.77±19.85分,出现远期并发症总共151例(46.18%),其中不同程度出血81例(24.78%),肛门疼痛36例(11.01%),坠胀48例(14.68%),排便困难69例(21.10%),吻合口狭窄9例(2.75%),残留皮赘123例(37.61%),复发9例(2.75%),再次手术51例(15.60%)。[结论]PPH术治疗重度痔是安全的,疗效明显,但仍有一定的远期并发症,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0.
<正>髌骨骨折是骨伤科最常见关节内骨折,占全部骨折的10%[1]。由于其在膝关节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解剖特点,需要在术后进行良好的功能锻炼,如果术后康复不佳,易造成膝关节的功能障碍、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等[2]。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我们对髌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术后的患者,运用CPM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74例,男55例,女19例;年龄26~62岁,平均5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