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嘉  姚华民 《临床荟萃》2001,16(10):466-467
过敏性紫癜 (HSP)是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毛细血管炎 ,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近几年研究表明 ,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病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HSP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 、C4的检测 ,以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 ,了解HSP患儿免疫功能的异常表现。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为 1 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7月本院儿科肾脏专业组住院HSP患儿 36例 ,年龄 5~ 1 1岁 ,入院前未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其中 1 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HSPN)患儿行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 ,年龄 7~ 1 1岁。对照组为本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HSP患儿进行甲襞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观测;随机分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加激素治疗组(20例)和激素治疗对照组(20例),对比2组疗效,另设24例正常儿童T细胞亚群对照观察。结果:HSP患儿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愈率较治疗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00%与90%,P<0.01;皮疹复发率(15%)和紫癜肾炎发生率(15%)均显著低于治疗对照组(50%和55%),P均<0.05。结论:HSP存在甲襞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异常改变;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中药加激素联合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全HSP患儿进行甲襞微循环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观测,随机分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加激素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对比2组疗效,另设24例正常儿童T细胞亚群对照观察。结果HSP患儿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流变学观察冯学斌,刘凤,黄薇,许玉华我们总结了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时血液流变学改变,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HSP患儿21例,年龄5~14岁(平均8岁9个月),其中男10例,女11例;发病时间4天~1个月(平均13.5天)。...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28例IgA肾病(IgAN)和1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表明:IgAN与HSPN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血尿发率、男女发病率和高血压发生率相似;肾脏病理Ⅱ、Ⅲ、Ⅴ和Ⅵ级发生率相似;免疫病理IgAG型和IgAM型的发生率亦相似。但二者之间亦有不同之处,IgAN发病年龄、肉眼血尿发生率、血清IgA升高率高于HSPN;肾病综合征(NS)发生率低于HSPN;且IgANⅣ级病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β_2微球蛋白测定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AP)可并发成过敏性紫癜性肾炎(allergicpurpuranephritis,APN),其预后较差。本文采用放免法测定APN患儿发病早期血清微球蛋白(-MG)及尿白蛋白(Alb),以观察二者与APN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按临床确诊的AP患儿54例及APN患儿38例。2.方法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提供的125 I MG放免盒,采用北京二六一厂生产的FT-630G微机多探头 计数仪测读。二、结果见附表。三、讨论 本文提示AP患儿MG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而APN患儿 MG…  相似文献   

7.
周安宇 《华西医学》1994,9(3):293-297
紫癜性肾炎进展周安宇综述屈燧林审校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Nephritis,HSN)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的病理和临床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  相似文献   

8.
裴华颖 《临床荟萃》2000,15(24):1146-1146
过敏性紫癜 (HSP)是一种与免疫异常有关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性疾病 ,好发于儿童 ,75 %~ 93 %的患者为 8~ 10岁以下 ;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有报告HSP患者最小的 6个月 ,最大的 86岁[1] 。临床上以皮肤紫癜 ,出血性胃肠炎 ,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紫癜性肾炎 (HSPN)是指过敏性紫癜的肾脏损害 ,其发病率因各家的诊断标准、病例选择不同而差异较大 ,为 2 0 %~10 0 %。成人HSPN较儿童常见且病变严重 ,Blanco等[2 ] 报告在成人HSP中肾炎发病率 85 % ,而其中 13 %的患者发展成肾功能不全。紫癜性肾炎的病情轻重不一 ,肾脏…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与T、B细胞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雪琴  宋红  陈莹  李志洁 《临床荟萃》2000,15(6):248-24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与T细胞和B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测定采用琼脂单相免疫比浊法,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0法,同时做了30例对照。结果:CD3,CD4,CD8活性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3(t=10.18,P〈0.01),CD4(t=7.66,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比色法测定2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能力(CMSC)和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ICPIC)能力。发现急性期患儿血CMSC和ICPIC明显下降,肾脏受累患儿上述改变较严重,其中以肾病综合征变化最显著。相关分析未发现血CMSC和ICPIC同血清CH_(50)、C_3和C_4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提示过敏性紫癜,尤其紫癜性肾炎患儿存在着补体预防免疫复合物致病的能力异常,这可能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小儿过敏性紫癜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儿过敏性紫癜142例临床分析李献珍曾明辉王炜对我科1990年1月~1995年3月共收治的过敏性紫癜(HSP)142例分析如下。病例和方法男62例,女80例。发病最小年龄7个月,最大为14岁,平均9.1岁。冬春季发病居多(62%)。①皮肤紫癜:密集发...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观察刘文彬查正科袁丽我们检测5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以探讨免疫功能异常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对象和方...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与腹部和关节症状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 (HSP)为儿童常见病 ,我院自1 994年以来诊治 7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HSP诊断标准[1 ] 。 76例中男 46例 ,女 30例 ;年龄≤ 3岁 1例 ,4~ 7岁 33例 ,8~ 1 4岁 42例 ;其中腹痛 49例、血便 1 8例、关节肿痛 41例。76例中 31例依据既往无肾脏病史 ,紫癜症状发生后 8周内出现尿检异常 (血尿和 /或蛋白尿 )伴 /或不伴高血压、浮肿等症状而确诊为肾损害 ,又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 (HSPN)。 31例中男2 0例 ,女 1 1例 ;年龄 3~ 7岁 9例 ,8~ 1 4岁 2 2例。把 76例HSP患儿分为有腹痛无关节肿痛 (A组 )、…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TNF—α、NO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细胞因子的研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TNF α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也是重要的炎症因子 ,可参与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NO是由机体内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多功能介质 ,作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及神经递质参与免疫防御 ,也参与炎症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我们检测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治疗前后TNF α、NO水平变化 ,旨在探讨其在HSP的毛细血管炎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形成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我院确诊的HSP患儿 2 6例 ,均符合 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过敏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珊  王勇  林秋君  陈燕惠 《临床荟萃》2003,18(6):323-32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与人细胞小病毒B19感染的关系及免疫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进行B19病毒抗体IgM检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1)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B19抗体IgM阳性13例(30.95%),28例对照组阳性1例,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NK细胞活性降低,结论:(1)福建省过敏性紫癜人群有较高B19病毒感染。(2)过敏性紫癜与B19病毒感染有较密切相关。(3)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T细胞功能紊乱。NK细胞活性降低,B19相关性过敏性紫癜患儿NK细胞活性降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改变,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入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280例,同时随机收集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及NK细胞群的变化,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过敏性紫癜患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CD19~+B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19~+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增高(P0.05),CD16+CD56+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其余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水平明显增高(P0.05),补体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细胞免疫和NK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功能下调。  相似文献   

17.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是嗜酸粒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它反映了嗜酸粒细胞的活化程度,参与了多种变态反应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我们检测了42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ECP水平,旨在探讨其临床意...  相似文献   

18.
有用比色法测定2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能力和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能力。发现急性期患儿血CMSC和ICPIC明显下降,肾脏受累患儿上述改变较严重。其中以肾病综合征变化最显。相关分析未发现血CMSC和ICPIC同血清CH50、C3和C4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进示过敏性紫癜,尤其紫癜性肾炎患儿存在着补体预防免疫复合物致病的能力异常,这可能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2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表明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提示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性异常。本文就其改变机制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占T细胞亚群的关系刘竟,周伯通,邹昌泽,陈蒲荪,唐果成人们注意到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更易患病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已公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性激素水平与T细胞亚群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