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振华  谭为  黄文华 《医学综述》2012,(20):3412-3415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现以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为基础,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损伤机制、分型进行探讨。目前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诊断需结合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治疗方法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最后对近年来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单纯股骨头骨折临床上十分罕见,通常伴有髋关节前脱位或后脱位,也可合并髋臼骨折。文献报道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10%。2003年Yoon等在文章中指出股骨头骨折过去的发生率约为每年百万分之二,但是高速度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加,导致这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股骨头骨折在各型髋关节骨折中约占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收治的90例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利用Harris评分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为(48.98±4.67)分,治疗后Harris评分为(86.95±2.31)分,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海斌 《中原医刊》2011,(20):75-76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3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优11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郭涛  肖冬生  董华 《当代医学》2009,15(18):95-96
目的分析并总结17例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方法1998年-2007年10月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病例17例,入院后立即给行手法闭合整复髋关节脱位,复位成功后均给行持续胫骨结节牵引,股骨头骨折均给行前侧smith—Petersen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经随诊12~54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使用Stewart和Milford评价结果,优4例,好io例,良2例,差1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病例早期手法闭合整复脱位,股骨头骨折行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愈合评价。方法分析1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的分型、治疗时间及治疗方式。随访时间3~8年(平均4年)。以影像学检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愈后。结果1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按Pipkin分类法分型,Ⅰ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中央凹尾端的骨折,12例(占75.0%);Ⅱ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中央凹头端的骨折,3例(占18.8%);Ⅲ型:Ⅰ型或Ⅱ型骨折伴股骨颈骨折,0例(占0%),Ⅳ型:Ⅰ型、Ⅱ型或Ⅲ型骨折伴髋臼骨折,1例(占6.3%)。对16例获得随访者按HHS(HarrisHipScore)功能评价标准,Ⅰ型中效果优为9例,良2例,差1例,Ⅱ型中效果优为1例,良1例,差1例,Ⅳ型中效果可1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损伤机制、骨折脱位类型确定,其中对于PipkinⅠ型骨折可予以闭合复位后牵引治疗,而对于PipkinⅡ型或Ⅲ型骨折手术治疗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平文  李俊刚  沈爱芳 《中外医疗》2008,27(21):175-175
外伤性双髋关节不同类型脱位发病率较低,双髋关节-前一后脱住合并股骨头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更是不多见.我院收治1例双髋关节脱位合并骨盆、股骨头、胫腓骨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交通伤致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附24例报告)邓昌李庆涛林圣州*(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福建省厦门市中山医院)关键词交通伤;髋臼骨折;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骨折—后脱位是指股骨头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和(或)股骨头骨折。此类损伤多为高能量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7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患者,PipkinI型1例、II型6例,全部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切开复位钛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按照Harris评分:90-96分,平均92.5分。结论改良Watson-Jones入路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I、II型股骨头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业光 《广西医学》2001,23(6):1544-1545
髋关节后脱位临床较常见 ,但合并股骨头骨折少见。其治疗方法目前仍无统一的标准或规范。1994年 9月~ 1999年 12月收治 4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男 ,2 4岁 ,因车祸致伤右下肢疼痛功能障碍 2 3天入院 ,伤后 ,曾在当地医院以髋关节后脱位牵引复位治疗 ,但未果而来诊。入院查体 :右下肢强直 ,缩短约 2cm ,右髋部隆起 ,压痛右膝部皮下瘀斑 ,肿胀。右髋、膝关节活动均受限。X线片提示右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 ?右股骨下段撕脱性骨折 ,右髌骨骨折。CT提示右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入院诊断 :1、右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  相似文献   

11.
覃鑫 《广西医学》2008,30(5):740-741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治疗不当容易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及创伤性髋关炎,如同时合并有股骨多段骨折更是增加手术治疗的难度。我院1991~2006年收治13例因车祸伤致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股骨多段骨折病人,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Pipkin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一种少见的高能量损伤~([1]),由Pipkin于1957年命名,其多由髋臼后壁对股骨头的剪力所致,处理相对复杂,术后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早期髋关节复位,手术修复股骨头骨折关节面及受损软骨,重建髋关节稳定性。但对于Pipkin骨折的治疗仍没有公认的手术  相似文献   

13.
何建华  应碧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78-79,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结合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重建技术在髋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3月32例髋关节损伤患者的髋部MSCT横断面图像和MPR、VR重建图像,判断髋臼骨折与股骨头脱位、骨折类型。结果本组32例均存在髋臼骨折,根据Letournel和Judet分类法,简单骨折19例,复合骨折13例。9例存在股骨头脱位,其中后脱位7例,中心性脱位2例,3例伴有股骨头骨折。结论MSCT平扫结合MPR、VR重建技术,可多角度清楚显示髋关节损伤患者的髋臼骨折与股骨头脱位、骨折类型,是髋关节损伤必要的早期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髋部高能量伤,伤情复杂,常合并全身其它部位严重损伤,临床处理困难。股骨头骨折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自2005年7月-2011年11月,我科共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6例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脱位患者,根据Pikpin分型,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可吸收钉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个月,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院的评定标准,优4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69%。术后随访1~3年效果满意。结论股骨头骨折应早期诊断并力争做到早期解剖复位,手术应用可吸收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外伤性髋关节脱位43例,多为土方砸伤和车祸伤,以髋关节后上方脱位多见。髋关节脱位常合并髋臼骨折、股骨头骨折、耻骨骨折和神经(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损伤等。论述了误诊和漏诊的原因,认为特殊位 X 线片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常见,但合并股骨头骨骺骨折者很少见,笔者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效果。方法:髋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18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按D‘Aubigue-Postel评分法:优10例,良5例,中1例,差2例(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髋周异位骨化)。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现象,无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采用髋后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经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老年股骨颈骨折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老年患者经随访12~15个月,无失访病例。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优19例,良5例,可2例,差2例。全组于术后2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坠积性肺炎、心衰、褥疮、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术后1年复查X线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结论:积极控制合并基础病是保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髋臼骨折中较常见的是髋臼后缘骨折。多为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和髋臼后上缘骨折,此类骨折常并发股骨头后脱位,对髋关节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着重讨论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的手术治疗。 自1993年~2000年,我们共手术治疗10例此类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20岁~60岁,其中车祸致伤8例,劳动中受伤2例。 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为髋臼后上缘骨折;髋臼后缘大块骨折;髋臼横断同时有后缘骨折;髋臼横折。以上四类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在麻醉下,手法牵引股骨头复位后,而骨折末能复位者则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采用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