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75%。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防治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2周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患手手指肿胀程度以及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2周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手肿胀的症状明显缓解;患肢运动功能有所改善( 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防治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在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上肢功能等。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肌张力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简化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改善上肢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锻炼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减少临床并发症。方法:将3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肢体锻炼,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主动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等;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显著提高患侧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rus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rus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肌力在Ⅲ级以下、无感觉障碍、无肩痛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定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15%,对照组为75%,2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大大降低了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000年2月以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和冷热水交替浸泡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将2000年2月以前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3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手肿胀程度、简易上肢机能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手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肢肌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护理新方法能有效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患肢功能,提高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改善率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2名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分析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各项日常生活能力表现特点,并制定相应早期康复护理对策,分别于2周末、4周末进行Barther 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Barther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差异性;比较两组在治疗4周末单侧空间忽略改善率.结果 2周末Fugl - Meyer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入院有明显改善(P<0.05),BI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4周末FuglMeyer评分及BI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入院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末观察组的单侧空间忽略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减轻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症状,并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HSAS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心理、饮食、康复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戒烟酒、定期复查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出院后护理干预。2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月末进行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的比较。结果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ADL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SHSAS患者继续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runnstrom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同时按照Brunnstrom分期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床上体位摆放、简单运动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于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采用Bmnnstro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及ADL能力的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按照Brunnstrom分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为基本方中药内服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芬必得300mg,口服,2次/d;维生素B120mg/次,3次/d。结果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为基本方中药内服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和手肿等症状,并且能够提高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runnstrom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同时按照Brunnstrom分期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床上体位摆放、简单运动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于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及ADL能力的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按照Brunnstrom分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毕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奥瑞姆(Orem)自护理论为指导的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26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32例,对照组患者131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Orem自护理论为指导,依据病人及其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伴有肩手综合征(SHS)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合并有SHS的脑卒中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水肿程度、上肢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水肿程度、上肢功能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评分、水肿程度、上肢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促进伴有SHS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减轻SHS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早期康复对运动功能及肩手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在防止肩手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对照组。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康复组在发病14天以内进行康复训练,结合中枢性瘫痪的特点,恢复的过程有步骤地进行。结果:一个月康复训练后,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和MBI积分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十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将49例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5例,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改良的Ashworth方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疗后患肢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