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王富春  李瑞堂  李玲 《新中医》2015,47(10):73-74
目的:观察中药热盐包及芒硝包交替外敷脐部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不同病种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行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热盐包和芒硝包交替外敷脐,观察2组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盐包及芒硝包交替外敷脐部可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配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芍承气汤联合外敷芒硝袋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血清IL-6含量、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麻痹患者配合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连消肿膏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肿瘤低蛋白血症所致阴囊水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肿瘤低蛋白血症所致阴囊水肿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黄连消肿膏联合芒硝100 g外敷;对照组予硫酸镁注射液30 mL外敷。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消肿膏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肿瘤低蛋白血症所致阴囊水肿疗效确切,无明确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蒜加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28例急性乳腺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清空乳汁治疗,同时用大蒜加芒硝外敷;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药抗生素和清空乳汁治疗。3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15例治愈89例,好转2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113例治愈50例,有效35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7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于对照组。结论:大蒜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76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行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酒精消毒,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0例,无效0例,治愈率10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44.74%。结论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腹部外科术患者14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3例。对照组行大黄芒硝外敷,研究组行针刺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中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安全性。结果:研究组肠鸣音出现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腹胀、腹痛、恶心、纳差的评分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应用针刺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李华芳 《新中医》2016,48(6):242-243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对性护理防治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腹部手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麻痹发生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肠麻痹发生率,缩短胃肠功能障碍时间,且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腹部切口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所有患者行剖宫产术后,对照组予腹部常规切口消毒,外用无菌切口贴;治疗组加用大黄联合芒硝外敷腹部切口。3天后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切口甲级愈合222例,甲级愈合率为88.8%;对照组甲级愈合202例,甲级愈合率为80.8%。两组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切口硬结形成、红肿渗出、脂肪液化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低于对照组的19.2%(P0.05)。结论:大黄联合芒硝外敷可以提高剖宫产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芒硝腹壁外敷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腹胀后常规给予口服吗叮啉、腹部热敷、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治疗无效者,应用芒硝腹壁外敷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痊愈9例,显效8 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芒硝腹壁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芒硝四黄散配合负压引流术(VSD)在腹部术后脂肪液化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的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局部切口换药,观察组在负压引流术基础上用芒硝四黄散外敷,观察两组切口治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芒硝四黄散外敷配合负压引流术对腹部术后脂肪液化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拔罐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就诊顺序先后随机抽选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急性期(1~7d)即给予针刺治疗,选穴双侧阳白、地仓、颊车、四白、翳风、合谷等,轻浅刺激,平补平泻,1周后即行中强度刺激,30min/次,1次/d;配合刺络放血拔罐,患侧太阳、四白与地仓、下关两组穴位,每次选一组,交替放血拔罐1mL,急性期辅以强的松(30 mg晨起顿服,每2日递减5 mg连用10d),Vit B1、Vit B12(各20mg,3次/d)。对照组30例急性期仅西药治疗,7d后加用针刺及放血拔罐同治疗组。观测面瘫区域症状。均治疗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殊针刺治疗方法。方法:将9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选取面部瘫痪表情肌穴位,额肌(阳白、阳白旁开1寸)、眼轮匝肌、颧肌(颧髎、巨髎)、提上唇肌(上迎香、迎香)、口轮匝肌(夹水沟、夹承浆、地仓),浅刺针体穿行于肌层,每组穴位加电针断续波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选取穴位,加电针以疏密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程和House-Brackmann ( H-B )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49/50),优于对照组的90.7%(39/43),两组比较P<0.05;痊愈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痊愈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结论:特殊针刺疗法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不仅大大的缩短了疗程,也减少了面瘫后遗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急性青年急性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贝尔氏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局部取穴和循经远取穴治疗,观察组以“脾胃学说”为指导,局部取穴及分期选穴,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治愈率18.00%,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愈率58.00%,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各个等级,残废躯体功能指数评分、残废社会功能指数评分各时期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急性青年急性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固定牵拉滞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给予"马氏"特色牵拉滞针法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x2=2.381,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4.0%,高于对照组56.0%(x2=4.667,P<0.05)。结论:固定牵拉滞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强,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头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腹针配合头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新斯的明肌肉注射,使用B超测定残余尿量,观察治疗后1小时内的排尿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配合头针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面瘫临床疗效;方法:面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8.5%,对照组愈显率72.45%(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面瘫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提示:治疗中应加强护理,以达到顺利完成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1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25%,对照组有效率73.53%,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以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和对照组相同针灸基础上,每日于患侧面部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 ml。观察指标选用Hous-Brackmann ( H-B )面神经分级量表,于疗前、疗后两次评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 -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经卡方检验,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疗前、疗后H-B分级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疗前、疗后H-B分级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比较:观察组愈显率为70%,对照组为50%,经卡方检验,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方法,治疗组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在翳风穴加用温和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22/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3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1天,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疗效可靠,有效减少治疗天数,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