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研究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抗氧化指标,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皮质下累及内囊的单一病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基础用药均为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3g,1次/晚+血栓通注射液0.45g,1次/d,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1次/d,(10±2)d一疗程;对照组仅使用基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0±2)d后,分别对2组进行抗氧化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测定。结果治疗(10±2)d后,2组血浆中SOD、NO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且NO含量治疗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中MDA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臭氧可能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途径减轻梗死灶局部及远隔部位的损伤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1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脑卒中评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48.89%和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7%、82.11%,P0.05;经治疗后2组ESS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同时降低ESS评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循环治疗;治疗组69例患者在给予上述治疗的同时,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1次/d,治疗(10±3)d。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查患者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LDH-C),以评定对血脂的影响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G、TC、HDL-C、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5.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03%)。结论臭氧自体血回输可在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2组均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 治疗10 d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的NIHSS评分和MRS指数的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血浆的NO、SOD含量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2,P<0.05;F=26.82,P<0.01);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血浆MDA含量相比,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1);正常血糖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血糖组(P<0.01).结论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精神状态,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臭氧自血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研究的临床试验原则,治疗组120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加臭氧自血疗法;对照组115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2组病例的神经功能恢复、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9.1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臭氧自血疗法,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早期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结合高压氧)和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评价高压氧在早期治疗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在早期治疗脑梗死中疗效显著,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二聚体(DD)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最终降解产物,含量升高表明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均增强。我们研究了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DD浓度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机制及价值。资料和方法: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未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了解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治疗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以及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术后并发/未合并脑梗死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并发脑梗死组与未并发脑梗死组,了解年龄、受伤时间、脑组织损伤程度、脑疝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治疗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年龄、受伤时间、脑组织损伤程度、脑疝均为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治疗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大面积脑梗死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结论掌握脑梗死高危因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头颅CT/MRI,可及早诊断脑梗死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经L2~S1椎间隙,用21 G穿刺针插入椎间盘突出区后,注入中等浓度(50~60μg/mL)臭氧5~10 mL。结果一次进针成功率85%。穿刺途径采用腰椎后侧方35°~45°经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盘。经过随访,效果优良132例,效果差18例,优良率92.5%。结论经皮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法舒地尔治疗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黏度仪检测血黏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黏度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液黏度及血脂高于单纯脑梗死组,法舒地尔治疗能够降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黏度,同时对血脂也有作用。结论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过程中,血黏度及血脂异常为重要发病因素,且糖尿病患者存在血黏度增高、血脂代谢异常,加重脑血管病的发生,法舒地尔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及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中能明显降低血黏度及血脂,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后,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外科治疗总有效率89%,其中优5例(13.5%),良15例(40.5%),中13例(35.1%),无变化4例(10.8%),无加重者。结论脑梗死的治疗要点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彻底减压,尽快恢复血供.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可作为大部分脑梗死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活性气体,能通过氧化自体血液后再回输的方法来治疗脑水肿。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血脑屏障损伤、Ca2+离子超载、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以及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等诸多学说。钠钾-ATP酶活性的改变与这些学说联系紧密。分析表明,臭氧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功能,增加ATP含量来改变缺血缺氧组织的钠钾-ATP酶活性,从而对脑水肿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脑梗死及实验性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缺血后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有关 ,而在血管生成以前 ,VEGF对神经有直接保护作用。VEGF对急性脑梗死可能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溶栓胶囊对单侧颞叶皮质脑梗死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溶栓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脑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采用光化学诱导脑梗死大鼠模型,观察脑梗死组、脑梗死后治疗组及假手术组在Morris水迷宫的训练成绩。结果 治疗组较非治疗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溶栓胶囊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可改善脑缺血后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我们采用Barthel指数分析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检查局部病灶处大脑血流量的变化,旨在探讨体外反博在脑梗死康复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12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5~7 d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博治疗,然后测取Barthel指数分析,脑血流灌注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Barthel指数评分及磁共振脑血流相关指数,可见体外反博组评分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 01)。脑血流参数MTT、CBF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 01),治疗后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 01)。结论本实验体外反博的疗效明确,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灌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肺部感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3.6%,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9.3±2.6) d和(16.5±3.1) d,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在脑梗死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且无严重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改善脑梗死病人的认知功能。方法 :将 87例急性脑梗死伴有认知功能改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洛酮治疗组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 (MMSE)测定 ,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 ,治疗后认知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0 1) ,治疗组在改善脑梗死认知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纳洛酮在治疗脑梗死所伴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间盘摘出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髓核摘除术(PLD)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临床与影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25例,先行PLD,后行椎间盘内及椎旁注射臭氧。结果25例病人治疗后经一年随访,治愈21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无一例并发症。结论PLD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可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 ,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伤后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高压氧治疗 3个疗程后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治愈率 82 6% ,GCS评分提高 ,CT示梗死面积减小。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作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干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糖水平对脑梗死的远期影响众所周知,因而胰岛素对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作用已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胰岛素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胰岛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