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压输注去白细胞全血中红细胞计数及形态的变化.[方法]选用人去白细胞全血,连接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18G、20G、22G、24G),对血袋施以不同的压力,观察不同压力下(100 mmHg、200 mmHg、300 mmHg)血液流经针头末端后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并对其中20G样本涂玻片,在油浸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不同压力下血液流经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后红细胞计数变化不大,普通光镜下显示,随着压力的增加,视野中的粗刺状、椭圆状、梭状细胞数逐渐增加,有些出现细胞碎片.[结论]在压力300 mmHg以内,采用18G、20G、22G、24G静脉留置针输血,短时间内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但有红细胞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压输注全血过程中红细胞计数及形态、血钾浓度的变化。[方法]取人去白细胞全血,连接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18G、20G、22G、24G),对血袋施以不同的压力,观察未加压及施加100mmHg(1mmHg=0.133kPa)、200mmHg、300mmHg血液流经针头末端后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及血钾浓度的变化,并对其中20G样本涂玻片,在油浸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不同压力下血液流经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后红细胞计数及血钾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光镜下显示,随着压力的增加,视野中的粗刺状、椭圆状、梭状细胞数逐渐增加,有些出现细胞碎片。[结论]在压力300 mmHg以内,采用18G、20G、22G、24G静脉留置针输血,短时间内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及血钾浓度无明显变化,但有红细胞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3.
加压输注去白细胞全血过程中血钾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压输注去白细胞全血中血钾浓度的变化。[方法]选用人去白细胞全血,连接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18G、20G、22G、24G),测定不同压力(100mmHg、200mmHg、300mmHg)下血液流经针头末端后血液中血钾浓度的改变。[结果]不同压力下血液流经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血钾浓度变化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力300mmHg以内,采用18G、20G、22G、24G静脉留置针输血,短时间内血液中血钾浓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压输注去白细胞全血中血钾浓度的变化.[方法]选用人去白细胞全血,连接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18G、20G、22G、24G),测定不同压力(100 mmHg、200 mmHg、300 mmHg)下血液流经针头末端后血液中血钾浓度的改变.[结果]不同压力下血液流经输血器及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血钾浓度变化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力300 mmHg以内,采用18G、20G、22G、24G静脉留置针输血,短时间内血液中血钾浓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两种不同型号(22G、24G)静脉留置针,对乳腺癌病人发生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乳腺癌病人100例,按所用静脉留置针型号不同分为22G组(41例)、24G组(59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置管期间静脉炎、液体渗漏、皮下水肿/血肿、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40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低于22G组。[结论]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选用24G静脉留置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两种不同型号(22G、24G)静脉留置针,对乳腺癌病人发生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乳腺癌病人100例,按所用静脉留置针型号不同分为22G组(41例)、24G组(59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置管期间静脉炎、液体渗漏、皮下水肿/血肿、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4G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低于22G组.[结论]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目前提下,选用24G静脉留置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彭全英 《家庭护士》2009,7(17):1526-1526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病人的静脉留置针型号.[方法]将103例老年病人分为两组,53例病人使用24G静脉留置针,50例病人使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在静脉穿刺时疼痛感觉;能否满足医嘱的输液速度要求;穿刺点处皮肤有无发红、渗血,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穿刺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使用22G和24G型号静脉留置针均能满足临床输液速度要求,包括输血和输甘露醇,但使用24G留置针的优点多于22G留置针,即使用24G留置针病人疼痛程度轻;皮下渗血人数少,静脉炎程度轻;可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结论]建议老年病人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留置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留置针建立不同血管通路在白细胞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将168例需行白细胞分离的患者分为A、B、C、D四组各42例,A、B两组应用18G留置针分别穿刺桡动脉与同侧或对侧头静脉建立血管通路,C、D两组应用20G留置针分别穿刺桡动脉与同侧或对侧头静脉建立血管通路;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患者疼痛评分和运行过程中机器报警次数。结果:穿刺时,患者疼痛20G留置针组低于18G留置针组(P 0. 05),运行过程中机器报警次数18G留置针组明显低于20G留置针组(P 0. 05)。结论:18G和20G留置针穿刺桡动脉与头静脉在白细胞分离术中均能建立血管通路,而18G留置针建立的血管通路更适合白细胞分离治疗。  相似文献   

9.
液体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大外科出血性休克危急重患者及手术患者来说,按需调整输液速度更显得尤为重要。静脉留置针是目前各医院普遍使用的静脉穿刺方法之一。成人常用型号为18G与20G,小儿是24G,型号越小,滴速越快。常规输血器接肝素帽最快滴速120滴/min。我们巧用"Y型静脉留置针进行了操作上的小改革,使输液速度提  相似文献   

10.
樊少磊 《护理研究》2011,25(33):3057-305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型号注射器封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将300例静脉留置针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5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5mL经留置针延长管末端正压封管,B组采用1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5mL经留置针延长管末端正压封管,C组采用2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5mL经留置针延长管末端正压封管。[结果]3组在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堵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注射器封管时,采用20mL注射器封管可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堵管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从外周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液标本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BSCO、CINAHL、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留置针采血对血液标本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7 554例研究对象。与一次性采血针采血相比,通过留置针采血不会提高血液标本的溶血率[RR=2.01,95%CI(1.01,4.00),P=0.05];采取一定方法后,从封管或输液中的留置针采集的血液标本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清钠、血清钾、血清钙、血清氯浓度的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普通留置针、封管中的留置针弃去2~5 ml血液、输液中的留置针暂停输液2~3 min并弃去2~5 ml血液后采血,不会提高血液标本的溶血率,可以得到可靠的血常规和生化常规血液标本。综合考虑,静脉采血时可交替使用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采血针。  相似文献   

12.
黄剑  赖红双  李艳华 《护理研究》2009,(9):2394-2395
[目的]探讨两种型号留置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24G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0G留置针,观察两组病人穿刺时疼痛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率、液体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疼痛分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液体外渗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化疗时使用24G静脉留置针可减轻疼痛、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晓萍  郑肖芬  郭毅  汤艳金 《护理研究》2007,21(25):2314-2315
[目的]探讨留置套管针与头皮针输注20%甘露醇对不同年龄病人的静脉损伤情况。[方法]56例不同年龄脑卒中和脑炎病人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用22G的留置针和7号头皮针先后在病人左右前臂粗直的静脉输注20%甘露醇,输毕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结果]用套管针输注20%甘露醇者静脉炎发生率高。[结论]输注20%甘露醇,对年轻、血管弹性好的病人可选择留置套管针,而年龄大、血管弹性差的病人,应该选择7号头皮针,虽增加了穿刺次数,但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黄剑  赖红双  李绝华 《护理研究》2009,23(26):2394-2395
[目的]探讨两种型号留置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24G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0G留置针,观察两组病人穿刺时疼痛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率、液体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疼痛分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液体外渗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化疗时使用24G静脉留置针可减轻疼痛、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输液泵用于婴幼儿输血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输液泵用于婴幼儿输血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输血患儿随机分为输液泵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观察两组输血后血容量恢复情况,记录20min内的输血量,检测输血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输液泵输血组血容量恢复正常的人数多,时间早,未发现急性机械性溶血及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经输液泵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形态、血小板无异常改变。[结论] 输液泵用于婴幼儿输血抢救治疗效果优于输血器输血。  相似文献   

18.
套管针与头皮针输注甘露醇对静脉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套管针与头皮针输注20%甘露醇对不同年龄病人的静脉损伤情况。[方法]56例不同年龄脑卒中和脑炎病人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用22G的留置针和7号头皮针先后在病人左右前臂粗直的静脉输注20%甘露醇,输毕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结果]用套管针输注20%甘露醇者静脉炎发生率高。[结论]输注20%甘露醇,对年轻、血管弹性好的病人可选择留置套管针,而年龄大、血管弹性差的病人,应该选择7号头皮针,虽增加了穿刺次数,但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物理刺激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45  
目的 :探讨留置针对血管物理刺激与静脉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 ,分别在家犬颈外静脉、右前臂头静脉、左前臂头静脉留置 2 0G、2 2G、2 4G套管针 ,并模拟输液 ,3d后取局部血管送病理检查 ,光镜下观察血管及周围组织变化。结果 :同型号静脉留置针中 ,颈外静脉发生炎性反应程度较轻 (u =9.5 4,P <0 .0 0 1) ,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同血管中 ,2 4G引起的炎性反应程度较轻 (u =2 .39,P <0 .0 5 )。结论 :留置针直径与血管直径比例同静脉炎发生率有关。临床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时 ,在不影响病人治疗情况下 ,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留置针 ,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的物理刺激 ,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0.
赵艳霞  陈劲  谢娟 《全科护理》2011,(3):215-216
[目的]研究防逆流型留置针应用于脑卒中病人静脉输注的效果。[方法]将22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防逆流型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发生血液外渗及导管堵塞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发生血液外渗及导管堵塞情况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病人静脉输注时使用防逆流型留置针可以减少血液外渗和导管堵塞现象,延长了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