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临床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其中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又以放射性皮炎最常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者甚至被迫停止放射治疗,所以预防和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十分重要的。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我科用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37例,在放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经过健康教育和良好的护理,取得了一定期的疗效,提高了患…  相似文献   

2.
<正>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多数早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能够达到与手术同样好的肿瘤治愈率,在器官功能保全方面优于手术治疗~([1])。在放射治疗中,常出现照射野皮肤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反应严重者甚至得中断治疗。如何降低照射野皮肤的放射损伤,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做好完善合理的临床护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25碘(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放射治疗包括外放疗和内放疗2种,内放疗即肿瘤内种植的放射源照射.放射粒子永久植入是一种新的放疗方法,该方法近距离照射杀伤肿瘤组织,使放射线剂量分布更适合于肿瘤的形状和大小,随着同位素的衰变,肿瘤照射时间延长,局部接受较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无明显影响.125碘(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现将136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致命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肿瘤学的发展,精确放射治疗已成为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局部未控、复发和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也与局部复发有关.因此提高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对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放射治疗需最大限度地将射线集中到靶区内,而使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不受照射,以最大限度的杀死肿瘤细胞,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精确放射治疗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放射肿瘤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确放射治的中心思想是指在肿瘤放射治疗的全过程-定位、计划、摆位及治疗实施等,应用各种手段使其保持相当高的物理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确保放射线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所要治疗的靶区内,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放射治疗包括外放疗和内放疗2种,内放疗即肿瘤内种植的放射源照射。放射粒子永久植入是一种新的放疗方法,该方法近距离照射杀伤肿瘤组织,使放射线剂量分布更适合于肿瘤的形状和大小,随着同位素的衰变,肿瘤照射时间延长,局部接受较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惠  章恒 《中国医药》2014,(3):423-426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疗法(IMRT)治疗鼻咽癌的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治有完整资料的鼻咽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IMRT治疗(调强放疗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采用常规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5例(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患者均按照根治性放疗,根据病变勾画靶区及需保护的正常重要器官,定义大体靶区鼻咽大体肿瘤靶体积、临床靶区、计划靶区.按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对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者急性期皮肤的放疗毒性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强放疗组皮肤急性反应1级发生率85.0%(51/60);2级发生率11.7%(7/60);3级发生率3.3%(2/60).2组患者急性期皮肤放疗毒性反应比较,常规放疗组Ⅲ度毒性反应1例(1.5%);Ⅰ+Ⅱ度毒性反应64例(98.5%);调强放疗组Ⅲ度毒性反应2例(3.3%).2组Ⅲ度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放疗比较,IMRT治疗鼻咽癌对正常组织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放疗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龙岩市第一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预防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照射野皮肤上涂抹三乙醇胺乳膏,放疗前4h停用三乙醇胺乳膏,至放疗结束。治疗前后观察皮肤损伤发生情况,采用美国放射肿瘤学研究中心和欧洲放射肿瘤学会皮肤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皮肤损伤分级,统计皮肤损伤发生的照射剂量。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分级轻于对照组,出现皮肤损伤的照射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减轻放射性皮炎症状,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提高患者放射治疗耐受性,降低皮肤损伤程度,从而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健康。Ⅰa~Ⅱa1期单纯手术与单纯根治性放疗效果相当[1],Ⅱb期以上中晚期肿瘤放射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用于宫颈癌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包括体外放射治疗及近距离治疗,80%以上的宫颈癌需接受放射治疗[2]。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提高病变区域的照射剂量,尽量减少正常组织和器官照射剂量,以提高肿瘤局控率,减轻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包括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反应,尤其是腰骶部皮肤反应,轻者照射野皮肤可出现红斑、瘙痒、烧灼感、水泡等,严重者可致皮肤溃疡、坏死,进而继发感染,造成放射治疗中断而影响疗效。为了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肤反应,自2004年以来,我科对部分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开始时即使用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简称皮肤防护剂)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中尤其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较严重的局部并发症之一。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放疗患者共210例,其中5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2~64岁;鼻咽癌16例,淋巴瘤10例,乳腺癌14例,肺癌2例,食管癌8例。放射剂量30~70G y。1.2临床分度和表现发生Ⅰ度皮肤反应(干性皮炎)28例,Ⅱ度皮肤反应(湿性皮炎)21例,Ⅲ度皮肤反应1例。Ⅰ度皮肤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烧灼感、刺痒…  相似文献   

11.
胡幼青  刘华虹  喻琴 《江西医药》2011,46(6):585-586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调强放射治疗作为一项精确放疗技术,可安全地增加肿瘤的照射剂量, 达到提高局部控制率,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但放疗不可避免地出现急性、慢性放疗反应,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对鼻咽癌患者尤为重要.我科2008 年3月-2008年12月对5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实行系统护理,效果显著,所有鼻咽癌患者成功完成放射治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氢地油膏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放射治疗也被广泛使用,放射治疗虽然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但还可以损伤正常组织,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细胞,又能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伤,一直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在放疗中照射部位皮肤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头颈部肿瘤的放疗中以局部高剂量电子线和深部X线治疗中皮肤损伤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正>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老年患者,高龄或合并其他脏器的各种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放射治疗在其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尤显重要,但由此出现的急性放射野皮肤损伤却是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瘙痒、脱屑甚至溃烂,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导致放疗被迫中断或停止,严重影响肿瘤整体疗效。为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我们对老年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了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14.
涎腺恶性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上皮源性肿瘤的7%左右[1],其生物学特点为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颈淋巴结转移较少见,但局部浸润性较强,且易发生远处转移。目前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等其他治疗。传统外放疗放射区域大,周围正常组织对放射线耐受量低,患者常有皮肤破溃感染、唾液腺及口腔反应、吞咽和张口困难及颌骨骨髓炎等副作用,且化疗对头颈部腺源性肿瘤相对不敏感;而125 I放射性粒子组织内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微创疗法,属于放射治疗的一种,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易防护、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已应用。本文将125 I放射性粒子内放疗在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肿瘤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已成为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随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如适形调强放疗(IMRT),大大减小了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损伤和提高了肿瘤靶区的放射剂量,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组织产生近期和远期的放射反应.因此,研究正常组织的放射防护已成为肿瘤放射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NADH对昆明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肝脾脏器损伤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肿瘤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能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放疗引起的毒性反应。3D-CRT和IMRT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最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在靶区,彻底杀灭全部肿瘤细胞,而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少受或免受照射,具有提高治愈率,减少周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被照射剂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本科自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共治疗64例恶性肿瘤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应用3DCRT技术的放疗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阳  高世乐  胡宗涛 《安徽医药》2016,20(10):1813-1816
放疗是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纵隔淋巴瘤、胸腺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时,肿瘤组织在受到放射线照射的同时,纵隔处的心脏亦不可避免受到不同体积、不同剂量的照射,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放射性损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者死亡,抵消放疗带来的生存受益。若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降低放射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研究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条件、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肖婷 《黑龙江医药》2010,23(3):472-473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使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放疗中或放疗后1—3个月出低热、刺激性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放射治疗是鼻咽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我院采用中药养阴清热、化瘀通络法治疗鼻咽部肿瘤放疗后放射损伤,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