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殷小敏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391-1392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及小梁切除手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接收治疗的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采用Topcon_Sp3000 P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进行分析,并且对(含分析仪)小梁切除术后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后,患者平均细胞面积为(494.51±152.43 um2)、变异系数为(1.17±10.26%)、最大细胞面积为(733.15±109.91 um2)等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细胞密度为(2192.56±535.04个/mm2)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小梁切除手术后会对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产生损伤。因此,患者手术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青光眼发作次数,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发展,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宋航  陈康 《西南国防医药》2012,55(7):757-759
目的对比个性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近期、远期效果的差异。方法2010—2011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56眼),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改良组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选用Tenon囊切除,调整巩膜瓣厚薄和虹膜切除面积,滤过口予以少量粘弹剂,巩膜瓣缝合调整松紧;对照组采用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改良组术后近期、远期的治愈率、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虽然早期角膜水肿、滤过泡渗漏稍多,但对症处理后2W内消失。近期眼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远期眼压改良组优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功能性滤过泡远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被重新认识的时候,采取个性化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较常规小梁切除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方法 58例68只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分为两组,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例34只眼,无糖尿病患者30例34只眼,均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先以531 nm绿光在虹膜面作预光凝,光斑直径100 μm,时间0.2 s,功率200~300 mW,点数20~30;再用波长1 064 nm Nd:YAG激光在原激光斑处透切虹膜,能量2~6 mJ,单脉冲4~10次.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治疗前1 h及治疗后1周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间歇期患者,虽然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但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洋  张利光 《人民军医》1999,42(6):357-358
为防止结膜及结膜下的瘢痕形成而使治疗青光眼手术失败,1994~1997年,我们用改良常规小梁切除术,行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5例(41眼),远期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3例(15眼),女22例(26眼);年龄48~70岁。均为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眼压6.7±2.2kPa。视力:无光感5眼,光感8眼,手动13眼,指数9眼,≥0.1者6眼。术后随访0.5~3年。1.2 手术方法 常规球后麻醉,在显微镜下选择1或11点位周边角膜,用尖刀作基底4mm,顶端3mm,高1mm,1/3~1/2角膜厚度的梯形角膜板层瓣,并潜行作板层巩膜分离达结膜附着点后3mm,完成角…  相似文献   

5.
目的 原发性青光眼双眼小梁切除术传统作法采用分期手术,其缺点在于老人、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等病患者接受此手术时,因局部或全身反复使用降眼压药物将带来副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双眼原发性青光眼同期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同期住院的双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3例46眼同期小梁切除组和28例56眼分期小梁切除组。术后分别定期观察前房、滤泡、晶体、眼底、视力、视野、眼压。结果 经观察3个月,同期手术组视力、视野稳定,眼压恒定在正常范围。46眼均无并发症发生。以上各项与分期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同期现代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续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收治的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青光眼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手术成功(6 mmHg≤眼压≤21 mmHg)者7例(87.50%),部分成功者1例(12.50%),加用局部青光眼药物辅助治疗后眼压达到理想程度,无失败病例。术后最后一次复查眼压,平均眼压在(15.1±4.25)mmHg,有2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浅前房,经相应干预后均顺利恢复。结论根据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续发青光眼的病变特点,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同时配合局部降眼压药,可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2014年1-12月收治的15例(15眼)患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患者,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施行23G玻切头前段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切开术。术后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状况及手术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15例患者(15眼)术后视力较术前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4例患者眼压控制良好,眼压由术前的(39.48±2.43)mm Hg下降至术后的(14.20±3.62)mm Hg(P<0.01);1例患者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15例患者前房均形成,术后前房深度增至(2.06±0.04)mm,较术前明显加深(F=9.68,P<0.01);术后6个月角膜均透明,无角膜内皮失代偿、眼压失控、眼球感染、球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有效,并且避免了传统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新的抗青光眼手术,国内外相继有文献报道,我院近年来对18例23只眼的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小梁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资料:男12例,16只眼。女6例,7只眼。年龄6~64岁,平均44岁。其中开角型青光眼6例8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2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11只眼,先天性青光眼1例2只眼。近期总有效率95.67%。  相似文献   

9.
小梁切除术是代表性滤过性手术 ,广泛用于各种类型青光眼 ,但人工小梁切除术存在着难以全层切除小梁组织、切除小梁组织过大或过小、造瘘口切除无法计量等不足之处。我们采用显微咬切器代替人工小梁切除 ,手术操作简便安全 ,术后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2月以来适合于滤过性手术的各种类型青光眼 ,共计 73只眼 ,右眼 3 6例 ,左眼 3 7例 ,年龄 3 6~ 84岁。1 .2 手术方法 常规麻醉下作以上穹隆为基底结膜瓣 ,作5mm× 5 mm的巩膜瓣 ,角巩膜缘切开 ,选用苏州医疗器械总厂生产的小梁咬切器 ,型号 5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联合丝裂要素(MMC)及羊膜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27例28眼采用联合MMC及羊膜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视力术前与术后相比p>0.05,眼压术前与术后相比P<0.005。结论:对用药后眼压仍不能控制的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行联合MMC及羊膜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节缝线的效果。方法将115例122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78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对照组44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实验组的眼压控制有效率、功能性滤过泡均高于对照组(P<0.01),浅前房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可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减少巩膜瓣瘢痕及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此术操作简便,易掌握,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毕预置医源性高眼压对预防和减少浅前房的效果。方法对65眼青光眼患者经随机分组,分别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和预置医源性高眼压抗青光眼手术,并观察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结果常规手术组3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的患者中发生浅前房并发症11眼,占28%。预置高眼压组26眼中发生2眼,占8%,两组经统计分析,相差显著。结论预置医源性高眼压抗青光眼手术对减少浅前房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联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2007年6月期间我科20例2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眼眼压经治疗后均正常,滤过泡隆起,并发症角膜水肿、人工晶体前纤维性渗出膜经药物治疗3~10 d后吸收。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56例88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患者26例26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CAG)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患者20例20只眼,眼压(25.35±8.55)mmHg,倍频Q开关53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通过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8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观察其治疗后患者的滤过泡,眼压及视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滤过泡形成,眼压呈降低的趋势,视力亦表现为升高的趋势。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减少术后滤过口瘢痕形成是提高青光眼手术疗效的关键[1] 。 1998~ 1999年 ,我们采用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眼 4 9眼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2例 ( 4 9眼 ) ,男 11例 ,女 2 1例 ;年龄 4 6~ 71岁 ,平均 58 4岁。均为原发性闭角青光眼。入院时眼压 3 17~ 7 74kPa ,经药物治疗 ,术前眼压 <3 4 4kPa 11眼。1 2 手术方法 眼球周围麻醉后 ,在显微镜下于上方角膜实质内置一 5 0牵引缝线 ,将眼球转向内下方 ,暴露颞上或鼻上象限 ,在结膜插入与Tenon’s囊插入的间隙 ,近角膜缘处作 2 5mm球结膜环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本组 2 0例难治性青光眼 ,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例 ,先天性青光眼 4例 ,外伤性青光眼 2例 ,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 10例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 ,术后观察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6个月测量眼压 :15 .88~ 3 5 .76mmHg( 1mmHg =0 .13 3 3kPa) ,平均眼压为 ( 15 .77± 6.0 0 )mmHg。 17只眼术后眼压降至 2 1.0 0mmHg以下 ,仅 3只眼压高于 2 1.0 0mmHg。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胶原膜排斥反应。 结论 胶原膜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尤其在基层医院可以代替昂贵的进口引流性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8.
李秀君  谢会章 《人民军医》2007,50(11):696-697
1999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共行青光眼滤过术278例(306眼),其中术后出现浅前房35例(37眼),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78例(306眼)中,男103例(120眼),女175例(186眼);年龄42~81岁,平均67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13例(22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36眼),开角型青光眼26例(35眼),继发性青光眼11例(12眼)。术后发生浅前房35例(37眼)。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术前常规准备,全身及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行小梁切除 周边虹膜切除术78例(78眼);小梁切除 周边虹膜切除术 氟尿嘧啶80例(86眼);小梁切除 周边虹膜切除术 丝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种抗青光眼手术后并发症。方法:显微镜下行巩膜板层下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及虹膜根切术共656例708眼。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28例30只眼。结论:发生术后浅前房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开角型青光眼多于闭角型青光眼,巩膜下咬切术多于小梁切除术,高龄及高血压患者较常见;术后高眼压、散光及前房出血则主要与手术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眼科疾病中致盲疾病有很多,其中青光眼就是其中之一,传统的青光眼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小梁切除术,但是这种方法治疗的青光眼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手术以后会出现低压眼和浅前房等并发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手术的失败,青光眼治疗方法据调查显示,传统的青光眼手术方法的失败率可达15%-30%.本文选用改良型的与传统的青光眼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具体的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