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胆石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发生与类脂质代谢紊乱、感染、肥胖、饮食等有关,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为10%~2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B超等医疗检查的广泛应用。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由2%~7%达到目前的8%~10%。据统计,目前在胆石症病人中80%以上为胆囊结石,而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就占50%。伴随发病率的日趋上升,胆囊结石已成为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超声对胆结石及胆管结石的诊断正确率高,可达95%以上,且无创、简便,成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的常见病,1995年第二次全国胆石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胆囊结石病人占普外科病人的比例上升到11.53%[1]。在欧美地区的发病率为10%~15%[2]。国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统计为2.49%~20.1%[3-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但其无法保留胆囊功能。保胆取石从保留胆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4大杀手。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2.0%~3.6%,是10年前的3~4倍^[1]。糖尿病患者的家属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有效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我院于2001年7月~12月对186名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桐楠  侯晓梅 《中外医疗》2012,31(2):190-190
目前,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及疗效的研究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口服溶石疗法,灌注溶石疗法,体外冲击碎石疗法。中医药溶石疗法等。中医中药在胆囊结石利胆排石的作用已获得肯定和证实。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及对外科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及对外科治疗的影响广州医学院附二院普外科(510260)林少芒,黄仲初关键词糖尿病,胆囊结石分类号R575.6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最近资料表明胆囊结石的相对发病率已上升到占胆石症的70%-80%[1],而糖尿病也是一种危及人类...  相似文献   

6.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10%~20%,我国发病率为8%~10%,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胆囊结石的治疗一般以手术切除胆囊为主,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取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然而尽管相对安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然存在胆道损伤、胆漏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以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给病人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可能会导致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升高、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本文将对胆囊切除对病人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胆石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7%~10%,其中10%~15%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传统外科治疗方法是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存在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等缺点。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LCBDE)已成为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二种主要的微创方法。我院第二微创、胆道外科对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微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生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2.0%~3.6%,比10年前高3~4倍。中西医结合治疗能缓解糖尿病病人症状,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降低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胆囊结石是一常见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无论在全世界还是在我国范围内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西方国家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达15%~20%,我国的发病率为7%~10%,因此,探讨胆囊结石的成因,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其发生,就成了近年来医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全世界乳腺疾病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其上升的幅度大约为0.2%~0.8%。在欧美发达国家,乳腺癌已成为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8~10名妇女中就有一人将发生乳腺癌,我国属于乳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年来也有明显上升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1.6亿,预测到2025年将达3个亿,其中75%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由十几年前1%的发病率上升到目前的2.5%~3.25%,半数患者不知自己已患病。而2型糖尿病占90%。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1991年第二次胆石病调查分析,胆囊结石等良性胆囊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0%,在上海地区胆囊结石患者占同期普外科住院患者的7.98%。本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胆囊,因此研究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投资小、简便易行的手术方式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常见高血压急症的药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李彬  郭涛 《中原医刊》2004,31(14):48-49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据国外人士统计,高血压的发病率占人群的8%~18%.由于我国人民饮食,生活习惯不同,其发病率相对较低,1980年国内统计发病率为7.73%。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特别是临床常见的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对挽救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命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术9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10%以上。目前认为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最理想的方法。但胆囊切除后会对消化系统造成重创,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和人体生理机能失调,长期的消化不良可能导致结肠癌,1978年Capron首次报道胆囊切除术可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也有统计表明胆囊切除后结肠癌的发病率普遍增高,不切除胆囊又能最大限度避免结石复发及治愈胆囊疾病是病人与医生的共同愿望。为此我院白2005年起对腹腔镜胆道镜保胆手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M)为慢性终生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其患病率约为3%~10%。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的现代化,人日的老龄化,近年来患病率逐渐上升,已达2%~3%,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DM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DM病人产生比较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使病人发生代谢障碍,病人很难接受患DM这一事实。因此,针对DM病人的心理特点,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病人的心理应对能力,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1临床资料1994年3月至1996年12月我科住院DM患者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36~75岁.平均53.6岁,空腹血糖最高为12.7mmo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东梅县1990~2001年肺结核病疫情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90~2001年梅县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年份和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自1990~2001年年平均发病率基本呈逐年上升,肺结核病年平均总发病率从1990年的30.37/10万上升到2001年的57.97/10万,上升了90.88%;全县各镇均有发病,有明显地区性,以边远山区松源片最高,发病率达56.81/10万;时间上分布以3月至10月为高峰,占历年总病例数的52.23%,其中10月份发病最多,占15.46%;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40~75岁为主,占60.68%。结论 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上升和呈病例老龄化趋势,肺结核病防治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设性病,在我国发病率由6.09‰(1980)上升至10‰~20‰,年龄超过40岁发病率可高达30‰~40‰。其病因是多源性的,糖尿病不易治愈,病情易反复,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病人一旦患上糖尿痛,就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对糖尿病的治疗又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昌林 《右江医学》1992,20(4):175-178
<正> 肺癌随着时代的进程,大气的污染,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的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在专科医院只占7%,综合医院仅占2~3%。当明确诊断时大多数病人已进入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就现有的一些国内外资料,对中晚期肺癌的治疗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迟志波  张惠英 《医学综述》1997,3(4):177-179
<正>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迅速增加,并发症涉及到全身每个系统,每一个器官,也涉及到每个临床科室。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从10年前的0.61%上升至目前的1.5~2.3%,其中40岁以后发病率可达5.3%,慢性并发症是危害人体健康、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设性病,在我国发病率由6.09‰(1980)上升至10‰~20‰,年龄超过40岁者发病率可高达30‰~40‰。其病因是多源性的,糖尿病不易治愈,病情易反复,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病人一旦患上糖尿痛,就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对糖尿病的治疗又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