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之友》2010,(6):16-17
许多糖尿病患儿的父母在得知孩子患上糖尿病后,都会为高昂的医药费而发愁。然而,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些家庭条件好的父母也有自己的愁苦。  相似文献   

2.
现在,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痛”。不过.随着近年来糖尿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糖尿病长期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机会“享受”这些进步.糖尿病仍任意肆虐着大量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3.
很不幸,今年年初,我成为了一名糖尿病患者,这个看似老年专利的疾病,竟被我提前“受用”了。我甚至去抽奖,以证明自己的“幸运”。可是不管我愿不愿意,接受不接受,我的胰岛确实出了问题,连点儿误诊的可能都没给我留。我毫无悬念地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文明病”的概念在西方引起极大关注。与急性传染病不同,“文明病”是一种不具传染性的慢性病,冠心病、糖尿病、结石症、便秘、肥胖等都属于“文明病”的范畴。虽然是慢性病,但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之高却给整个社会和千千万万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不幸。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之友》2010,(11):12-16
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个别老城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70%,未来这个数据还将会呈递增趋势。而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可高达10%~20%。面对数据如此庞大的糖尿病老人,我们该如何关爱他们?除了饮食和运动,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也许,北京东直门社区的老年餐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曾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对我这样说,“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糖尿病治疗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而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新的糖尿病知识,除了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自己久病成医。现在,我不仅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还常常帮助我身边的人,向他们宣传糖尿病知识。他们都把我当成健康医生了。”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2008年《糖尿病天地》第2期刊登了执行主编黄列军一篇“换个角度看糖尿病”的文章。他是一个专业的糖尿病研究者.我是一个标准的糖尿病患者:他是《糖尿病天地》执行主编.我是一个控制糖尿病生活体验专业人员;他有资质和职称.我是一个平民百姓。与主编对话.有点白不量力,就像电视剧里说的“豆包愣要当干粮”.敬请原谅。  相似文献   

8.
对于婚姻,以前我也和其他糖尿病朋友一样,害怕别人嫌弃,直到有一天我现在的爱人出现,才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从此有了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9.
8年前,我与糖尿病相遇了,回想起我的“抗糖”之路.曾走过不少弯路,就在我最彷徨无助的时候,我遇到了“卡博平”.由此也开始了我6年来的幸福生活。目前我的血糖控制的很好,没有并发症,每天早晨去公园遛鸟、打太极,白天在家做饭、看书,晚上与老伴到广场上跳舞,每天精力都非常充沛。  相似文献   

10.
患者来信 我惠2型糖尿病十多年了。现有两个问题请教:一是前不久,我经朋友介绍买了一大盒“仁合胰宝”,共280元,据说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前期     
甘肃省白银市 马×× 我最初被诊断患有糖尿病时,血糖处在6.4~6.9毫摩尔/升之间。当时很流行“临界糖尿病”的说法。但医生却告诉我没这回事儿.一个人要么是糖尿病要么不是。现在,我又经常看到“糖尿病前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一年前,一次陪诊经历意外查出“三高” 一年前,老家的一个亲戚来北京看糖尿病,由于这个亲戚普通话不会说.让我陪着他去城里看病。看病过程中.医生无意中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您看您这么胖.小心也有糖尿病了啊。”“那您就给查下呗,我可怕最后跟他似的。”  相似文献   

13.
有问有答     
慎用蜂蜜1.由于平时经常便秘,我每天都喝蜂蜜,效果不错。不幸的是,最近我被诊断患了“2型糖尿病”,我还能喝蜂蜜吗?  相似文献   

14.
30岁的郑杰是一名有2年“糖龄”的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长期高血糖带来的并发症,他坚持通过书本或者网络等途径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严格控制饮食,每天监测血糖,丝毫不敢马虎。几天前体检时,他却发现自己的尿酮(++),郑杰记得书上好像说只有在高血糖的情况下,尿里才会出现酮体,“我的血糖控制得很好,糖化血红蛋白是5.0%,尿中怎么会有酮体呢?”  相似文献   

15.
刊登在《糖尿病新世界》第2期的“心态,决定一切”中“唯有一种是我们最需要的,那就是心态”、“答案只有一个: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我认为这两句就是人生成败与否的关键。它是动力、曙光和希望,会激励自己披荆斩棘,去战胜“糖魔”,赢得胜利、平安、健康与幸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之友》2009,(9):I0015-I0015
近日,来自北京不同城区的10余位1型糖尿病病友及其家属.在北京瑞京国际糖尿病医院举办了名为“难忘童年开启幸福之门”的聚会。这些患病最短10余年到最长30多年的年轻人.是十几年前参加北京儿童医院内科组织的糖尿病患儿夏令营时相识的。如今再聚首.真是百感交集。现在他们都已成家立业,对生活依然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我被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从被诊断那天起,我就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的终身疾病,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心情要好.不要紧张.综合治疗。病情可控.同样长寿。听了医生的忠告,我的心理不再紧张,心情开朗了,主动配合医生治疗.驾驭“5驾马车”前进,至今已有16年的征程.75周岁的我进入了长寿老人行列.我高兴地向家人笑了。  相似文献   

18.
成为“我能改变糖尿病”第四届诺和关怀“健康之星”全国评选活动的第一位健康之星,张青艳感到非常高兴。她对记者谈到:回顾自己两年来的“抗”糖之路.可以说是从风雨中走来.在自信中享受.具体可以用“我运动、我快乐”来进行概括。此外.她还分享给广大“糖”友的一条“抗”糖经验:糖尿病的运动治疗贵在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9.
老伴于1991年发现糖尿病,曾先后服用达美康、优降糖、消渴丸、糖适平等药,餐后血糖仍在12毫摩尔/升。1996年退休的我自荐当上了老伴的“家庭护士”.通过研读糖尿病方面的书籍,增长了不少知识,对老伴的关心照顾也更加细致。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尽管得了糖尿病的事实不可逆转,但通过积极干预,完全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保证生活质量。 “最美不过夕阳红”,我杂志社谨预祝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重阳节(10月26号)愉快!晚年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