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1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扩大骨孔硬膜下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止,以及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17例均治愈。其中术后继发血肿4例,2例硬膜外血肿经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2例硬膜下血肿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1例泥砂样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血肿残存,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术后气颅3例,经调整高位引流管位置引流及取患侧卧位后,积气吸收。结论应用钻孔扩大骨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野暴露充分、对硬脑膜进行悬吊、术中冲洗干净、直视下打开血肿壁及术后通畅引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钻孔术中冲洗配合术后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钻孔术中冲洗配合术后软通道控制引流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40例,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无颅内感染.CT提示无复发血肿.结论:钻孔冲洗配合术后软通道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颞肌贴附术联合钻孔引流治疗对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n=31);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颞肌贴附术联合钻孔引流治疗.于术后6 m对比临床疗效、并发症、血肿量,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肿量、NIHSS评分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颞肌贴附术联合钻孔引流治疗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不仅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技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126例的经验,并探讨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微孔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2例,经皮微孔导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4例。结果经皮微孔穿刺术组,在一个疗程中,穿刺3次共治愈86例(93.5%)。术后血肿腔内有急性出血2例(2%),血肿复发4例(4.5%),1例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皮微孔导管引流术组,一次置管引流治愈31例(91%),好转3例(9%)。血肿复发1例(3%),1例合并肺炎死亡。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孔血肿穿刺术和经皮微孔导管血肿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是老年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琳  姚源  谢明国  李莉 《医学信息》2018,(14):167-168,17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多形性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 方法 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头部CT扫描证实的CSDH共78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手术治疗治愈73 例(93.59%),术后血肿量减少,中线结构复位明显,术后1月后复发5 例(6.41%)。结论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CT扫描及CT增强扫描和MRI检查综合术前评估采用不同术式能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单孔颅骨钻孔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采用单孔颅骨钻孔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68例患者进行回归分析,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6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血肿中央钻孔外引流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血肿高位钻孔、外引流及血肿外1/3置管冲洗方式治疗,对两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血肿高位钻孔、外引流及血肿外1/3置管冲洗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更好,具有巨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单孔引流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3月用钻单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6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发生颅内积气13例,脑脊液漏1例,继发性颅内血肿1例。结论钻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术中仔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钻孔引流术对4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痊愈42例,死亡1倒,术后继发一侧上肢瘫1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后经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灿成 《医学信息》2007,20(5):896-897
目的探讨单孔钻孔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对比单孔钻孔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引流术的疗效差异。结果单孔钻孔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单孔钻孔引流术对于老年人患者手术时间短及创伤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传统钻双孔引流术和YL-1型微创穿刺针穿刺引流术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明确二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找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方法。方法传统组69例患者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YL-1组66例患者采用YL-1型微创针穿刺引流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24~48h复查头颅CT,对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平均住院日、痊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继发血肿、颅内积气、住院期间主诉改善及痊愈率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L-1组平均住院日(5.39±0.44)天,少于于传统组(10.42±0.6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型微创穿刺针穿刺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等优点,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与术后颅内积气的关系.结果 血肿最厚处钻单孔引流术19例,颅内积气16(84.2%);额部钻单孔引流术9例,颅内积气5(55.6%);双钻孔引流术15例,颅内积气9(60.0%).结论 额部钻孔在减少术后颅内积气发生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78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中,72例行钻孔引流术(其中7例因钻孔引流失败再行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6例直接行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结果:70例经一次手术治愈,7例经两次手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首选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陈金昌 《解剖与临床》2002,7(4):175-175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颅脑损伤中并不少见 ,我科自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4月共收治 10 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后再发硬膜外血肿 2例 ,硬膜下血肿 5例 ,脑内血肿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5岁~ 87岁 ,平均6 4.5岁。 5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法、手术注意要点、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CSDH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86例均采取钻孔冲洗+引流术,3例首次拔管后再发,再次行冲洗引流治愈,再手术率3.5%.结论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次治疗,冲洗引流术为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额顶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疗效,为临床治疗钻孔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患者入院日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取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靠前1/4血肿长径处约额顶部为钻孔点,对照组40例采取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约靠近顶结节处为钻孔点。比较2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颅内积气量、复发率、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残余血肿量、颅内积气量、复发率、CSS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顶部钻孔较顶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更有利于清除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最小而效果最佳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血肿下极(枕顶后外侧)钻单孔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6例.结果:术后88例血肿消失,18例大部分消失;后者中15例经6~12个月的随访完全消失,3例仍有少量低密度影,但所有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并发颅内积气2例,复发1例.结论:血肿下极(枕顶后外侧)钻单孔引流且不冲洗的手术方法,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灿成 《医学信息》2008,21(5):739-739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其方法简单,但仍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自1999年7月至2006年12月钻孔引流CSDH38例,其中采用三通装置引流CSDH3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颅骨钻双孔引流术.结果 2例痊愈,3例出现硬膜下积液.结论 颅骨钻双孔引流术并发症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程建岳 《医学信息》2009,22(5):463-464
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36例慢性硬膜外血肿形成原因和治疗的基本方法以及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36例慢性硬膜外血肿中,男25例,女11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29例,均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BHID)。结果36例均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BHID),全部治愈。术后3~5 d复查CT,脑组织复位,血肿残腔有少量积液积气9例,出院后复查CT在1~2个月内逐渐缩小并消失。结论BHID是目前治疗CSDH最佳治疗方法,但要注意钻孔点的选择、引流管的选用以及手术体位。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4年2月共收住9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愈。现结合临床体会临床做如下分析。1一般资料男89例,女8例;年龄33-83岁,平均58岁。受伤原因:跌落摔伤61例,拳脚打伤10例,物体砸伤24例,外伤(外伤轻微)不能记忆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例1年,19例3个月,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