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荔芬  李秀霞 《齐鲁药事》2008,27(4):252-25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1日~2007年9月30日收集到的169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患者年龄及引起ADR的前十种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9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感染药物97例,占57.40%,中药提取物22例,占13.02%,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30例,占76.92%,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加强儿童及老年人用药过程的监测,把好药品质量关,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
沈国华 《淮海医药》2009,27(5):448-44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1月上报8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ADR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61例,占总例数的70.1%;中药注射剂17例,占19.5%。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93.1%;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管理,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住院病人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状况,指导患者和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1999年6月到2000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中成药是引起ADR的主要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结论:要加强药物,特别是中药、新药的全面宣传工作,并加强中成药的质量监控,指导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608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3年来药物引起的60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608例ADR报告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55岁以上患者居多,占40.63%,引起的ADR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8.59%;抗感染药物ADR的发生率最高,占49.1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30.4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占38.98%.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化,需要加强ADR的监测,在临床用药时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制剂,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陆元珍  吴承香 《淮海医药》2010,28(2):163-164
目的分析我院2008年前6个月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4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共33例(67.36%),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亦有上升趋势;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共30例(61.22%)。结论重视ADR,合理用药,特别要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汪静  李和柏 《中国药业》2008,17(8):50-5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7月收集的5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药物共54种,且ADR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31例(占54.39%),中药注射液引起的ADR11例(占19.30%)。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的不良反应(ADR)及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方法 对2011年医院37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多,共330例,占89.19%;抗感染药物ADR报告最多,共318例,占85.95%;中药制剂42例;构成比前10位药品均为注射剂,共216例,占58.39%.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92%).结论 医院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ADR构成比最高,提示临床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时应规范选用,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年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1.58%);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8.4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3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3月所收集的36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占主导地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培光 《安徽医药》2006,10(8):638-639
目的观察本院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87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较易发生ADR,构成比为49.43%;抗感染类药物易发生ADR,构成比为42.5%。结论应积极开展ADR监察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院45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李荔  杨静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5):642-644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456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位于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类抗生素;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循环系统用药.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重度ADR有72例(占15.78%).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类药物,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濮阳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集的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1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较多,共64例,占58.18%;静脉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为79例,占71.82%;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37例,占33.64%,其次为中药制剂,共19例,占17.2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有39例占35.45%。结论:应以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为重点,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情况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0年12月收集上报的902例ADR/ADE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严重ADR的发生率,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用药途径及诱发ADR/ADE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2例ADR中,有447例(49.6%)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其中阿奇霉素是引起ADR的最多的药物(占31.4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累及最多的是皮肤。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能确定的有79%,撤药后恢复率达到95%。结论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ADR发生的最常见的诱因,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监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230例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2  
杨晓华 《中国药房》2001,12(2):106-107
目的 :探讨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 ,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230例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1230例抗生素不良反应占同期药物不良反应的46 19 % (1230/2663) ,品种以β-内酰胺类居首 (18种 ) ,例次数氨苄青霉素最多 (192例 ) ,其表现累计例次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691例 ) ,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 (109例 ) ,其中 β-内酰胺类占76 15 % (83/109) ,氨基糖苷类的肾损害占本文全部肾损害的51 79 % (29/56) ,不容忽视。结论 :审慎用药 ,抗生素不良反应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种中药注射剂在脑梗死治疗中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KNS5.0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994~2011年报道的有关银杏达莫等6种常用中药注射剂在脑梗死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岁以上年龄组不良反应构成比较高;多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且不良反应类型以严重的为主,损害类型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各种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在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类型等有各自的特点。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所致不良反应,加强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注射中心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1年门诊注射中心发生的104例药品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40岁患者发生ADR比例最大(63例,占60.58%);104例药品ADR中,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经更易引起ADR(101例,占97.12%);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70例,占67.31%),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微生物药(28例,占40.00%);中药注药剂ADR发生率为26.93%(28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67例,占64.42%)最为常见。结论应慎用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和辨证使用中药针剂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0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解放军第九八医院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1至12月收集到的10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涉及的中药品种有25种;新出现的不良反应有24例,占23.3%;严重的不良反应有10例,占9.7%.不良反应累及10个系统-器官;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人最高,为18.5%.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应对其不良反应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rate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indue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injections. Methods Totally 103 cases of ADRs induc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injection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wenty five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injections were involved in the total 103 ADR cages. 24 cases(23.30% )presented with new ADRs, 10cases(9.71% )presented with serious A DRs. 10 systems-organs were involved. A DRs were mostly seen in aged patients( 18.45% ). Conclusion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al iniections is widespread in the clinic. It is important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DRs caused by which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相似文献   

18.
17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78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7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涉及的中药品种有32种;新出现的不良反应有85例,占47.74%,其不良反应累及9个系统-器官;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人最高,为23.60%,小儿次之,为17.42%。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应对其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院136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9年上报的13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表,对不良反应病例涉及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主要不良反应症状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36例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占36.76%。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剂型以注射剂(57.35%)和口服制剂为主。不良反应损害涉及皮肤、胃肠、中枢和外周神经、心血管等全身多器官、系统。结论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完善、充实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体系,加强中药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的注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规律和特点,减少注射剂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我院2011至2012年度因临床使用注射剂出现ADR的275例患者,对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可疑药品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75例报告中,青壮年、中老年分别为54.18%和36.00%;主要为静滴方式占91.27%;主要为抗生素占47.6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21.45%,而抗生素中头孢菌类占52.67%,喹诺酮类占19.85%。结论我院注射剂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分布较广;给药途径以静滴为首要;药品以抗菌药物及中药制剂为主。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