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复发是老年人卒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现将我市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648例老年人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情感障碍,其中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最常见。PSD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对PS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我院自2000年2月-2003年6月共收治183例脑卒中患者,其中62例并发抑郁症,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抑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760例脑卒中伴抑郁状态的住院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运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程序,在脑卒中的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效果满意。结论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脑卒中抑郁状态护理工作中,可使患者真实地感受到人性的关怀和家庭式的体贴照顾,早日从抑郁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加快康复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280/10万),而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万新的脑卒中病例,因此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研究报道,脑卒中后痴呆发生率占脑血管意外患者的26%.30%,9倍于相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群。我院2003~2006年收治31例脑卒中后痴呆,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病人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云南省两个县级医院2003—2007年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住院费用构成及趋势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其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03—2007年期间,在脑卒中患者住院总费用中药费所占的比重最大,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脑卒中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影响脑卒中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有入院状态、住院天数、抢救次数和主要出院情况。结论:应合理调整医疗机构的收费结构,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4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731例脑卒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1例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8例,医院感染率为13.41%,其中肺部感染者59例,肺部感染发生率8.07%,占医院感染的60.20%。脑卒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卒中类型、年龄、是否合并意识障碍、球麻痹、糖尿病及是否留置胃管或机械通气等因素有关。结论脑卒中患者并发的医院感染中,以肺部感染为主。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病率较高;对于意识障碍者,应慎用侵人性操作,对合并球麻痹患者建议早期使用鼻胃管喂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吸人性肺炎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呼吸内科收治脑卒中合并肺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的指标为组合式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吸人性肺炎临床治愈率、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病例组46例病人,32例治愈出院,14例死亡(30.4%);对照组46例病人,25例治愈出院,21例死亡(45.7%)。结论脑卒中是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病,而吸人性肺炎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通过不断的完善脑卒中患者在有效排痰、口腔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营养支持及鼻饲管护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脑卒中患者吸人性肺炎病死率,有利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驻京部队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的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脑卒中患者合并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状况。方法 在我区驻京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中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89例脑卒中患者并存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的控制情况。结果 本人群基线调查时脑卒中总患病率为19.59%,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17.95%,出血性脑卒中为1.64%,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显著高于出血性脑卒中(P〈0.01)。与2002年调查时比较,2003—2006年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显著减少,总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8.84%、64.63%、47.56%和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主要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显著减少。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控制异常的比率与本人群该疾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人群基线调查时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我国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经过综合干预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复发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李娜 《时尚育儿》2016,(3):113-113
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而并发多项临床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就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一项并发症类型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将针对脑卒中患者并发泌尿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同时阐述当前临床针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措施进展,为后续脑卒中患者护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15—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特征及住院费用情况,为缺血性脑卒中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来自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DRGs管理系统中2015—2019年全省228家医院(69家三级综合医院,159家二级综合医院),总计381 416例出院主诊断疾病编码为I63(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 - 1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信息。对住院患者特征及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江西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占比大于女性,近5年住院率由119.09/10万升高至206.61/10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共病及并发症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次均住院费用为7 067.2(6 846.1)元,5年间,次均住院费用由7 384.0(7 353.6)元降低至6 816.9(6 769.1)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 = 12.155,P<0.002),总费用中药费占比最高,但未见明显变化趋势(H = 7.425,P = 0.063)。结论 2015—2019年江西省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住院率增长较快,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为3个最常见的共病,次均住院费用呈下降趋势,但住院费用负担仍较重。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的研究分析,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26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5例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9%,脑出血、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20%,9.9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6.9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4.35%);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最常见;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有无意识障碍、糖尿病史、吸烟史、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皮质激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鼻饲密切相关,而与性别、饮酒史无关。结论 脑卒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其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很多患者不是死于脑卒中本身,而是死于合并症,其中肺部感染(主要是吸入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和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39例脑卒中后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作以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脑卒中医疗费用,减轻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西2所三级医疗机构2003年、2008年和2013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的6 080例完整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对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 08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男性(67.22%)多于女性(32.78%),脑梗死(80.82%)多于脑出血(18.03%)。患者实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2 d,次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2 543.80元,脑卒中患者住院次均费用是总住院患者次均费用的1.40倍,其中2003年、2008年、2013年脑卒中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7 639.41、8 685.97和15 589.24元,3个年度的费用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 780.976,P0.01)。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后,自2004年以来,10年间广西脑卒中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年增长速度为4.59%。各类费用构成中以药品类所占比例最高(46.97%),单项费用中以西药费、检查诊断费较高,分别为46.17%、23.99%。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实际住院天数、手术治疗、脑卒中亚型、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结论广西三甲医院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费用构成不合理。规范医院管理,缩短无效住院日,严格控制病情,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脑卒中直接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人群脑卒中发病规律和特征。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对脑卒中进行登记,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3—2011年脑卒中发病登记资料。结果深圳市宝安区2003—2011年脑卒中新发病例22268例,其中男性发病13177例,女性发病9091例,性别比为1.45:1,常住人口脑卒中发病率为77.54/10万,男性为95.86/10万,女性为60.72/10万;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2.2±16.5)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7.0±17.0)岁,男性发病年龄比女性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2,P〈0.01);2003—2011年脑卒中标化率呈上升趋势(x^=1018.423,P〈0.01);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X^2=289918.1,P〈0.01),40岁以前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快速升高,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宝安区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占68.38%。结论深圳市宝安区近9年脑卒中发病呈上升趋势,男性及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depression)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脑卒中患者的18%-78%。症状一般在卒中后6个月。2年内最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认知等各方面的恢复。我们对9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428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NI)的特点,分析引起NI的危险因素,寻求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428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93%,例次感染率9.41%,位于前5位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上呼吸道、皮肤,其构成比分别为47.66%、17.76%、15.19%、9.81%、6.31%;医院感染的发生除基础疾病严重外,与环节护理质量、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脑卒中患者NI的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其危险因素,加强护理管理,强化环节护理质量控制,从源头和关键环节上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N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老年患者给予合理干预治疗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比较及两者脑卒中患病率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2010年3月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133例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9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男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差异无显著性,且两者脑卒中患病率差异也无显著性;女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及脑卒中发病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男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合理干预治疗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无明显差异,脑卒中发病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抑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760例脑卒中伴抑郁状态的住院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运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程序,在脑卒中的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效果满意。结论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脑卒中抑郁状态护理工作中,可使患者真实地感受到人性的关怀和家庭式的体贴照顾,早日从抑郁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加快康复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1年10月~2003年9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其中脑梗死60例,脑出血20例,男47岁,女33例,年龄40~80岁之间,平均62.65±8.27岁,经CT或MRA检查,临床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所有病历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脑卒中初发患者诊断标准,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一般脑梗死在急性期后3天,脑出血在发病后5—7天,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北京等15个城市脑卒中患者院前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北京等15个城市35家医院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前时间(院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统一的问卷,对2002年6月30日至2003年4月30日发病一周内的22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除一般资料外,按是否在脑卒中症状发生后6h内到达医院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影响脑卒中院前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8岁,男性占60.2%。缺血性脑卒中为78.8%,出血性脑卒中为21.2%。(2)发病后决定马上去医院的占27,8%。使用急救电话和急救车的比例为27.2%;约1/4患者知道脑卒中后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和溶栓治疗;1/4的患者对脑卒中基本无认识,发病后不知道求救而盲目等待。(3)发病后≤6h到达医院的患者占57.5%;首次就诊地点是急诊室的为58.6%;发病后≤6h到达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率为6.7%。(4)影响脑卒中患者院前时间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到达医院的方式、首次就诊的地点、发病地点到医院的距离、是否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是影响患者≤6h到达医院的独立因素。结论 42.5%脑卒中患者不能在发病后6h内到达医院,其院前时间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对脑卒中知识了解不够、使用急救电话/急救车少、患者转运距离超过20km等。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是提高患者6h内到达医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