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降低艾滋病歧视、预防艾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67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得分在不同年级、生源地、专业大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处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预防知识得分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理解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呈正相关(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的理解是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态度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歧视及其危害的认知和了解,以减少艾滋病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山西省医护人员对HIV感染者/病人的歧视情况,探索影响歧视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医护人员艾滋病歧视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交と嗽?05人,平均年龄为(30.7±7.57)岁.医护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9.8%;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96.2%;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73.0%;预防知识知晓率为79.6%.医护人员对日常行为、母乳喂养等能否传播艾滋病存在误解.医护人员对HIV感染者/病人存在一定歧视.歧视得分最高的3个问题是"如果食品店的销售人员感染了HIV,您会去他(她)那里购买食品吗?"、"治疗时应对不同途径感染HIV者予以区别对待吗?"、" HIV感染者/病人应该与健康人群隔离吗?".选入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有:传播途径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是否关注艾滋病流行状况、有无治疗(护理)艾滋病病人经历.结论 山西省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护知识和技能欠缺是导致艾滋病歧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歧视状况及大学生对艾滋病歧视的影响因素,为消除艾滋病相关歧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大学(文史类)、太原理工大学(理工类)、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类)三所高校在校的1313名大学生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9.5%,对部分非传播途径知识和预防知识的认识存在较模糊状态,其知晓率分别为78.3%和75.0%。进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理学专业、家庭住址在乡村、对艾滋病(AIDS)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的关心程度、国家艾滋病政策知识得分、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艾滋病一般知识得分。[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除了对AIDS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的关心程度、艾滋病一般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等影响因素外,大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歧视态度还受其所学的专业和家庭住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新县不同年级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大新县3所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共2 018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93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87%,其中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96.75%,非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66.2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中一年级学生为62.64%,高中二年级学生为75.64%,高中三年级学生为92.32%(P<0.01)。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37.18%。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是互联网及电视的占65.50%,是书报杂志的占59.26%,是学校教育的占51.42%,是社会宣传的占50.49%。[结论]大新县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认同率很低,提示应加强对高中学生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及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水平。【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南昌市某医学院的全部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特征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水平。【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735份,有效回收率为97. 12%。医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84. 15%,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64. 63%);大一、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P0. 05);艾滋病窗口期期限的知晓率为77. 86%,其中护理医学专业学生的知晓率较高;艾滋病窗口期传染性的知晓率为80. 36%,其中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知晓率较高(P0. 05)。想接触、了解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占33. 11%,愿意和感染了艾滋病的同学共住一个寝室的比例为15. 84%;接触、了解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意愿水平不同的医学生与艾滋病感染者共住一个寝室的意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该校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不全面,存在知识和行为分离现象,健康教育工作要提高医学生尊重和保障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权利的意识,以助于减少和消除其未来医疗行为中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歧视。  相似文献   

6.
掌握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所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4 57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4.7%,不同专业、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20,34.28,P值均<0.0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4.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1.8%.47.3%的学生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歧视.80.9%的大学生知道安全套能有效避免HIV传播,64.4%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2.6%;0.12%的学生曾经尝试吸毒.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健康讲座(29.1%)、宣传栏(19.9%)和网络/电视(19.6%).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获取途径少,存在艾滋病歧视和相关行为不良.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北省低流行山区居民对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感染者态度倾向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河北省艾滋病低流行区石家庄、保定市有艾滋病病例报告的各2个县共12个山区村1074名常住居民和478名外出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逐个匿名问卷方式.[结果]河北省艾滋病低流行山区农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倾向总正确率62%.常住居民与外出务工人员知识得分和态度倾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9%,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57%;50%~55%的农民认为应该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隔离起来,近70%认为应减少或断绝与之来往.影响艾滋病认知得分的因素为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P值均<0.05);年龄对此无影响(P>0.05).[结论]山区居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对艾滋病的基本认识和不传播途径错误率较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存在歧视态度.未婚者、低文化层次、女性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干预的重要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淮安市淮阴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艾滋病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对506名大学生、509名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大学生为67.98%、中学生为6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对非传播途径和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68.77%的大学生和84.28%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和害怕,18.77%的大学生和21.61%的中学生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学同班或同桌;14.23%的大学生和3.54%的中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0,P0.01)。结论淮安市淮阴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应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对HIV感染者歧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农民工艾滋病歧视现状及探索引起歧视的可能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民工147人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7%,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91.2%,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73.3%;农民工普遍存在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歧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歧视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对艾滋病恐惧和相关社会歧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相关态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3月采用自制的结构式调查问卷,对503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看法和态度等内容。结果:电视、宣传材料和广播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97.02%的人听说过艾滋病,87.08%的人知道艾滋病可以预防,74.95%的人知道外表健康的人也可能是感染者,63.42%的调查对象知道目前已有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生命,59.84%的调查对象知道艾滋病尚不能完全治好。除了PMTCT的知晓率较低(48.91%)之外,其他5项有关艾滋病传播及预防知识条目知晓率均超过了70%。知晓握手和吃饭不会传播的比例都较高,但是有关共用马桶和蚊虫叮咬不传播的知晓率较低。超过70%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歧视感染者并且愿意帮助感染者,但是只有58.25%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同他们继续交往。与低年龄组相比,50岁以上年龄组在14项知识条目中有10项知晓率都较高。结论:迁西县农村妇女对艾滋病处于全面听说、了解不够深入的状态。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了解较多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歧视现象较严重,应强化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