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颊脂垫瓣在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15例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临床资料,观察颊脂垫瓣的愈合过程及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颊脂垫瓣成活愈合良好,术后1周颊脂垫瓣明显水肿,组织瓣表面有薄层伪膜覆盖,1周后伪膜逐渐消失,2周后伪膜完全消失,2~3周后水肿明显消退,颊脂垫表面逐渐上皮化,2~3个月再生的粘膜变得光滑,呈粉红色,与正常口腔粘膜类似。结论颊脂垫瓣为修复口腔恶性肿瘤缺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术后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后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的影响和组织瓣的放射治疗耐受性,为头颈部癌根治术组织缺损立即整复后行术后放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14块口腔颌面部修复组织瓣进行术后放射治疗(4000~7200cGy,4~7.5周)反应的近期和远期观察,并以放射野内相邻正常口腔粘膜或皮肤为自身对照。结果组织瓣的急性放射反应(包括红肿、糜烂或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相邻的正常组织(P<0.05),且出现晚、程度轻,放射治疗后可完全消退;远期反应也不常见;不同类型修复组织瓣的放射治疗耐受性差异无显著意义;放射治疗后114块组织瓣中112块(98.2%)全瓣成活。结论口腔颌面部修复组织瓣有良好的放射治疗耐受性,可安全接受全疗程的常规术后放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3.
1856年Virchow首次报道了1例死于心内膜炎的27岁女性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存有栓子.在抗生素前的年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中央动脉阻塞(ZAV)或动脉分支阻塞(AAV)是最常见的,而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则较少见.目前,免疫力低下或药物依赖患者及年老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切除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残喉-气管瓣修补环后癌喉下咽切除术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损8例。术中切除环后病变组织、后半喉及气管,保留前半喉及气管,剔除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将软骨内膜保留于喉瓣上,形成一个与舌根有宽广基蒂的大小约3.0cm×6.0cm~3.0cm×8.0cm的喉-气管瓣,术中保留双侧舌骨下肌群,勿损伤喉上动脉。喉-气管瓣切缘与下咽后壁及食管上段切缘缝合。术后4~6周行放疗,剂量为原发灶65Gy,颈部阳性淋巴结者给予50Gy。[结果] 术后7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和咽瘘,经局部换药3周内愈合。全部患者吞咽功能良好。8例术后随访3~5年,3年内死亡3例;3~5年死亡1例;1例局部复发正在接受放射治疗;3例至今未见明显复发和转移。[结论] 对于适合的环后癌患者,应用残喉-气管黏膜瓣修补下咽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额瓣整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 ,并研究放疗对其影响。方法 对 8例口腔癌行半程放疗(2 5~ 35Gy)后作口腔癌根治术加额瓣整复术。取瓣面积 4× 5~ 6× 12cm2 。术后三周追加放疗。放疗总剂量 6 5~80Gy。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创口Ⅰ期愈合 ,张口度 2 5~ 32mm ,患者 2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7.5 % (7/ 8)和 6 6 .7% (4 /6 )。结论 利用额瓣整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术前、后的半程剂量不会影响皮瓣成活 ,中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综合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绿色链球菌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病因,本病的30%系由其引起,因此菌属正常口腔菌丛,故在心瓣膜感染前常先有牙、口腔、颌的感染史,基于其相对低毒性,故大多系侵入先前已损伤的心瓣膜,并导致典型的亚急性溃疡息肉型心内膜炎。组织学上见有心瓣膜受累处坏死,肉芽组织及血栓性疣赘物形成。炎性细胞通常以粒细胞为主。以组织细胞性或肉芽肿性反应为主者迄今仅见于Behcet的一例报道,而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则至今尚未见报告。本文报道二例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不敏感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组织细胞及部分肉芽肿反应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静脉吸毒者日益增多,他们大多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具,而使得累及三尖瓣的急性心内膜炎也日趋增加,其中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多见。对此,一般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而必须采用外科方法来清除感染病灶。我们报告1例三尖瓣心内膜炎,通过三尖瓣切除术来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周组织瓣即刻修复对行淋巴清扫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瘘发生风险、上肢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行淋巴清扫乳腺癌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分别采用腋周组织瓣非即刻和即刻修复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引流时间、患肢/健肢细胞内外液差值、淋巴瘘发生率、上肢功能障碍程度比例、腋窝外形McCarthy评分及腋窝舒适度Kolcab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及患肢/健肢细胞内外液差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程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腋窝外形McCarthy评分和舒适度Kolcab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腋周组织瓣即刻修复对行淋巴清扫乳腺癌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和时间,预防淋巴瘘发生,改善上肢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外形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带蒂颊脂垫在颊粘膜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带蒂颊脂垫组织瓣修复颊粘膜癌术后缺损18例,结果发现口腔内无覆盖颊脂垫移植后6 ̄8周完全上皮化。该组织瓣特点为解剖恒定,易于切取,供区与受区邻近,可在同一切口内完成手术,供区隐蔽,不影响外观及功能。此方法为修复颊粘膜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胫骨前肌肌筋膜瓣转位在胫骨肿瘤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上段骨肿瘤 3 1例。其中骨巨细胞瘤 1 7例 ,成骨肉瘤 8例 ,软骨肉瘤 4例 ,软骨母细胞瘤 2例。肿瘤切除后 ,沿深筋膜浅层游离外侧缘皮肤达趾长伸肌内缘。沿趾长伸肌与胫骨前肌的间隙切开深筋膜 ,向内游离深筋膜达胫骨前肌外缘 ,切缘的上端向内绕行 ,使胫骨前肌的胫骨侧起端与深筋膜一起游离 ,形成深筋膜及胫骨前肌肌瓣。将此肌筋膜瓣向内翻转 ,覆盖在假体前方 ,与内侧的髌韧带、深筋膜或股薄肌、半腱肌、半膜肌与鹅足缝合 ,形成一肌筋膜袖重新包裹在胫骨侧假体周围 ,然后再缝合皮肤。结果 切口愈合按甲、乙、丙、丁分级。其中 :甲级 2 6例 ,乙级 3例 ,丙级 2例 ,切口一期愈合。关节活动度 :术后 2周 ,0°~ 85°。术后 6周 0°~ 1 1 0°。随访 0 5~ 9 0年 ,局部复发 1例 ,远处转移 5例。结论 胫骨前肌肌筋膜瓣解剖血管恒定 ,血运丰富。采用胫骨前肌肌筋膜瓣向内转移与肌筋膜或深筋膜共同形成一肌筋膜袖重新包裹在胫骨侧假体周围 ,可有效避免胫骨肿瘤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改良后颅窝正中带蒂骨瓣开颅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后颅窝肿瘤多采用开骨瓣、硬膜缝合、骨瓣复位方法进行开颅和关颅。本文介绍改良后颅窝带蒂开骨瓣术。方法:小脑蚓部及四脑室肿瘤选择后颅窝正中入路,开骨瓣时采用后正中带蒂骨瓣,术毕骨瓣复位。结果:实施17例后正中开颅肿瘤切除术,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9例、星形细胞瘤8例、第四脑室室管膜瘤3例。术后无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后颅窝正中开颅手术采用带蒂骨瓣、硬膜缝合、骨瓣复位较单纯开瓣术更加符合解剖复位原则,减少颅骨锁等异物植入数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下颌骨缺损不同重建方法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敏  唐平章  徐震纲 《癌症进展》2004,2(4):243-245,257
目的从各个方面分析下颌骨连续性缺损不同重建方法的效果.方法1973年4月~2003年7月,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下颌骨缺损的重建72例,分析不同方法的成功率、修复长度、并发症发生率、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游离腓骨瓣2例失败(成功率92.5%),游离髂骨瓣2例失败(成功率90.0%),胸锁乳突肌锁骨瓣5例均成功,其他重建手段成功率较低.与游离髂骨瓣相比较,游离腓骨瓣提供骨组织最长22cm,并可携带皮瓣.结论游离骨瓣移植的成功率较高,游离腓骨皮瓣是一较理想的下颌骨重建组织瓣,其他骨瓣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设计 3种舌瓣对口腔内恶性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14例患者舌瓣全部成活 ,供区无功能障碍。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舌瓣制取简单、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可广泛应用于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逆行腓骨短肌肌瓣在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可行性.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所致骨外露病例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35.2岁;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8例,手术原切口均为跟骨外侧"L"形切口,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创面缺损范围1.5cm×2.3cm~3.0cm×4.0cm,病程为2-4个月;所有病例均进行多次换药不见好转.手术时首先给予原切口扩创,清除坏死组织和炎性肉芽组织,取出内固定物.设计并切取同侧腓骨短肌逆行肌瓣充填缺损区,观察血运良好后,表面予以中厚游离皮片覆盖,打包加压,石膏托固定2周,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转移肌瓣及植皮完全成活,仅1例伴肌瓣下感染,换药后愈合.1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20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皮瓣质地、外形良好,足踝活动稳定,无并发症发生,均可正常行走,无疼痛.结论逆行腓骨短肌肌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骨外露,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者女,38岁.头痛、呕吐3个月,脑瘤术后2周,于2009年6月19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胀、头痛,伴恶心、呕吐,并呈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侧额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肿瘤(胶质瘤可能性大),于2009年3月3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额颞叶开颅病变活检并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中倒“U”形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12例急诊气管切开 ,3 6例择期气管切开 ,均采用“∩”形切口切开气管壁 ,将气管软骨黏膜瓣下翻与皮肤缝合呈倒“U”形瓣。结果  48例气管切开术插管均一次成功 ,无出血、软骨损伤、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随访无气管狭窄等。结论 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倒“U”形瓣不但插管、换管方便快捷 ,并发症少 ,还可预防脱管导致的窒息等  相似文献   

17.
一、骨肿石切除后骨缺损的显微外补修复术的创立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显微骨科陈振光教授等人创立了以下8种带不同血管蒂的骨、骨膜瓣移植、移位手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近百例,取得良好效果。①膝下外血管蒂脓骨上段骨瓣移植术;②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露骨瓣移植术;③胸背血管肩肿骨胶经骨错移植、移位术;④颈根血管浅支肩肿冈骨瓣移植术;⑤肩脚上血管下支肩肿冈骨瓣移植、移位术;⑤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移植术;①第一穿动脉升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必第4掌背血管蒂尺骨远端骨辩移位术。陈振光教授等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了…  相似文献   

18.
设计3种舌瓣对口腔内恶性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14例患者舌瓣全部成活,供区无功能障碍。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舌瓣制取简单、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上颌骨及面中份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1年1月期间连续完成的30例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凳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上颌骨缺损的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组织瓣成活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适应证和可行性。[结果]30例患者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成功率为10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除了早期的3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未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根据不同缺损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游离组织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了1985~1995年与1996年~2000年共137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治疗差异.结果1985年~1995年皮瓣坏死410例,占同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48.0%,1996~2000年皮瓣坏死57例,占11.0%(P<0.05).结论支瓣游离方法不当、伤口加压包扎、伤口负压吸引压力过小、皮下积液和切缘距离过大是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78-2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