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借助全国血流感染耐药监测联盟(BRICS)平台收集的链球菌属细菌,评价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给药方案,以期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药物敏感情况,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三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最低抑菌浓度(MI...  相似文献   

2.
李大爷患高脂血症多年,一直在控制饮食,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普伐他汀,血脂控制得很稳定。每次取药,药师会反复叮嘱李大爷,普伐他汀一定要在晚上服用效果才佳。李大爷虽遵医嘱服药,但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药睡前服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3.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保持盐酸莫西沙星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主要对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株)、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等感染有较好的疗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主要对革兰阴性及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有较强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氨溴索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期炎症因子的影响,了解两药联用对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 d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痰液及血清炎症因子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氨溴索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单用莫西沙星显著,患者治疗后痰液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18例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确诊是肺结核而应用莫西沙星治疗;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者仅5例,痰菌阴性者多,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少.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及影像学吸收方面等都有效.结论 综合性医院应加强结核知识的培训,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对肺部影像表现为渗出性病变的年轻人不宜首先考虑使用莫西沙星;对没有病原依据的肺炎,使用莫西沙星治疗2周,虽然效果明星,但是仍然未愈时,要怀疑肺结核可能,要及时地会诊或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不同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所致的不良反应,以更好的规范莫西沙星和甲硝唑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1日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进行治疗的59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此5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疾病患者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尤其关注剥脱性皮炎,以此来规范莫西沙星与甲硝唑的应用方法。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我院598例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共20人。所有不良反应中剥脱性皮炎,占20.0%。结论:临床上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联合用药被广泛应用。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药物,我们在享受高效药物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我院通过大量临床资料发现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可能引起剥脱性皮炎,因此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警措施,完善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病的有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的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服用两周后,观察两组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后,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研究组综合有效治愈率比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综合有效治愈率更好,有显著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幽门螺杆菌检测中,实验组患者为阴性结果的显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为阴性结果显效率更好,两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油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治疗效果较为良好,是治疗胃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参与研究的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患者均患有耐多药肺结核,且于2014年12月份到2015年10月份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治疗2个月转阴率、治疗6个月转阴率以及治疗1年转阴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佳,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安全性以及疗效均可靠。  相似文献   

9.
仇芝香 《现代养生》2014,(14):164-165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采用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慢性支气管炎100例患者,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n=50)与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统计示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孢菌、肺炎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等清除率为88%,对照组为76%,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性发生。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大爷今年68岁,清瘦,硬朗,只是近来不时有些干咳。起初,赵大爷以为是吸烟的缘故,就狠狠心把烟戒了。可是,一段时间后,咳嗽不仅没缓解,还越来越频繁了。赵大爷上社区医院看了看,医生建议他拍个胸片。他嫌麻烦,拒绝了。"不就是咳嗽吗,那还有啥?给我几片药吧!"医生拗不过,给他开了些止咳消炎药,并叮嘱他不行就再来。赵大爷把药吃完后,根本没一点好转的迹象,还更严重了,时不时痰中带血。他慌忙到医院拍片检查。结果,医生确诊赵大爷是患了肺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含莫西沙星用药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对多种抗结核药物出现耐药反应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用含莫西沙星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含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展开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两组肺结核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两种方案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阿米卡星、莫西沙星以及吡嗪酰胺这一含莫西沙星的联合治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显,该治疗方案能够更好的帮助肺结核患者对病情进行控制,提高治疗有效率,为进一步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效果,今后本中心将优先采用含莫西沙星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盐酸莫西沙星及阿奇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口服盐酸莫西沙星400mg每日一次;38例口服阿奇霉素500mg每日一次,疗程6d,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观察,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76.32%.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是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效、安全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痰菌阴转率、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26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结核病化疗,莫西沙星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微卡治疗组使用微卡等方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莫西沙星组与微卡治疗组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细菌学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540 d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且治疗结束后痰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病灶、空洞吸收率略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李大爷对中医药特别青睐,两周前,李大爷在体检时被诊断出Ⅱ型糖尿病。得知这个消息,李大爷"病急乱投医",除了吃医生开的药,还听从药店销售人员买了"纯中药"的降糖药"消渴丸",而且买了10盒。当天晚上,李大爷吃完常规的降糖药后,临睡前又服用了10粒"消渴丸"。谁知半夜起来上厕所,李大爷突然倒地昏迷。老伴赶紧拨打了120,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李大爷是由于服用过量降糖药,导致血糖过低而引发昏迷。虽然抢救及时,意识恢复正常,但由于昏倒时摔伤了小腿,他还是在医院住了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氟喹诺酮类(FQ)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的防耐药变异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 方法肉汤法富集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54株,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及MPC,并计算MIC90、MPC90. 结果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对42株环丙沙星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的MPC90值,分别为0.5 μg/ml、0.5 μg/ml、4 μg/ml 和8 μg/ml,细菌耐药选择指数(MPC90/MIC90比值)分别为4、4、16和16;对12株环丙沙星耐药而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的MPC90值均为16 μg/ml,MPC90/MIC90比值均为8. 结论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限制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优于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单药能有效限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而环丙沙星则容易选择出耐药突变株;而对环丙沙星耐药但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单药则不能限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用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两组共92例,奠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各46例。结果莫西沙星临床总有效率75.00%。左氧氟沙星为75.7%;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67%和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和17.4%。结论 结果表明莫西沙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左氧氟沙星相似。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63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给予莫西沙星,对照组30例给予头孢他啶,观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87%、88.00%和73.33%、64.29%;两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为9.09%.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闵青 《大众健康》2014,(7):50-51
为什么老年人会存在如此高的用药安全隐患?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我们来听听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闫雪莲药师带给老年患者的用药建议. 这些用药习惯藏隐患 63岁的李大爷最近因咳嗽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肺栓塞.住院期间医生为他开了华法林,并叮嘱他这种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并定期来医院抽血测INR值,再根据INR值调整剂量.两周后,李大爷因身体不适再次来到医院就诊.医生为他测了INR值,发现INR值(目标值在2.5左右)已经升到5,表示已有相当高的出血风险.询问后才知,这是由于李大爷出院服用华法林期间,症状缓解不明显,便擅自加大剂量服用,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危险. 谈到生活中常见的老年人用药不良习惯,闫药师说,老年人的用药误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4种抗菌药物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嗜肺军团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测定上述4种抗菌药物对嗜肺军团菌ATCC 33152的细胞外抗菌活性,再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上述药物对嗜肺军团菌ATCC 33152的细胞内抗菌活性。结果细胞外抗菌活性(有限稀释法):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分别为0.125、0.020、0.016、0.016μg/ml;4种抗菌药物的细胞内抗菌活性: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分别为0.22、0.017、0.013、0.004μg/ml。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嗜肺军团菌ATCC 33152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中莫西沙星的细胞内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