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对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为期2个月的监督管理,找出当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临床医务人员的洗手执行率和洗手合格率。结果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调查发现各科室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为44.46%,合格率为45.88%;通过为期2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洗手执行率为80.80%,洗手合格率为84.61%,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洗手执行率及洗手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增强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7月收治的小儿静脉留置针(实施CQI前)238例患儿与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实施CQI后196例患儿资料,比较实施CQI前后患儿穿刺率、家长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结果小儿静脉留置针实施CQI后穿刺成功率[90.8%(178/196)]高于实施CQI前[79.8%(t90/238)],患儿家长满意率【94.9%(186/196)】高于实施CQI前[70.6%(168/238)】,护士满意度[96.9%(190/196)]高于实施cQI前[76.5%(182/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0.06、42.25、36.77,P〈O.01)。结论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应用培养了全科护士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业务技术的良好工作思维及模式,相应技术水平也呈螺旋上升趋势,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儿舒适度以及家长、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PDCA循环法在患者知情同意书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质量持续改进(CQI)团队,应用PDCA四步循环法对本院患者知情同意书进行持续质量监管,抽样调查2008~2009年、2010~2011年病历中患者知情同意书合格率分别作为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对照组及实验组,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知情同意书总体合格率为82.3%,其中知情同意书缺如率为5.9%,实验组总体合格率为97.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知情同意书缺如情况基本杜绝(0.3%).结论 应用PDCA四步循环法进行持续质量管理控制,能有效提高患者知情同意书的合格率,提高病历质量,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临床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行为(手卫生、戴手套、使用防护用品、锐器及伤口处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方法收集资料评估目前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成立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采取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标准预防行为规范执行人数、操作合格率及标准预防认识知识答对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CQI后标准预防行为的规范执行人数、操作合格率、每人标准预防认识知识答对率均>95%。比改进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采取行为防护为主,注重环节管理,明显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正>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1])。静脉用药配置中心(静配中心)承担着全院各科静脉用药的统一配置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而工作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传播的主要媒介。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笔者所在中心2015年9月—12月引入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方法 ,针对提高静配中心医务人  相似文献   

6.
进修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胜舟  张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108-1109
目的:探讨进修人员手卫生执行与合格情况,并根据调查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来自不同级别医院的82名进修人员,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和观察方法进行手卫生执行与合格情况调查.结果:进修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合格率分别为30.37%和51.31%,来自不同级别医院的进修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进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且进修人员的肥皂洗手法执行率高于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法.结论:进修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合格率均偏低,应从完善进修人员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证灭菌质量。方法选取我院18名供应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明确分工、知识培训、建章立制(严格规程、优化流程、操作考核等)等方面改进现有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2013年手卫生合格率比2012年手卫生合格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强化意识,培训到位,定期考核是提高手卫生的综合措施。做好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手卫生合格率,保证灭菌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胡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4,(7):1113-1114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与效果评价,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在该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运用戴明循环(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注重过程与反馈,进行持续改进,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持续改进后,该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78.6%上升到95.8%,手卫生执行合格率由51.3%上升到84.5%,手卫生依从性由61.4%上升到91.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3年间各100例医务人员,统计其手卫生依从性及每年患者感染率,分析两组相关性。结果临床医生诊疗操作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32);临床护士诊疗操作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42);临床医生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36);临床护士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29)。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逐年上升,医院感染率则逐渐下降,2008-2013年医务人员手卫生洗手合格率与院内感染率操作一定的负相关性( r=-0.996,P<0.05)。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上升,可以明显减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血透室加强了系列手卫生干预,并分析干预前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变化.结果:实行手卫生干预后,医务人员洗手率、手细菌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手卫生干预,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在2019年1月以来对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此过程中做好资料收集与记录,内容包括配置中心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检测资料、空气培养、相关物品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通过比较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这18个月中,配置中心2018年7—12月、2019年1—4月、5—8月、9—12月的数据变化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结果 18个月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抽查物品的合格率不断上升(P 0.05),在2019年9—12月合格率均为100%;18个月中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和空气培养的合格率也不断上升(P 0.05),均于2019年9—12月合格率达到100%;18个月中我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2019年1—4月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2%,2019年5—8月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4%,2019年9—12月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以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配置中心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减少甚至避免由于配置中心人员操作或者环境卫生引起的医院感染,极大地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的价值。方法本院急诊科自2012年5月起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分别于2012年4月及2012年12月各选取140例有可比性的患者,通过自行设计的量表请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于实施PDCA前后对消毒隔离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以及一医一患执行率进行抽查和统计。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在各方面对护理满意程度均有明显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可达94.00%,明显高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85.14%的比例;经过PDCA循环护理后,护理消毒隔离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以及一医一患执行率分别为97.62%、100.00%和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96.23%和82.76%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模式,通过4个阶段环环相扣地不断循环,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不断地改进,逐渐提高护理的质量,并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并制订持续改进措施,实施质量改进。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配置差错率由实施计划前0.18%。降至0.04%。操作违规及劳动纪律由0.82%。降至0.28%。杜绝或减少了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配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保证了静脉输液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防性管理措施改进对人工关节转换术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309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改进前后时间将患者分为改进前组(94例)和改进后组(215例)。对2组患者术中空气、主刀人员的手、手术护士的手进行细菌采集,观察改进前与改进后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改进后组空气培养有细菌生长率与改进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128/215)比73.4%(69/94)](P〈0.05)。空气培养中的细菌有微球菌、棒状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奈瑟菌、柘草芽孢杆菌、黏质沙雷菌。改进后组主刀人员、护士手培养的有细菌菌生长率与改进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4/215)比6.4%(6/94)](P〈0.05)。空气、主刀人员、护士手细菌培养中的细菌有微球菌、棒状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奈瑟菌、枯草芽胞杆菌、黏质沙雷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层流设备定期检测消毒,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小斌 《北方药学》2014,(5):160-161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降低普外科血标本采集失败的发生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全面分析血标本采集失败的原因的基础上,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血标本的采集,比较2013年1~3月(实施CQI前)和2013年4~6月(实施CQI后)采集的1280份和1320份血标本采集失败的发生率,并调查患者对护士采血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实施eQI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采集失败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5%上升到99.5%,技术满意度由88.5%上升到98.5%。结论:实施CQI提高了普外科护士的综合能力,能有效降低血标本采集失败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控制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成立科级医院感染质控小组,确定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评价标准,加强全员培训及考核,加强环节质控,比较实施CQI前后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及全体医护人员操作考核成绩。结果实施CQI前,2010年1-12月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24.1%,全体医护人员操作考核成绩平均81.2分。实施CQI后,2011年1-12月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13.2%,全体医护人员操作考核成绩平均93.7分。结论实施CQI明显降低了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全体医护人员操作水平和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叶立新  龙娜 《中国医药》2013,8(10):1462-1464
目的探讨医院合理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药占比)的管理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门诊处方、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临床路径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合理控制我院药占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我院药占比得到有效的控制,2012年上半年药占比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1月份34.70%比39.41%,2月份33.18%比39.43%,3月份33.83%比37.50%,4月份33.41%比36.76%,5月份33.06%比35.06%,6月份33.97%比3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处方合格率有明显提高[1月份94%(94/100)比86%(86/100),2月份94%(94/100)比78%(78/100),3月份91%(91/100)比86%(86/100),4月份94%(94/100)比81%(81/100),5月份96%(96/100)比88%(88/100),6月份93%(93/100)比76%(76/100)](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合理控制药占比各项措施的持续改进,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机动态采样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的有效监测方法。方法对内外科、门急诊、儿科、妇科等Ⅲ类环境中180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随机采样监测,了解医务人员实际手卫生质量。结果我院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手卫生质量随机监测的平均合格率为71.67%,其中护士合格率78%、医生合格率63.75%,护士较医生好。结论随机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方法能更真实反映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开展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目标性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降低CRBSI发生率.方法 按分层抽样方法选择4家医院ICU为样本进行CRBSI目标性监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设计并实施改善留置深静脉导管(CVC、PICC)CRBSI防控流程,比较CQI前后CRBSI发生率.结果 CQI后4家医院平均CRBSI率由4.52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2.39例次/1000导管日(P<0.05)不同置管部位CRBSI率均有所下降,股静脉置管CRBSI率由7.52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2.15例次/1000导管日.结论 实施目标性监测结合CQI能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于秀兰 《首都医药》2014,(24):92-93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新生儿病房感染发生率,探讨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6月~12月,我院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19名,对照分析措施实施前后,手卫生合格率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对感染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措施实施前,手卫生合格率为29%,院内感染发生率5%;措施实施后,手卫生合格率为87%,院内感染发生率0.3%。措施实施前后对照显示,实施前手卫生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后。结论认识不足,设施欠缺,费时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后能显著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