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离尘矿工尘肺发病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退休接尘工人或脱离粉尘作业工人尘肺发病情况及其规律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尘肺防治工作者的重视〔1—3〕。有关影响脱离粉尘作业工人尘肺发病因素的研究,迄今报道甚少〔4〕。本文采用寿命表法探索了接尘起始年代、接尘工龄、接尘工种等因素对尘肺发病的影响。并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表现动态变化,提高对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的认识。方法对某氧化铁红厂1974-1997年间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职业病临床资料、X线胸片及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的X线胸片动态观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观察62名氧化铁粉尘作业工人中,患Ⅰ期尘肺样改变12例,Ⅱ期尘肺样改变4例。发病工龄3.8~21年,2例脱尘后随观2年晋升为Ⅱ期。X线表现:双肺较均匀分布直径为1~3 mm斑片状和类圆形小阴影,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稍淡,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无肺纤维化征像,无肺结核合并症。在脱离粉尘作业8年后,肺部病灶阴影开始吸收减少,脱离粉尘作业16~22年,所有病例肺部尘肺样阴影全部吸收消散。结论生产性氧化铁粉尘所致肺部尘肺样X线改变,是一种良性尘肺,脱尘后病人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3.
263例晚发尘肺的分析钟守禄四川雅安地区卫生防疫站625000粉尘作业工人在脱离粉尘后仍然会发生尘肺病。探索这部分病人的发病规律,对于进一步搞好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区尘肺流调资料中脱离粉尘作业后检出的矽肺、石棉肺和煤肺共263例病...  相似文献   

4.
王业英  倪志远 《卫生研究》1993,22(6):375-377
为研究含铁粉尘所致的肺部X线改变在脱离接触后的转归,本文对14例因接触含铁粉尘而致肺部X线改变的患者进行了3~8年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含铁粉尘所致的肺部小阴影在脱离接触3~4年后逐渐减少。结合本次动态观察的结果,并参考有关文献,笔者认为含铁粉尘仅可致肺组织轻微的纤维化改变,绝大部分铁尘则在肺部沉着,脱离接尘后,通过人体的“自净作用”,肺部阴影可逐渐减少;含铁粉尘所致的肺部X线改变较准确的定义应为“肺铁尘沉着症”。  相似文献   

5.
煤矿及铁矿脱尘后尘肺的进展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工人脱离粉尘作业后尘肺的发病及进展情况,本文共收集脱尘后尘肺病例2153例,现职尘肺2082例,对每一病例进行阅片,利用因素分层分析、寿命表及人年率的方法,分析脱尘后尘肺的进展规律。结果表明:脱尘后尘肺接尘工龄较短,而发病工龄及发病年龄较长,其累积晋期率、PMF人年发病率均低于现职尘肺。基于本次调查结果,针对如何对脱尘工人进行普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金属粉尘(锌)肺沉着病患者脱离粉尘作业后的动态影像学变化特征,为金属粉尘(锌)肺沉着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8年就诊于某职业病防治院的4例金属粉尘(锌)肺沉着病患者脱离金属粉尘作业后连续12~18 a的影像学改变进行动态观察,组织5名资深专家对患者的初诊及随访X线胸片进行集体阅片,参考尘肺病诊断标准及标准片,记录小阴影的形态、总体密集度、小阴影分布肺区、尘肺期别,将专家的阅片意见汇总后整理数据。结果该组病例的X线胸片最初诊断均达到尘肺壹期改变,影像学表现以全肺弥漫分布的高密度的圆形小阴影为主,随着脱离粉尘时间的延长,4例患者8个肺区的圆形小阴影数量减少,3例患者已达不到尘肺壹期改变。结论金属粉尘(锌)肺沉着病患者脱尘后,在一定时间内,肺部X线阴影可出现部分自行消退现象。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尘肺发病除了空气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粉尘浓度和分散度外,还与吸入人体的含尘空气总量有关,后者取决于工人的接尘时间和工种的劳动强度。根据粉尘作业工人的实际劳动情况,对于粉尘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在尘肺发病中的作用应予考虑。为此,我们选择本市钛厂10个主要粉尘作业工种进行了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和体力劳动强度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5家叶腊石磨粉工人矽肺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财林  程怀民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41-1442
目的调查叶腊石磨粉作业环境中的粉尘危害及叶腊石磨粉工人的矽肺发病特征。方法对福州市5家叶腊石磨粉接尘作业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家磨粉厂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为7~13 mg/m3,游离SiO2含量平均18.6%。116名接尘作业工人中,诊断各期矽肺21例,患病率为18.1%,发病年龄平均27.3岁,接尘工龄5.3 a,患病X线胸片表现以q影为主,患者肺结核并发率为14.3%。结论叶腊石磨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极大。叶腊石磨粉工人矽肺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小,并发症多,致病残程度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宝石加工工人矽肺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调查宝石加工作业环境的粉尘危害及宝石加工工人的矽肺发病特征。方法 对某宝石加工厂接尘作业工人进行矽肺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厂生产环境粉尘浓度平均为2 .3mg/m3 ,游离SiO2 含量平均为 94 .6 4 %。该厂 10 2 7例接尘作业工人中 ,诊断各期矽肺 4 7例 ,患病率为 4 .5 8% ,发病年龄为 (2 7.0 4± 3.2 5 )岁 ,接尘工龄为 (4.6 7± 1.17)年。患者X线胸片表现以q影为主。患者肺结核并发率为 10 .6 4 % ;肺气肿并发为 4 4 .6 8% ;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 10 .6 4 %。结论 宝石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极大。宝石加工工人矽肺发病率高 ,发病年龄小 ,接尘工龄短 ,并发症多 ,致病残程度较重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我区某县铁路建设民工脱离粉尘作业后(简称脱尘)的矽肺发病、发生规律,现将其直接参加隧道开凿接尘民工脱尘后的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选自我区某县1955.7—1959.12,有隧道开凿接尘史的铁路民工698名矽肺动态观察档案。依据1964.7—1989.7的体检结果资料。利用(流调)卡片遂个核对  相似文献   

11.
对从事接尘作业工人进行定期的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尘肺的主要依据。由于各作业环境粉尘情况不同,劳动条件各异,因此,如何确定尘肺初查和复查间隔年限,目前尚未得到适当解决。秦叔锟等用粉尘与尘肺发病关系的资料,对不同接尘作业工人的尘肺患病率、发病工龄、粉尘浓度、游离SiO_2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推导出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天津市东丽区矽尘作业企业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及时掌握辖区内尘肺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辖区11家矽尘作业企业基本情况、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矽尘(总尘)个体采样粉尘浓度总体合格率为36.4%,矽尘(呼尘)个体采样粉尘总体合格率仅为9.1%,劳动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体征。提示,矽尘作业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作业现场粉尘浓度和对工人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脱离粉尘岗位工人健康监护随访周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并存留于肺内的粉尘可能继续发挥其致尘肺的作用 ,因此 ,接尘工人脱离粉尘作业岗位 (简称脱尘 )后 ,陆续发生尘肺的调查研究 ,已有一些报道。但对于不同接尘工龄 ,脱尘后尘肺的发病概率、发病时间 ,以及随访的最短年限和不可能发病的最长年限的估计等 ,文献尚不多见。其中随访最短年限的估算 ,对于脱尘工人发生的矽肺能及时作出诊断 ,有利于早期治疗 ,加强健康监护管理 ,防止并发症 ,是延长矽肺病人寿命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为此 ,我们对本钢耐火材料厂 195 6~ 1964年的接尘工人中 ,已经脱尘的 8 8 8名工人的历年随防资料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尘肺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接尘作业工人身体健康,是难以治疗只能预防的职业病。它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接触粉尘而后发病。我国接尘作业人数繁多、劳动条件简陋,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超过标准几十倍比比皆是。尘肺病人1956年后每年以17%的速度逐年  相似文献   

15.
Ⅰ期矽肺合并双肺干酪性肺炎1例欧小龙乔玉兰王再荣患者男,56岁,煤矿工人。于1963~1967年在煤矿干掘进工作;1967~1990年在井下干运输工。1989年在接尘工人健康查体中由市尘肺诊断小组确诊为Ⅰ期矽肺。1990年后脱离粉尘作业环境。患者近2...  相似文献   

16.
粉尘浓度是评价防尘措施效果,反映粉尘危害程度,进行粉尘浓度与尘肺发病关系调查研究的客观指标。定点瞬时滤膜测尘法,已是多年来常用的测尘方法,然而能否衡量工人实际接触尘量,尚有争论。为此我们对某厂茶叶粉尘作业工人采用个体携带式粉尘采样与定点瞬时滤膜测尘两种方法测定三种粉尘浓度,所得  相似文献   

17.
黄清垣  陆敏 《职业与健康》2007,23(5):338-339
尘肺病是一种病因明确、发病时间间隔较长的职业病,大部分接尘作业工人被诊断为尘肺病时,其工龄都在1a以上,并且脱离粉尘作业以后仍然可以罹患尘肺病。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流动作业工人和(或)个体接尘作业者到我中心进行体检,高仟伏X线胸片显示为尘肺人数亦有不少,但由于用工制度的改变、职业病防治法执行情况尚不够完善,涉及劳资双方的经济利益等等原因,体检对象提供有效的职业性接尘史有相当的困难。笔者就如何正确地指导和确定接尘作业工人提供有效的职业性接尘史,以利于其尘肺病的诊断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江阴市开山采石接尘农民工晚发型矽肺的发病规律,为相关部门及其他类似企业做好脱尘农民工妥善安置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8年江阴市开山采石离岗农民工新发矽肺病历资料,从工种分布、接尘工龄、脱尘年限、晋期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江阴市有857例从事开山采石作业农民工患者在2006年以后表现为脱尘后发病,主要为运搬工337例(占39.3%)、粉碎工148例(占17.3%)、凿岩工133例(占15.5%)。平均接尘工龄20(3~41)年,平均脱尘时间14(1~37)年;初诊矽肺时平均发病年龄62(38~84)岁;其中部分人员一旦发病即是贰期、叁期病例;随着脱尘年限的延长,其初诊发病年龄及接尘工龄均出现逐渐缩短的特征。结论开山采石作业导致的矽肺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即使在刚脱离粉尘环境时尚属于正常,过若干年仍有部分人员可发展为矽肺患者。对脱尘农民工的健康监护工作非常重要,加强脱尘者管理也是尘肺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鼻腔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鼻腔的损伤作用。方法: 检查609例水泥粉尘作业工人、416 例矽尘作业工人、及287 例非接尘工人鼻腔疾病患病率及鼻腔粘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水泥粉尘接触工人鼻腔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矽尘作业工人及非接尘工人 (P< 0.05)。而且与接触粉尘的浓度、接尘工龄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水泥粉尘所致鼻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鼻炎, 鼻前庭炎, 鼻窦炎, 鼻中隔糜烂、溃疡与矽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鼻粘膜细胞涂片检查, 水泥尘组鼻粘膜细胞损害较矽尘组、非接尘组严重。结论: 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鼻腔有较强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煤矿接尘工人离岗后集中诊断297例晚发性尘肺病的原因,为煤矿及其他类似企业做好离岗接尘工人安置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某地区煤矿离岗工人2014-2016年新发尘肺病病历资料,采用调阅历史资料、走访相关部门等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致煤矿接尘工人离岗数年后集中诊断晚发性尘肺病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法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未对接尘工人进行离岗时及离岗后职业健康检查;二是工人对尘肺病预防意识不够,维权意识不强,未争取在岗期间、离岗时及离岗后职业健康检查权利;三是地方政府、工会、相关执法部门等对晚发性尘肺病缺乏足够重视,未做好监督监管工作,未及时发现及纠正相关违法行为。结论尘肺病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发病往往晚于脱离粉尘作业环境时间,粉尘作业工人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至关重要,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