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之友》2012,(6):73-73
我今年68岁,有糖尿病史8年,高血压史14年,冠心病史2年。这么多年来,一直吃一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得还可以。但最近一段时间,血压总是居高不下。医生认为我需要再吃一种降压药。我想请问专家:降压药需要吃这么多吗?我合并这么多症状.应该如何联合使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2.
长效降压药什么时候服 一般主张长效降压药在早晨7:00左右服用,认为这样能较好地控制白天血压升高和防止夜间容易发生的体位性低血压。然而,也有许多权威学者认为,将长效降压药放在睡前服也未必不可。特别是以清晨血压升高为特点的患者,于睡前(21:00左右)服用将更好地控制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降压药和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否能有效控制血压。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的伴有OSAHS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是否被有效控制,分为控制组(n=87)和未控制组(n=93),两组在服用降压药同时接受CPAP 6个月,比较服用不同降压药方案和CPAP治疗前后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共使用13种不同的降压药方案进行治疗。控制组与未控制组患者降压药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降压药方案不是影响伴OSAHS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独立预测因子(OR=1.897,P=0.094)。使用CPAP后控制组、非控制组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伴OSAHS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案与血压控制无明显相关性,而CPAP治疗可使降压药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夜间血压都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何异同;何时可合用,何时不可?[2015年7月1日]·血压达标重要还是血压管理重要[2015年8月1日]·哪些非降压药有降压作用及如何发挥降压作用[2015年9月1日]·经济困难者如何选用降压药[2015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5.
<正>常见的高血压患者是在不服药物的情况下,白天或24 h的血压增高。对这种高血压患者的最佳选择是清晨服用一片长效降压药、控制好一天的血压,以免次日清晨高血压出现。高血压患者的表现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患者清晨血压增高,但早餐后血压明显降低,有的还可能出现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PPH)。对于这种清晨高血压、早餐后出现PPH的患者,尤其是其他时段血压水平正常患者,治疗较棘手,清晨一片长效降压药就不一定是最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受到夜尿症的困扰,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夜间血压水平,并影响其血压控制。由于夜尿症与高血压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机制,当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时,就可能对夜尿症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本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陈良信撰文综述了降压药与夜尿症之间的潜在关联,并总结了如何优化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策略,制定个体化的降压药方案,解除老年高血压患者夜尿症的烦恼。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杂志》2005,13(5):320-320
高血压杂志编辑老师:我在临床上观察到一些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以后,血压反而变成正常了。这是怎么回事?过去这些病人长期服用降压药,心肌梗死以后血压正常,甚至还偏低,还要不要服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口服超常剂量降压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高血压患者,根据使用降压药的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和超常剂量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常规剂量组与超常剂量组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较治疗前均叫显下降;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结论:用超常剂量的降压药治疗主动脉夹层并发高血压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正>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已用3种以上合适剂量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联合治疗,但患者血压仍未能达到目标水平。用了5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能达标的高血压,则定义为顽固性高血压[1]。由于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眼等器官的损害,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开发新药物,同时也在寻找药物以外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是否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指导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入院血压及用药情况等基线数据,于出院后2个月随访血压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BMI和腰围对降压疗效的影响。结果:共有338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随访2个月时总的血压达标率为66.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和腰围都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用1类降压药、正常体质量和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不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用2~3类降压药和腹型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超质量患者中,仅BMI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使用多种降压药及腹型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都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降压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呈增加趋势.它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心、肾损害.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首先是脑卒中,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显示,长期应用降压药,使血压降低,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是脑卒中.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压药很多,且需长期应用,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效果/费用的比值,必须合理应用降压药.1. 降压药的分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控制清晨血压有何意义[2015年5月1日]·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常规应用噻嗪类利尿剂[2015年6月1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何异同;何时可合用,何时不可?[2015年7月1日]·血压达标重要还是血压管理重要[2015年8月1日]·哪些非降压药有降压作用及如何发挥降压作用[2015年9月1日]·经济困难者如何选用降压药[2015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3.
<正>血压达标的评价:坐位,立位,卧位?[2015年5月1日]·控制清晨血压有何意义[2015年6月1日]·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常规应用噻嗪类利尿剂[2015年7月1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何异同;何时可合用,何时不可?[2015年8月1日]·血压达标重要还是血压管理重要[2015年9月1日]·哪些非降压药有降压作用及如何发挥降压作用[2015年10月1日]·经济困难者如何选用降压药[2015年11月1日]  相似文献   

14.
<正>·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常规应用噻嗪类利尿剂[2015年6月1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何异同;何时可合用,何时不可?[2015年7月1日]·血压达标重要还是血压管理重要[2015年8月1日]·哪些非降压药有降压作用及如何发挥降压作用[2015年9月1日]·经济困难者如何选用降压药[2015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5.
45例急诊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min后,血压开始下降15min后下降幅度最大,0.5,1h后各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5,10h后,没有口服降压药组,血压逐渐升高,与口服降压药组比较差异显著。5,10h后,对照组血压明显升高与其用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用药组血压仍无明显升高,与其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可舒片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给予心可舒片及ARB类降压药;对照组84例,给予空白胶囊及ARB类降压药.观察患者治疗3个月和1年后血压、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并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心房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可舒片联合ARB类降压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心脏病所导致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高血压群体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市羊下坝镇3个自然村2016年7月前被纳入高血压管理系统的常住高血压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家族史和用药情况等)、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及血压)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512例高血压患者,年龄(64.7±9.7)岁。其中72.3%(370/512)服用降压药,该部分人群血压控制率59.2%(219/370)。单因素分析显示,来自下二沟村、不参加农务劳动和服用降压药者有较高收缩压(SBP);年龄≥65岁、超重/肥胖、来自下二沟村、服用降压药、未曾患过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有较高舒张压(DBP)。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SBP与服用降压药(β=0.17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β=0.107),与参加农务劳动呈负相关(β=-0.119);DBP与年龄(β=0.247)和服用降压药呈正相关(β=0.156),与曾患过心血管疾病(β=-0.115)、参加农务劳动(β=-0.103)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负相关(β=-0.104)。血压控制率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地区(P=0.001)、是否参加农务劳动(P=0.033)、是否服用降压药(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参加农务劳动(OR=0.632,95%CI 0.429~0.933;P=0.021)、来自三沟村(OR=0.416,95%CI0.262~0.660;P0.001)和五沟村(OR=0.587,95%CI 0.378~0.911;P=0.018)为血压控制率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除应规范使用降压药外,还应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农村地区患者适当参加农务劳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5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及病人对药物的评价。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9月—2015年12月对上海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3 663例服用5种常见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降压药治疗费用、病人对药物的评价、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调查对象的血压控制率为66.3%,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和缬沙坦胶囊(代文)5种降压药的病人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分别为71.0%、68.7%、64.2%、77.2%和68.6%。平均每日降压药治疗费用为(4.56±2.88)元,但服用施慧达每日费用最低为(3.40±1.29)元。自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其中施慧达最低为2.5%。结论 5种降压药的血压控制率未见明显差异,但施慧达的费用和自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正高血压管理通常推荐两类特定降压药合用。这些优选的联合用药是基于血压降低机制互补或对治疗伴发疾病有益。方法:用动态血压升高患者27 579例的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EHRs)数据,探讨降压治疗医师处方特征和两种常用降压药与血压控制的关系。结果:血压控制定义为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占治疗患者的65%。常用两种降压治疗出现在55%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病人自行停用降压药的情况常见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知道血压高需要吃降压药,但部分病人并不了解降压药物要吃多久?血压控制后降压药物是否要继续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