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为探讨中晚期宫颈癌组织中Langerhans细胞(LC)、T-淋巴细胞(T-cel)的浸润与组织学分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13例宫颈组织,其中鳞癌93例,腺癌12例,正常宫颈组织8例。随访存活10a以上55例,1a内死亡50例。结果S-100蛋白阳性的LC突起沿着癌组织之间的间隙伸入与癌组织紧密连接。宫颈鳞癌1、2级LC浸润阳性率44%,Ⅲ级阳性率23.3%,(P<0.05),T-cel与腺癌组织学分级关系不明显(P<0.05),T-cel浸润与腺癌组织学分级关系不明显(P>0.05)。患者存活10a以上LC浸润阳性率45.5%明显高于1a内死亡的24%。(P<0.01)·T-淋巴细胞浸润存活10a以上阳性率85.5%高于1a内死亡60%(P<0.01)。提示LC和T-cel浸润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癌和肝硬变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结果肝癌患者中抗HEV阳性率为58.9%(63/107),HBsAg阳性率为69.2%(74/107),抗HCV阳性率为10.3%(11/107),肝硬变患者的阳性率依次为63.0%(17/27)、74.1%(20/27)、7.4%(2/27)。只有抗HEV阳性而HBsAg和抗HCV阴性的肝癌患者有13例(12.2%)。仅HBsAg阳性而抗HEV和抗HCV阴性的有24例(22.4%),仅抗HCV阳性而抗HEV和HBsAg阴性的有3例(2.8%)。全部阴性的有10例(9.4%)。肝硬变患者中仅抗HEV阳性而抗HCV和HBsAg阴性的有5例(18.5%),仅HBsAg阳性而抗HEV和抗HCV阴性的有9例(33.3%),全部阴性的有1例(3.7%)。结论除HBV和HCV外,HEV感染似乎在肝癌变及肝硬变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9例肺良性疾病、95例原发性肺癌及癌旁肺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EGFR表达阳性率为87.9%(80/91),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为10.3%(4/39),4例小细胞肺癌(SCLC)无EGFR表达。在NSCLC中,距癌组织3cm以内癌旁肺组织EGFR阳性率为63  相似文献   

4.
肺癌单克隆抗体3C9及其相关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峰  郭先健 《癌症》1995,14(2):103-105
用肺腺癌细胞系A549免疫BALB/C小鼠,常规细胞融合,获得一株IgM型单抗3C9。Westernblot研究发现该抗体识别56.4KD蛋白带。免疫组化研究发现,3C9相关抗原(3C9Ag)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达92.5%。3C9Ag血清学研究发现,其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93.0%,准确性为82.5%。其血清水平与组织学分布相关,在高、中分化的肺癌病人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者(P  相似文献   

5.
血清AFP,CEA,SF检测对肝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检测49例转移性肝癌、107例原发性肝癌和46例健康人血清的AFP、CEA、SF。结果:转移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的AFP阳性率为2.0%和48.6%(P<0.01)、CEA阳性率为83.7%和26.2%(P<0.01)、SF阳性率为71.4%和73.8%(P>0.05),原发癌为腺癌和非腺癌的转移性肝癌,其CEA阳性率分别为96.9%和58.8%(P<0.01)。提示AFP和CEA对转移性肝癌有诊断意义,尤其对原发癌为腺癌的转移性肝癌,AFP和SF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李定明 《癌症》1996,15(1):35-37
通过对47例大肠良性疾病及52例大肠恶性肿瘤分别进行大肠粘液双糖残基β-D-Gal(1→3)-D-GalNAC的检测及粪便CEA测定,前者阳性率为82.7%、假阴性率为17.3%,后者阳性率为76.9%。假阴性率为23.1%。两者CEA水平:良性疾病组1.70±0.15μg/g,恶性肿瘤组5.10±0.26μg/g,两组比较P<0.01。两种检测综合阳性率88.6%,假阴性率11.4%。作者认为这两种检测有较高的阳性率及较低的阴性率,适合于对高危人群进行大肠癌普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 A C E) 活性变化对肺部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紫外比色法检测血清 A C E 活性。结果:肺炎及肺结核患者血清 A C E 活性分别为(351 ±93) U/ L 和(396 ±102) U/ L,与对照组(374 ±94) U/ L 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36例肺癌患者血清 A C E 活性(292 ±96) U/ L,明显低于肺炎、肺结核患者及对照组;67 例肺结节病患者血清 A C E 活性(658 ±136) U/ L,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癌、肺炎及肺结核组( P< 0001) 。结论:血清 A C E 活性测定可作为诊断肺癌或肺结节病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肺癌、肺结节病和肺结核、肺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CD3AK对晚期肝癌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鎏达  陈成伟 《肿瘤》1997,17(1):14-16
目的观察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治疗的效果。方法58例晚期HCC患者分为三组,A组[CD3AK+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22例,B组(CD3AK)15例,C组(TACE)21例。结果部分缓解率(PR)A,B,C组分别为45.5%、13.3%(P<0.05)和14.3%(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月、4.9月(P<0.01)和4.1月(P<0.01),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依次为68.2%,33.3%(P<0.05)和23.8%以及40.9%、6.6%(P<0.05)和9.5%(P<0.05)。结论本组结果表明CD3AK+TACE治疗晚期HCC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血清CA242水平及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生物素-链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164例消化道癌症病人血清CA242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胰腺癌病人血清CA242含量最高(286.2±125.3U/ml),诊断阳性率为76.9%,特异性为91.2%;结直肠癌病人为193.6±106.4U/ml,诊断阳性率为68.9%,特异性为84.9%;与正常人及其它癌症病人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组为86.1±35.7U/ml,胃癌组为37.6±16.3U/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敏感性仅分别为58.3%和32.3%。手术后病情明显缓解的病人,其血清CA242水平明显降低,与病情恶化或复发病人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癌症与良性疾病者血清CA24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血清CA242水平测定对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HPV16,18E6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并说明E6单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0例慢性宫颈炎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18 E6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中E6表达的阳性率为70%(35/50),慢性宫颈炎组中E6阳性率为6.7%(2/30),4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E6阳性率为75%(3/4),正常宫颈组中E6表达均为阴性。E6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的良恶性有显著差异( P< 0.01)。结论 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病因学密切相关,E6单抗可作为预测HPV16,18感染及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环氧合酶-2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宫颈癌患者COX-2的表达水平,并以14例慢性宫颈炎症患者和18例正常宫颈上皮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细胞株SiHa、HeLa中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1)宫颈癌患者COX-2表达阳性率为75.9%,高于慢性宫颈炎症患者和正常宫颈上皮组(P<0.005);(2)不同宫颈癌FIGO分期、不同病理分级的COX-2表达差异有显著性(0.05<P<0.10);(3)宫颈鳞癌中COX-2的表达阳性率高于腺癌,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腺鳞癌中未见表达;(4)COX-2在宫颈癌细胞株SiHa、HeLa中均有阳性表达,两者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宫颈癌中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组织中Fas、FasL及caspase-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Fas、FasL及caspase-8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宫颈肿瘤细胞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祥病变组织(CIN)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正常宫颈上皮中Fas、FasL和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as及FasL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慢性宫颈炎及正常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宫颈鳞癌明显高于宫颈腺癌(P<0.05,P<0.01)。Fas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FasL则增高(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Fas及FasL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宫颈癌TIL的Fas及FasL表达明显高于CIN(P<0.01);caspase-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及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caspase-8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降低,caspase-8表达亦明显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宫颈癌能通过Fas,caspase-8低表达及FasL高表达,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以促使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CEA、CK7、CK8、Ki-67、P53,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MDA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6个月至3年不等,预后较差.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多或阴道流水样液,可伴阴道不规则出血.妇检:宫颈肥大,表面糜烂或颗粒状,质硬;宫颈管扩张,可呈桶状.术前临床及病理易误诊为慢性宫颈炎.镜下:MDA分化程度高,瘤组织形态和正常颈管腺体差异微小,腺体结构呈奇异性分支和成角浸润,少见背靠背现象;瘤细胞异型性小,可见个别胞核轻中度增大或核上移,核分裂像无或极少见.浸润深度达宫颈壁的2/3(或7 mm以上),间质可见血管及神经侵犯.可向上侵犯宫腔及淋巴结转移.腺周间质可见不同程度的组织反应及炎细胞浸润.组织化学PAS阳性.免疫组化CEA、CK7、CK8、Ki-67瘤细胞阳性P53蛋白阴性.结论 MD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子宫颈腺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DOC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8份正常宫颈、17份慢性宫颈炎、129份宫颈癌组织中DOC2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中DOC2的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和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并且DOC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DOC2的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与肿瘤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它的表达低下或缺失可能是宫颈恶性变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5.
Fas和FasL及Caspase-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Fas、FasL及Caspase 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Fas系统在宫颈肿瘤细胞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2例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例慢性宫颈炎及 10例正常宫颈上皮Fas、FasL和Caspase 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as及FasL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在慢性宫颈炎及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Fas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 ,FasL则增高 ,P <0 0 1;Fas及FasL与患者的年龄和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Caspase 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及慢性宫颈炎 ,P <0 0 1;Caspase 8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别无关。结论 :宫颈癌能通过Fas、Caspase 8低表达及FasL高表达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以促使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 DNA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族妇女宫颈癌发病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关系。方法 对75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PV-C(总的HPV)、HPV16、HPV18及HPV6/11。结果 HPV-C、HPV16、HPV18及HPV6/11在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6.7%、72.0%、12.0%、0及20.0%、10.0%、0、10.0%。HPV16在HPV阳性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83.1%,宫颈癌患者中HPV-C、HPV16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鳞癌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而腺癌HPV18检出率明显高于鳞癌(P<0.05)。HPV总感染率及HPV16阳性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癌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感染与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有密切相关,其中HPV16感染在其发病中起主要作用,但HPV感染对宫颈癌的进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L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宫颈癌、14例宫颈原位癌、15例慢性宫颈炎及1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LF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KLF4在宫颈癌、宫颈原位癌、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71.4%,73.3%和84.6%,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较其它各组明显下降(P<0.05)。KL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型无关(P>0.05),在不同细胞分化等级与临床分期间KLF4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主要表达于分化较好的组织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及临床分期的进展KLF4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KLF4的阳性表达率较不伴转移者显著下降(P<0.05)。结论:KLF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其进展呈负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发生及判断患者预后的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用流式细胞计对34例宫颈腺癌进行了分析,结果①二倍体、近二倍体及非整倍体肿瘤的SPF高于正常宫颈组织;②宫颈内膜型腺癌DI低于透明细胞癌,高、中、低分化腺癌DI依次递加(P<0.05,P<0.01),组织学类型及分极间的SPF无显著性差异;③无瘤生存期≥3年组具高SPF者(1/8)低于<3年组(15/21)(P<0.01),而与DNA含量无关,3例放疗后死于肺转移的患者均具高SPF,表明具高SPF患者治疗后易复发或远处转移,预后差。提示SPF较DNA含量对预后估计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PTEN和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喜梅  刘逢吉  孙雷  郑仁恕 《肿瘤》2006,26(9):847-850,87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PTEN、survivin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V16/18DNA与survivin蛋白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与67.4%,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组(P〈0.01)。PTEN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透明细胞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宫颈黏液型腺癌(P(0.05)。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及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三者在宫颈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Survivin基因在宫颈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 Survivi在宫颈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慢性宫颈炎、30例宫颈鳞癌以及30例宫颈腺癌石蜡包埋标本的Survivin表达.结果:Survivin在10例慢性宫颈炎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 (1/10),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在宫颈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urvivin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P<0.05)、淋巴结转移(P <0.01)有相关性.Survivin胞核强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P<0.05)、肿瘤大小(P<0.05)以及淋巴结转移(P<0.01)有相关性.结论:Survivin表达与宫颈癌特别与宫颈腺癌有关, 其胞核强阳性表达可能反应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