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量化指标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肾脏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肾脏实质肿瘤89例。其中,肾细胞癌60例,包括39例肾透明细胞癌、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肾嫌色细胞癌、4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良性病变29例,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5例,嗜酸细胞瘤4例。所有患者采用GE Signa HD 3.0T MR进行横断面DWI成像并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测量。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ADC平均值分别为(1.681 5±0.176 9)×10~(-3)、(1.165 0±0.217 0)×10~(-3)、(1.121 0±0.231 6)×10~(-3)、(2.030 0±0.235 1)×10~(-3) mm~2/s,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嗜酸细胞瘤ADC平均值分别为(1.155 2±0.132 0)×10~(-3)、(1.580 0±0.212 3)×10~(-3) mm~2/s。肾透明细胞癌ADC值与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与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肾嗜酸细胞瘤ADC值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3.0T MR-DWI成像ADC值对肾脏肿瘤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有利于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良 《上海医学影像》2008,17(2):123-1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肾肿块声像图和彩色血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透明细胞肾癌18例;嫌色肾细胞癌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出血性肾囊肿1例;均有手术及病理结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各种肾肿瘤的声像图和血供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对肾透明细胞癌、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收集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其中肾透明细胞癌26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术前均行常规MRI、DCE-MR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肿瘤的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容量转移常数)、Kep(速率常数)、V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DCE-MRI检查的2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病灶区在动态增强扫描的早期强化,定量参数Ktrans、Kep、Ve均值分别为(0.625±0.313)min-1、(1.764±1.105)min-1、(-0.341±0.207);1 2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定量参数Kt r a n s、Ke p、Ve均值分别为(0.061±0.023)min-1、(0.916±0.313)min-1、(-0.146±0.074)。Ktrans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P0.05),Kep、Ve在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3、0.5,P0.05)。结论定量DCE-MRI技术对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基于腹腔镜超声的纹理分析在鉴别小肾脏占位中肾透明细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20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的66例肾透明细胞癌和58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腹腔镜超声检查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87例)和验证组(37例)。通过ITK-SNAPE软件手工勾画感兴趣区,采用pyradiomics包提取纹理特征。使用组内和组间相关系数来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特征。然后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和建模,采用ROC曲线对模型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124例小肾脏占位病灶(肾透明细胞癌组66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58例)。预测模型由两个纹理特征构成,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ROC 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1、0.891、0.854和0.900、0.950、0.647。结论 基于腹腔镜超声的纹理分析可以准确鉴别小肾脏占位中的肾透明细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5.
肾细胞癌血管生成的临床进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肾细胞癌 (简称肾癌 )是人体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约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 85 %。目前 ,肾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 ,其中以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 ,占肾细胞癌的 70 %~ 80 % [1] 。近年来文献报道肾癌占肾肿瘤的比例不断升高 ,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并且症状出现较晚 ,多预后不良[2 4] 。因此 ,早期诊断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 ,有关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对实体肿瘤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肾癌为多血管性实体肿瘤 ,研究其血管生成 ,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发…  相似文献   

6.
正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伴发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为罕见疾病,于1975年由Kavaney等[1]首次报道,至今英文文献报道40余例,国内仅见数例个案报道。两种肿瘤发生在同侧肾脏,可相互孤立形成复合瘤,亦可相互掺杂形成碰撞瘤。AML和CCRCC均可为单灶性或多灶性,其中,AML为多灶性者更为罕见。迄今,国外报道58例ALM伴发肾恶性肿瘤,47例伴发CCRCC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正>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间充质组织来源的常见良性肿瘤,分经典型和上皮样。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成成分上包括不同比例的厚壁血管、脂肪组织和平滑肌组织[1]。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 of kidney,REAML)是一种罕见的肾间质肿瘤,属于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肿瘤家族的一员,主要由排列成片的大量增生性上皮样细胞组成,罕有脂肪成分[2,3],具有恶性潜能。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是最常见的良性肾肿瘤,由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一侧或双侧肾脏发病,生长缓慢,常局限于肾内,也可向肾外生长,但侵入静脉生长形成瘤栓罕见.作者复习文献并结合本院收治的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肾静脉、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瘤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比较常见,由杂乱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组成,组织学上又称错构瘤。起源于肾间质细胞的错构瘤称为肾错榴瘤,为较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女性多于男性,以单侧多见。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双肾盂及输尿管畸形则属少见,现报告1例我院体检时发现病例的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0.
正肿瘤转移至肿瘤是十分罕见的现象,由Berent~([1])在1902年首次报道,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200例,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转移瘤,约占全部转移瘤的40%~50%,容纳瘤最常见的是肾透明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作为容纳瘤罕有报道,本文介绍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