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肺癌诊断中联合检测四项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28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与我院接受诊断的2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静脉血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与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观察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进行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及肺癌组不同标志物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度。结果:肺癌组四项标志物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不同标志物联合诊断特异性低于不同标志物单独诊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标志物联合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显著高于不同标志物单独诊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正常人高,采用联合检测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检测的水平,对于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因此联合检测四项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NA-26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宫颈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1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宫颈癌组),同期选取87例患者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患者宫颈组织miRNA-26b的表达水平,分析miRNA-26b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ROC曲线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7.45%,特异度为84.97%,对应诊断临界值为0.75。miRNA-26b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7.85%,明显高于miRNA-26b低表达患者(5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5)。结果宫颈癌组miRNA-26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5),miRNA-26b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NA-26b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ncer embryo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soluble fraction of cytokeratin 19,CYFRA21-1)、鳞癌细胞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联合检测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1月于本院确诊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水平[(1.65±0.05)μg/L、(0.25±0.02)ng/ml、(0.71±0.03)μg/L]明显低于观察组[(7.82±0.39)μg/L、(0.98±0.03)ng/ml、(0.94±0.0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均P0.05)。Ⅱb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阳性率(53.57%、60.71%、42.86%)显著高于Ⅰa组(21.88%、25.00%、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鳞癌组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指数(65.38%、83.33%、148.71%)均显著高于腺癌组(26.47%、70.00%、96.47%)。与单项检测相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较高,为81.67%(49/60),而特异性较低,为85.00%(51/60),且诊断指数为166.67%。结论血清CEA、CYFRA21-1、SCC单项检测对早期NSCLC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单项检测对肺癌的病理分型诊断意义不大,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和诊断效能,联合检测对于鳞癌的诊断具有更大优势,且TNM分期越晚,阳性率越大,对指导肺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25、VEGF、SGF、TS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胶乳凝集法和比色法检测98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48例肺良性病变病人(对照组1)及42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2)的血清中CEA、CA125、VEGF、SGF和TSGF的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逐步升高,CEA、CA125和VEGF阳性率水平升高(P<0.05);NSCLC患者血清CEA、CA125、VEGF、SGF和TSGF含量在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5项联合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95.9%、62.5%。结论运用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记物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于确定其临床分期和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清可溶性B7-H4(s B7-H4)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NSCL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89例NSCLC患者,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0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 B7-H4水平,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SCLC组血清s B7-H4、CYFRA211、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 B7-H4在早期NSCLC患者(Ⅰ/Ⅱ期)中阳性率(63.0%)高于CYFRA211(39.1%)和CEA(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χ2=7.36,P0.01)。结论 NSCLC患者血清s B7-H4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临床分期相关,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早期NSCLC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06~2016-04我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和4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观察记录所有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肺病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肺癌类型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准确度较单项检测高,但特异性较低。结论 CEA、NSE、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提高肺癌诊断准确度,减少漏诊和误诊,可见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试验组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清TSGF、SCC-Ag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MRT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A组(57例,肺良性病变)和B组(43例,肺癌),另选取同期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类型肺癌中的水平,并分析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A组和B组的CA125、 Pro-GRP、 SF、 SCC-Ag、 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B组中,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的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腺癌、鳞癌的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小细胞肺癌的Pro-GRP、 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鳞癌的SCC-Ag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CA125、 Pro-GRP、 SCC-Ag、 NSE单项检测准确性均为88.0%;SF单项检测准确性为87.0%;CA125、 Pro-GRP、 SF、 SCC-Ag、 NSE联合检测准确性为96.0%;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高于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P <0.05)。结论早期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临床治疗肺癌的新靶点,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诊断肺癌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NA-223 (miR-223)、miRNA-155 (miR-15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NSCLC患者87例(NSCLC组)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 (q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浆中miR-223和miR-155水平,分析血浆中miR-223和miR-155表达量与各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血浆中miR-223和miR-155在NSCLC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5.083、7.496,P0.05);miR-223和miR-155在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t=-4.682、-9.536,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miR-223诊断NSCLC的AUC为0.817,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305、70.11%、83.33%、73.50%和0.534;miR-155诊断NSCLC的AUC为0.901,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分别为2.005、80.46%、90.00%、82.91%和0.705;miR-223和miR-155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85.06%、83.33%和84.62%。miR-223和miR-155低表达组比高表达有更好的累积生存率(P0.05)。结论 miR-223和miR-155在NSCLC患者血浆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miRNA-143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5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患者血清miRNA-143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食管鳞癌患者血清miRNA-143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 1),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当cut-off值定为0.080时,血清miRNA-143对ESCC诊断敏感度为71.2%,特异度为82.5%,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30~0.859)。结论血清miRNA-143在食管鳞癌患者中表达降低,有望作为诊断食管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miRNA-18a、miRNA-92a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妇产科3年来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86例(CC组)、宫颈上皮瘤变患者182例(CIN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82例(正常组)。以是否患有宫颈癌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病的影响因素;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索TVCDS、miRNA-18a、miRNA-92a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结果 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HPV感染、TVCDS宫颈异常表现、miRNA-18a表达水平偏高和miRNA-92a表达水平偏高(P<005);TVCDS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为7581%,特异度为4780%。miRNA-18a诊断宫颈癌AUC为0751,miRNA-92a的AUC为0748。TVCDS联合miRNA-18a、miRNA-92a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802,敏感性为6075%,特异性为8846%。联合诊断的拟合方程为:logit(P)=-3351+1147×miRNA-18a+0018×miRNA-92a+0868×TVCDS。结论 TVCDS联合血清miRNA-18a、miRNA-92a检测可以较好地诊断宫颈癌,为宫颈癌早期无创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2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NSCLC患者50例。根据NSCLC分期,分为NSCLCⅠ期组、NSCLCⅡ期组、NSCLCⅢ期组、NSCLCⅣ期组;同时选取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因子IL-27、IL-12、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外周血IL-27、IL-12、IL-10等炎症因子浓度进行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NSCLCⅢ期和NSCLCⅣ期的IL-27和IL-12浓度分别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NSCLCⅢ期和NSCLCⅣ期的IL-10浓度分别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IL-27、IL-12浓度与NSCLC分期呈负相关(p<0.001),外周血IL-10浓度与NSCLC分期呈正相关(p<0.001)。结论 IL-27可能参与了NSCLC相关炎症反应,IL-27可能是NSCLC治疗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livi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生物学特点的相关性,为肺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来某院就诊并手术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0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ivin蛋白在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数据结果采用χ2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予以分析。[结果]Livin蛋白在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4%、19.6%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Livin蛋白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淋巴结转移肺癌和不同分期程度的肺癌Livin蛋白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vin在NSCLC组织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可能成为NSCLC诊断上新的标记物和治疗上新的靶点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Ⅱ~Ⅲ期患者,将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前(0 Gy)静脉血样本定义为对照组、放射治疗20 Gy和50 Gy照射后静脉血样本分别定义为20 Gy组和50 Gy组,于放射治疗10次后、25次后采集不同放射治疗累积剂量24 h后静脉血8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检者不同剂量放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改变。结果:乳腺癌患者20 Gy组和50 Gy组照射后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表达水平均呈下调趋势,CD4-/CD8+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 Gy组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明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8,P<0.05),50 Gy组TCR/CD3有所回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剂量的两组照射后乳腺癌患者mi RNA-150、mi RNA-210表达水平随剂量增加呈降低趋势,50 Gy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2,Z=-2.402;P<0.05)。结论:放射治疗未引起乳腺癌患者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可能是通过改变mi RNA-150、mi RNA-210的通路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Ras同源性原癌基因C(RhoC)及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探索RhoC与PTEN在肺癌发生及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NSCLC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 (1)试验分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hoC及PTEN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结果 60例NSCLC组织中, Rho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41/60),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RhoC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吸烟史、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6.70%,显著低于非肺癌组织的阳性率80.00%(P〈0.01) PTE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直径相关.RhoC和PTEN两者表达强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hoC的高表达与PTEN的低表达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NSCLC的演进.(2)PTEN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存在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讨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均分别接受全身骨显像、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等。结果:全身骨显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91.25%、敏感度为97.33%、特异度为80%,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及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时可采用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更为准确地判定肺癌是否出现骨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效果与CT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7例疑似肺癌患者,所有疑似肺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类型肺癌(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弥漫型肺癌)的正确诊断率、误诊率以及病理组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不同病理分型结果、多层螺旋CT特征。结果病理组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不同病理分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检查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高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弥漫型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误诊率显著低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弥漫型肺癌患者(P <0.05);多层螺旋CT特征:(1)肺癌病灶呈现结节;(2)肺癌肿瘤边界清晰;(3)病灶呈现小片形状且边界较为模糊。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分辨和诊断肺癌病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miRNA-210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阐明循环中miRNA-210在胎儿生长受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诊断及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采取随机原则,选取符合胎儿生长受限孕足月分娩(包括顺产及剖宫产)的30例孕妇为胎儿生长受限组,选取同期足月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外周血,提取RNA采用Trizol法,Real Time-PCR分别测定胎儿生长受限组和对照组循环中miRNA-210的表达水平与选择内参基因U6表达的相对值,分析miRNA-210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结果 胎儿生长受限组与对照组产妇年龄、孕前体重、孕周比较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84、0.74、0.48,均P>0.05),但胎儿生长受限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P<0.01).胎儿生长受限组miRNA-210的表达水平为4.58,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加(t=7.43,P<0.01).miRNA-210可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来区分胎儿生长受限及正常发育儿.结论 胎儿生长受限组循环中miRNA-2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NA-210可能参与了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循环中miRNA-210可作为胎儿生长受限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及与肺癌不同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1月肺癌患者91例为肺癌组,同期住院的4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肺部良性疾病组,3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其血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联合检测,比较3组检测结果及单项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肺癌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均P<0.05),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2%、81.3%和88.4%,灵敏度和准确性明显大于各标志物单项检测。结论 NSE、CYFRA21-1、CEA、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率,对鉴别肺癌的病理类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曾凤枝 《现代保健》2012,(30):154-156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18~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能调节转录后靶基因的表达,其在机体内的生长发育,细胞繁殖、代谢、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NA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双重作用,且具有组织特异性。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占全球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恶劣预后多归因于早期诊断能力差和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在肺癌诊断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MiRNA备受关注。作为血清标志物,MiRNA将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