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预计到2040年全球将有6.42亿人(10.4%)患有糖尿病[1]。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常见的原因,我国CKD的疾病谱也已逐渐改变,2015年全国住院及普通人群CKD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比例已经超过了慢性肾炎[2]。  相似文献   

2.
2010年NEJM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15.5%.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最常见的病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占透析患者总人数的50%以上,在我国也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已成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首要原因之一。目前,强化血糖控制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抑制剂被认为是DKD的基石治疗。尽管这些干预对延缓DKD进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成年人中约有4.63亿人诊断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3%,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16亿,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1]。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糖尿病带来的巨大负担。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是系统性的,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疾病中占居首位,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2-3],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较健康人群增加2~4倍[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则是非外伤性远端肢体截肢的主要原因[5],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早已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且DKD患病率随糖尿病患病率的显著增长亦成比例增长[1,6-7]。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有助于延缓DKD的进展。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MRI,BOLD-MRI)通过监测糖尿病患者肾脏氧代谢变化,在DKD的早期诊断、功能评估、预后判断及监测药物对DKD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研究应用价值。作者就BOLD-MRI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DN[1],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25%~50%[2]。DN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期)的肾脏病理改变多可逆,故患者如能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阻止其病情向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脏病发展,甚至可逆转病变进展[3]。目前,我  相似文献   

7.
1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位病因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糖尿病早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15ml/(min·1.73m2)]患者的首位病因[1]。在全球范围内,目前约有300万人正处于ESRD阶段,其生存不得不依赖透析治疗[2]。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门诊管理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疾病进展及透析启动的影响,为持续改进CKD多学科门诊管理及DKD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21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CKD管理门诊随诊并进入透析的92例DKD患者(管理组),及同时期从肾脏内科专科门诊进入透析的94例DKD患者(非管理组)。比较2组患者首次透析时生化指标,血管通路,住院等情况以及肾功能进展情况,并分析各种因素对DKD病程进展的影响。结果进入透析时,管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都低于非管理组(t值分别为-3.352、-1.196、-1.995;P值分别为0.001、0.047、0.047),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高于非管理组(t值分别为2.320、2.102;P值分别为0.021、0.037)。首次血液透析时2组在血管通路、紧急透析及首次诱导透析占比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9.573、16.396、16.969,均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管理组进入透析的中位病程长于非管理组(t=2.239,P=0.021)。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是DKD进展的危险因素(HR分别为1.020、0.554、1.000,95%CI 1.003~1.038、0.405~0.757、1.000~1.000,P分别为0.019、<0.001、<0.001),CKD管理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可减缓DKD进展。结论慢性肾脏病管理能明显延缓DKD进展,在门诊管理中,注重DR的早期筛查和尿蛋白的管理,早期使用ACEI/ARB类药物,对延缓DKD进展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和新西兰,T2DM患者占据透析患者的50%左右~[1]。而在日本,T2DM患者占透析患者的37.1%~[2]。T2DM是一种糖代谢障碍性疾病,虽然高血糖会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在其K/DOQI指南的相关文献中第1次建议把由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命名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而根据Mogensens分期法[1],Ⅰ期~Ⅲ期为早期DKD。目前尿微量白蛋白是判定早期肾病的"金标准’。美国糖尿病协会建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为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近年来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在中国,CKD的患病率为13.4%,约2%的患者会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阶段~([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  相似文献   

12.
贺小华  葛振远 《临床荟萃》2012,27(13):1164-116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KD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此期若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可延缓或阻止其进入临床蛋白尿期,从而延缓DKD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诊断NDKD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并随访至2022年10月,记录患者肾脏预后事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价NDKD的预测因素。结果 共有1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组患者46例,NDKD患者80例,DKD合并NDKD患者11例。在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是NDKD和DKD合并NDKD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占46.25%和54.55%。NDKD组肾脏预后明显优于DKD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4.224,P=0.027)、年龄(OR=1.094,P=0.009)、糖尿病病程(OR=0.841,P=0.00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6.886,P=0.036)、收缩压(OR=0.953,P=0.005)、糖化血红蛋白(OR=...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西方国家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在我国排名第二,随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人群的增加,DKD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有关资料显示,DM病史5年者DKD的发病率为50%,10年者为70%,病史超过15年者发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更易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其不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还可合并各种非糖尿病肾病,导致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作为常见共病体。此外,糖尿病长期病程中伴发的高血压、高尿酸、心血管疾病、感染等各种合并疾病,均促使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最终发展至CKD5期。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糖尿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糖尿病合并CKD5期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模式的选择,及不同透析模式在此人群的特殊性,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糖尿病合并CKD5期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策略,其他腹膜透析治疗的普遍性问题不在此赘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美国肾脏资料系统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患者20%~40%发生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且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位继发因素[1]。我国流行病调查显示糖尿病肾病防控情况不容乐观:约21.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肾脏病,其中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人数到达0.24亿;糖尿病肾病已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2]。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是其全身微血管病的组成部分,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据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统计,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可达1.4亿,预计2045年将超过1.74亿[1]。Zhang等人[2]的荟萃分析表明,在中国,2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被认为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但近些年来发现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退患者无异常蛋白尿,这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治带来困难。未来DKD将会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负担,如何早诊断糖尿病肾病并延缓其进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近期有研究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识别及判断预后的辅助生物学指标,现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国外研究资料显示,20年以上病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为ESRD(End stage renal disease)的发生率为400/1000人/年[2]。我国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2009~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在社区患者中为30%~50%[3],在住院患者中为40%左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全球人口患病率已高达14.3%。2012年,我国CKD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8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8%[1]。全球接受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为320万,并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速(1.1%)[2]。尽管肾移植是ESRD患者最好的替代治疗方法,但由于供体因素限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仍是多数ESRD患者首选的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据报道约30%糖尿病患者会出现DKD。上海市透析登记显示,ESRD患者中DKD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9.0%升至2006年的18.4%。同非DKD患者相比,DKD患者通常提前出现尿毒症症状,其水钠潴留、贫血及全身中毒症状也更为显著;DKD患者的血肌酐(Scr)水平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当Scr〉352μmol/L后,其进展也异常迅速。有学者认为,DKD进入第Ⅳ期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至20~30ml/min即可开始准备实施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