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神类中成药在医院2019—2021年的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调取2019—2021年医院门诊和病房开具的安神类中成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其销售金额、药物使用频率、B/A值、药品利用指数、日均费用及合理使用情况。结果:3年间,医院安神类中成药涉及的患者有2 040例,药物销售总金额为9 503.19万元,其中安神类中成药为25.68万元,平均占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的0.27%。3年间,安神类中成药销售额年增长率分别为42.64%和34.52%。2019年和2020年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均为枣仁安神颗粒,2021年排名第一的为舒肝解郁胶囊。2019年和2020年使用频率排名第一的均为舒眠胶囊,2021年排名第一的为舒肝解郁胶囊。2019年和2021年B/A值排名第一的均为枣仁安神颗粒,2020年排名第一的为舒眠胶囊。2019年和2020年药品利用指数排名第一的均为舒眠胶囊,2021年排名第一的为舒肝解郁胶囊。2019年和2020年DDDc排名第一的均为枣仁安神颗粒,2021年排名第一的为舒肝解郁胶囊。所开具的安神类中成药中,有两种药物出现33例使用不合理问题,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20—2022年医院精神科就诊患者服用中成药的情况,并对用药的合理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20—2022年之间医院药剂科保存的医院精神科开具的含有中成药的处方,筛选符合要求处方的实际使用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处方对应的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患者疾病诊断分布情况、日均费用及药物使用强度、用药类型分布情况、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分布情况。结果:2020—2022年间医院精神科服务的中成药使用者总计为2 516例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横跨多个阶段,各年龄段的占比范围在1.55%~26.55%之间。男1 470例,女1046例。2020—2022年医院精神科开具中成药处方对应的患者诊断中,以精神分裂症占比最高,共1 722例。2020—2022年医院精神科开具中成药的日均费用及药物使用强度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2年医院精神科开具中成药的用药类型分布中,均以安神类药物为主,不同年份的安神类中药比例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2年医院精神科开具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药事管理制度优化对医院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应用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2021年7月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始优化药事管理制度,在《意见》的指引下,优化心血管内科中成药药品配备、合理用药管理、药学服务范畴、药学人才队伍建设、药学监管、组织实施制度。依据实践时间分为优化前(2021年1—6月)和优化后(2021年7—12月)进行数据比较。在优化前后分别随机抽选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处方500张作为分析对象。研究过程中参与的医务人员共21名。统计比较优化前后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与管理质量综合评分。结果:优化后医院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处方审核率、处方点评率、处方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优化前;优化后用药错误报告率低于优化前(P<0.05)。优化后医院心血管内科中成药管理安全、有效、应用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应用前(P<0.05)。优化后综合评分总分达高于优化前(P<0.05)。结论:药事管理制度优化明显优化了中成药的应用与管理质量,更有利于中成药合理、经济、安全、适宜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眼科常见中成药服务现状,拟订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从某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20年6月—2022年6月眼科的中成药处方,随机抽取1 8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眼科常见中成药使用规范性及安全性问卷调查,了解医院眼科常用中成药的使用现状。结果:眼科中药处方共涉及中成药16种,包括扶正药5种、祛瘀药5种、活血化瘀药两种、清肝明目药两种、其他类两种。处方累积用药频次为3 137次,单张处方平均用药频次为1.74次,其中扶正药占35.00%,祛瘀药占27.48%,活血化瘀药占19.25%,清肝明目药占11.35%,其他类占6.92%。累积用药频次排在前7位的中成药依次为和血明目片(14.92%)、止血祛瘀明目片(12.50%)、银杏叶片(9.56%)、复方血栓通胶囊(8.35%)、云南白药胶囊(6.38%)、杞菊地黄丸(6.22%)和脉血康胶囊(3.19%)。不合理用药率为0.70%,主要为辨证不当、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和超适应证用药。患者对常用中成药的使用规范及安全性得分为(23.84±1.85)分,中成药使用方法、禁忌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医院2021年门诊中成药应用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可行的管理对策。方法:采取系统+人工采样的方法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21年门诊中成药用药数据。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处方2 000张进行调查。结果:使用两种中成药的比例较高(55.00%),未发现≥5种中成药联用情况;中成药价格以100~199元的比例较高(49.00%),≥400元的最低(4.60%);首诊疾病为高血压(16.25%)、眩晕(15.00%)、咳嗽(14.50%)的比例较高;高频药物中安神补脑液(10.90%)、百令胶囊(10.25%)、苁蓉益肾颗粒(9.80%)的比例较高。有0.70%的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问题,其中用药不适宜(0.35%)的比例较高。结论:医院2021年门诊常见两种中成药联用,价格相对较低,中成药以行气活血类为主,极少数处方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仍需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院心理科中成药应用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随机等距抽样方法,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金华市第二医院心理科就诊的1 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中成药使用情况与需求。结果:中成药使用率为71.98%。使用1种者占46.43%,使用两种者占18.10%。中成药累积用药频次为1 342次。常用中成药的功效类型为养心安神药(33.53%)、补肾安神药(22.73%)、清肝安神药(19.37%)。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频次为1 015次,占75.63%。最常用的9种药物为枣仁安神颗粒、舒眠胶囊、乌灵胶囊、九味镇心颗粒、清脑复神液、百乐眠胶囊、养胃颗粒、麻仁丸、稳心颗粒。使用率排第1位的是枣仁安神颗粒,占18.26%;排在第2位的是乌灵胶囊,占14.90%;排在第3位的是稳心颗粒,占14.01%。患者对中成药的整体需求为95.24%。其中对口服类中成药的需求最高,达到94.44%。在药物作用方面,具有安神作用的需求率最高,为67.78%;在中成药科普知识方面,有超过6成的患者对饮食、生活注意事项、药物贮藏与保存、药物毒性与禁忌、剂量与疗程规范有需求。结论:该院心理科患者对中成药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丽水市中医院眼科中药处方进行结构分析,发现现存或潜在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丽水市中医院眼科2021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样方法为随机分层抽样法,每月采样处方量为200张,研究期间内总采样量为2 400张,对纳入中药处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眼科中药处方功效、剂型、种类、常用药、不合理用药类型等结构特点。结果:调查共涉及20种功效的中药,功效以清热药(48.91%)、扶正药(42.34%)为主。包括口服类15种(75.00%),外用类5种(25.00%)。处方剂型以滴眼剂(58.34%)、片剂(28.23%)比较多见。处方累积使用中药4251次,平均每张处方中药1.77种。1种中药单用处方以1 335张居于首位,占55.63%,2种中药联用处方以1 010张排在第2位,占42.08%。单张处方1~2种中药累积占比达97.71%,是该院眼科中药处方主要用药种类构成。常用中药有鱼腥草滴眼液、和血明目片、珍珠明目滴眼液、障眼明胶囊、牛黄上清胶囊、银杏叶片等,包括扶正药3种、清热药2种、祛瘀药1种。仍有1.04%的中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以缺少中医诊断或诊断不规范(0....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分析医院药剂科常用中成药处方,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药剂科中成药处方2 520份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中成药种类、单张处方中成药使用品种数、中成药科室分布、常用中成药种类、中成药用药不合理问题等。结果:2 520张中成药处方中,使用种类数为1种的占比最高,达57.90%;其次为两种(24.56%)、3种(13.37%)。2 520张中成药处方累计用药频数为4 218次,单张处方中成药品种数为1.67种。其中以内科占比最高,达25.99%;其他依次为外科(24.60%)、妇产科(16.15%)、儿科(12.30%)。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清热剂(16.11%),其他依次为扶正剂(15.87%)、理血剂(14.68%)、祛瘀剂(13.49%)、化痰、止咳、平喘剂(12.30%)、(辅助)抗肿瘤药(12.18%)。常用的清热剂有蓝岑口服液(3.17%)、积雪苷霜软膏(2.98%)、止痛消炎软膏(2.78%)。常用扶正剂有胃复春胶囊(4.17%)、稳心颗粒(4.17%)、胃复春片(3.57%);常用的理血剂有益母草颗粒(3.77%)、颈舒颗粒(3.17%)、云南白药膏(2.7...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理论与模式的创新应用。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21年7—12月医院精神科21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7—9月医院精神科开展常规的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列为应用前;2021年10—12月对医院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理论和模式进行创新及应用,列为应用后。评价应用前后中成药临床综合质量、医护人员中成药用药认知、中成药药学服务能力评分。结果:应用后医院精神科中层药临床综合质量总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中成药用药认知评分总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中成药药学服务能力评分总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理论与模式的创新应用有助于提升中成药临床综合质量,改善医护人员用药认知与药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2021年临海市妇幼保健院产后中成药处方,为中成药在产后的合理、安全使用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研究资料来自2021年临海市妇幼保健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利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妇产科病房产后中成药处方1 440张进行分析,分析的处方数据信息主要包括中成药名称、剂型、功效分类、ADR/ADE。结果:收集的1 440张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使用频次总和为3 635次。不同功效的中成药应用中以理血剂最多,共1 050次,占28.89%;清热剂870次,占23.93%;扶正剂605次,占16.64%;散结剂591次,占16.26%;理气剂308次,占8.47%。这5种功效的中成药使用频率占94.19%,是产后最常用的中成药功效构成。不同药物剂型的使用中以颗粒剂最多,累计用药频次为1 350次,占37.14%;胶囊1 020次,占28.06%;片剂705次,占19.39%;丸剂330次,占9.08%。这4种剂型的中成药使用频率占93.67%,是产后最常用的中成药剂型构成。使用频率最高的中成药为桂枝茯苓胶囊,占30.00%;排在第2位的是新生化颗粒,占26.11%;排在第3位的是安坤颗粒,占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内分泌科2020—2022年中成药应用趋势,为中成药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取医院信息系统2020—2022年内分泌科中成药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以Excel软件分类统计中成药的类别、用量、销售金额,计算各药物的DDDs、DDC。结果:2020—2022年,医院内分泌科中成药处方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中成药占总处方的比例呈现小幅度增长态势;销售金额排前9位的中成药类别基本稳定,销售金额分别占各年份总销售比例的74.95%、78.71%、79.64%。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中成药为气血双补类、益气养阴类、滋阴补肾类,各年份销售比例均接近50%。中成药单品销售金额逐年有所增长,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至灵胶囊、芪胶升白胶囊,其中百令胶囊始终居首位;中成药单品种DDDs逐年增加,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六味地黄丸、芪胶升白胶囊;中成药DDDs排序出现波动,但结构比较稳定。中成药DDC最小的为六味地黄丸,各中成药DDC保持小幅度稳定下降。结论:医院内分泌科近3年中成药应用情况整体比较理想,基本涵盖了患者中成药用药需求,但仍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某院中成药和西药联用现状调查与安全性,并提出一定的管理对策。方法:在2021年1—6月某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全部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全部分析处方的科室分布及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描述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处方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描述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频次分布情况。描述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的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描述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部分重点科室内的应用情况。结果:2021年1月—2021年6月之间医院各个科室共开具处方317 689张,其中为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数量为92 529张,其比例为29.13%。在全部开具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的科室中,以内科开具的数量最多,共21 034张,占据全部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22.73%,占据全部处方数量的6.62%。在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处方患者的年龄分布之中,以≥60岁年龄组的占比最高,共43 990张,占全部年龄段分布的47.54%,占全部处方数量的13.85%。在联合应用的处方之中,1种中成药联合1种西药的处方数量最多,共22 357张,占全部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处方的比例为24.16%,占全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全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并探讨分亚类管理标准。方法:2021年7月起某基层卫生院执行中成药分亚类管理。由研究成员参考《国家2021医保目录》的相关信息,按照药品功能主治、医保药品功效类别、临床实际对医院再用的81种中成药进行分类。分别以随机抽样法提取2021年1—6月(实施前)和2021年7—12月(实施后)中成药处方600张进行处方分析,统计比较实施前后中成药重复用药发生率、单张中成药处方金额、医务人员中成药重复用药认知水平评分。结果:实施后医院全科门诊中成药处方重复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全科门诊中成药单张处方金额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全科门诊医务人员中成药重复用药认知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成药分亚类管理标准的实施降低了处方重复用药发生率,减少了处方平均药费,提升了医务人员重复用药认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促进中成药在产科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综合医院产科2022年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抽取600张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活血化瘀类药占25.5%,清热解毒药占22.5%,温经散寒药占15.8%,补血类药占12.2%,消炎止痛药占10.0%。中成药使用方面,益母草胶囊占15.7%,康妇炎胶囊占13.7%,补中益气胶囊占8.8%,坤泰胶囊占7.7%,致康胶囊占5.7%,桂枝茯苓胶囊占5.3%,月泰贴脐片占5.0%,复方黄柏液涂剂占4.5%,复方益母片占3.7%。有3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占5.0%,包括缺乏辨证用药意识、重复用药、超疗程用药、配伍禁忌。结论:益母草胶囊等活血类中成药在产科使用频率较高,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今后应加强用药管理,促进中成药在产科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医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与管理措施分析,为促进中成药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中医科2021年800张含中成药处方使用情况,对药物剂型、药物功效、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抽取的800张含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使用频率为1 734次,使用药物剂型最高的为丸剂,占34.2%(593/1 734),其次分别为胶囊、片剂、口服液、其他剂型,分别占23.7%、23.2%、10.8%、8.1%。不同功效中成药使用情况中,理血剂使用频率最高,占24.3%,其次分别为理气剂、清热剂、解表剂、补益剂、温里剂,分别占22.9%、21.8%、12.6%、11.0%、7.4%。常见7种中成药使用情况如下逍遥丸占12.0%,乌灵胶囊占11.3%,六味地黄丸占10.5%,黄芪生脉饮占10.1%,归脾丸占9.5%,桂枝茯苓丸占9.4%,血脂康胶囊占9.0%。结论:逍遥丸等中成药在医院中医科的使用较为常见,中成药总体使用趋于合理,但仍需提高中成药在中医科使用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静  赵春丽  张颖 《光明中医》2023,(1):164-167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中的问题、对策与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对照组,2021年7月—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观察组。在实践中,结合PDCA管理法,建立事前审核、事中干预、事后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行处方闭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2组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合理处方70张,不合格率11.67%,观察组不合理处方19张,不合格率3.17%,低于对照组(P<0.01),各类型不合理处方率均降低。结论 综合医院建立以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事中审核、处方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结合PDCA管理进行改进,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可有效降低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医院妇产科病区2019—2021年中药处方特征并为药学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19—2021年医院妇产科病区中药处方,每月140张,共5 040张为研究对象。用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处方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并与中药处方合理性点评管理文件进行比较,判断中药使用合理性。结果:2019—2021年医院妇产科病区5 040张中药处方累积药次8 234次。以单方患者年龄来看,19~79岁的4 677人(92.80%)为主要的就诊人群。以单方中药使用方法来看,单方1~3种中药的处方共4 931张,占97.84%。绝大多数药物的用药疗程为7 d(39.00%)和14 d(51.00%);用药频次最多的是两天1次,共5 358次,占65.07%;按使用频率来分,排在前5位的是益母草颗粒、厚朴排气合剂、桂枝茯苓胶囊、逍遥丸、安坤颗粒。2019—2021年医院妇产科病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共占0.63%,其中排名第1位的是中药用药不适宜问题。结论:医院妇产科病区仍存在中药不合理使用问题,以用药不适宜为主,应进一步优化中药药学管理模式,确保药物的使用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医院肝胆外科中成药应用现状,提出问题和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肝胆外科2020—2021年期间4 893份处方中涉及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及中成药治疗患者资料,评估肝胆外科临床中成药的管理和应用状态,统计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调查肝胆外科患者用药满意度,评估管理效果。结果:医院肝胆外科2020—2021年期间4 893份处方中,共有含中成药处方1 374份,占28.08%。1 374份中成药处方中,共有45份(3.28%)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不合理用药类型以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无适应症用药等为主。调查1 374位患者用药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度问卷调查得分≥80分者共有1 295位,用药满意率为94.25%,不满意可能与服务态度、不了解中成药、中成药使用相对繁琐复杂等因素有关。1 374位患者使用中成药治疗过程中,共有42位患者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常见如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过敏、胸闷不适、头部胀痛等,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得以缓解,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3.06%。结论:医院肝胆外科中成药使用概率较高,临床用药相对规范,但仍存在不合理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厦门市中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使用情况,并探讨用药的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医院的精配安全用药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门诊西药房仅开具中成药的处方(无同时开具中药饮片或西药),按每月各科室相同比例数,随机抽取约100张,共计1211张。对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不合理处方占比、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生类型占比和各类不合理处方占比进行统计,并对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与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平均金额120.68元,不合理处方163张(占总处方比13.46%),其中不规范处方48例(占29.45%),用药不适宜处方119例(占73.01%)。结论 厦门市中医院医生对中成药的使用中尚未达到国家卫健委所规定的要求,需加强中医临床基础理论培训,开展处方前置审查,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药师,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2019—2021年医院心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以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2019—2021年医院心病科中药注射剂处方1 50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500张/年),录入中药注射剂的有关使用信息,包括药品名称、功效类别、治疗疾病、用法用量等。结果:常见病:3年来排在前3位的疾病始终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其构成比分别为57.60%、58.00%和61.00%,均超过总处方的50%。常用药物:使用频率始终排在前3位的药物为生脉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和瓜蒌皮注射液。药物功效:包括温里剂1种,祛瘀剂5种。溶媒:包括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溶媒选择不合理2019年出现35药次,2020年出现10药次,2021年出现两药次,3年间呈下降趋势,符合率不断提升。用法用量:单次用量最大的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丹红注射液,药物使用方法均为静脉滴注,用法用量符合率均达到100.00%。联合用药:3年来联合用药处方构成比分别为51.20%、40.00%和33.60%,联合用药时使用白液进行冲管的处方构成比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